11月1日0時至11月11日0點30分,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的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創造新消費的里程碑。而天貓雙11的訂單創建峰值更是達到58.3萬筆/秒,阿里云又一次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
據了解,今年天貓雙11有超過25萬品牌和500萬商家,預計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從11月1日到11日0點35分,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已有342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億元人民幣,包括華為、小米、蘋果等。其中,華為、蘋果等13個品牌成交額更是已突破10億元。
據悉,前不久華為和蘋果分別發布新品華為 mate40系列及iPhone 12系列是消費者搶購的兩大系列產品。
除此之外,華為品牌的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多款智能產品也是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商品。不得不說,這幾年華為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雖然在前行的道路上受到了一絲阻礙,但我們堅信這只是成長道路上的磨練石,未來它會走的更遠。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84瀏覽量
20258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46瀏覽量
253144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87瀏覽量
200198 -
平板
+關注
關注
1文章
594瀏覽量
65421 -
阿里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978瀏覽量
432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阿里云ECS g9i全球邀測啟動
今日,在備受矚目的阿里云國際開發者大會上,阿里云正式向全球用戶推出了其第9代企業級實例——ECS g9i,并開啟了邀測活動。這一新品的發布,
Forrester公有云評估:阿里云全球排名第二
近日,權威研究機構Forrester發布了全球公有云平臺Wave的評估結果,該結果全面審視了全球主要公有云廠商的技術能力和戰略布局。在這次評估中,阿
阿里云100萬核算力支撐天貓雙11
天貓雙11再度迎來技術革新,今年全面上云的基礎上,阿里云首次在公共云平臺上為天貓雙11提供了超過100萬核CPU資源的強大支撐。這一舉措標志
esp8266連接阿里云平臺時mqtt連接超時
esp8266nodemcu在使用arduino.ide連接阿里云平臺的時候,wifi配置正常但連接不上mqtt,顯示報錯如下:
Attempting MQTT connection...失敗, rc=-4 5秒!
這是我所
發表于 10-26 21:39
阿里云設備的物模型數據里面始終沒有值是為什么?
如上圖,不知道講清楚沒有。 IG502自定義TOPIC 上發到阿里云沒問題。采用阿里云物模型的格式來上發就不行。請大佬指教!
發表于 07-24 07:49
40億,今年芯片領域最大規模融資誕生
或許,遲到的IPO就要來了就在5月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規模為3440億元人民幣,是最大規模的芯片基金。該消息的傳出猶如一支強心劑,扎在了芯片領域各個企業心上。彼時
![40億,今年芯片領域<b class='flag-5'>最大規模</b>融資誕生](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3/7B/pYYBAGJ-B6aAHuNPAAAf8J1Ebk4778.jpg)
谷歌云部門進行大規模裁員
谷歌云部門近日進行了大規模裁員,多個Cloud團隊的員工收到了工作取消的通知。據一名知情員工透露,盡管受影響員工的總人數尚未明確,但亞太地區“Go To Market”團隊約有100名員工被裁。
奧比中光攜最新3D視覺感知相機亮相日本最大規模AI展
5月22日-24日,日本最大規模人工智能展——AI EXPO Japan在東京有明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匯聚全球尖端的AI技術和創新應用。
阿里云將在五個國家投建數據中心
阿里云近日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大規模擴張,計劃在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墨西哥五國投資新建數據中心。此舉不僅彰顯了阿里
阿里巴巴杭州全球總部正式啟用
近日,阿里巴巴在杭州的未來科技城正式揭開了其全球總部新園區的面紗。這座園區不僅是阿里巴巴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辦公空間,更是其綠色、科技、可持
阿里云為什么能降價?釋放了什么信號?
今天(2月29日)上午,阿里云發布通告,宣布全線下調云產品官網售價。這次降價涉及計算、存儲、數據庫等在內的100多款產品,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屬于阿里
中國移動攜手10余家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規模RedCap現網試驗
近日,中國移動攜手10余家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規模、最全場景、最全產業的RedCap(5G輕量化)現網規模試驗,推動首批芯片、終端具備商用條件,RedCap端到端產業已全面達到商用水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