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張江科學城為核心載體的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如今已初具形態。
11月1日,小編從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集體采訪中了解到,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群將誕生在這里。
據上海自貿區張江管理局副局長付軍介紹,目前上海已建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個、在建9個,共14個,數量、投資額和建設進度均領先全國。其中,已建成2個、在建6個共8個位于張江科學城內。在光子領域,硬X射線、超強超短激光、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線站等設施建設進展順利。2017年,超強超短激光裝置實現10 拍瓦激光放大輸出,脈沖峰值功率創世界紀錄。
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與浙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成立。上海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等科研院所進一步做大做強,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張江科學園、同濟大學“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等相繼在張江科學城落地,李政道研究所等新型科學研究機構正穩步建設,張江的科學屬性特征日益明顯。
面向“十四五”及更長遠時期,張江科學城將全力推動大科學設施建設,謀劃布局一批新項目,同時將加快探索完善符合科學新發現規律的大科學設施運行管理機制,充分激發設施使用效能,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產生重大原創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
當前,張江科學城正煥發出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今年1月到9月的各項經濟數據實現逆勢上揚:
固定資產投資額為463.86億元,同比增長102.5%,其中工業投資 290.91億元,同比增長76.7%;規上企業工業產值為2109.02億元,同比增長17.7%;實到外資21.78億美元,同比增長14.75%。
科學城的三大支柱產業加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817.56億元,同比增長39.9%;生物醫藥產業規模406.75億元;信息軟件業營業收入932.17億元,同比增長15.3%,新增內資企業1064家。
作為張江科技創新發展、產業機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源頭驅動力,張江科學城重視雙創孵化體系建設,目前擁有雙創孵化載體95家,在孵企業2000余家,孵化領域涵蓋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大產業,構建起來貫穿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孵化鏈條。
同時,張江科學城通過聯合金融機構創新、參與建設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加大財政扶持等舉措,大力推動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截止到目前,張江共有上市企業55家,其中主板上市18家,中小板上市2家,創業板上市4家,港交所上市9家,境外上市8家,科創板上市14家;科創板企業占上海的50%,占浦東的87%;其中生物醫藥類企業占42.8%,集成電路企業占50%;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8家。
付軍表示,張江科學城將以實現“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從無到有的跨越”為方向,以成為“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創新產業的第一開拓者、創新理念的第一實踐者”為目標,以“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為兩大抓手,以創新人才為核心,以推動“科、技、產、城”融合發展為路徑,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高端產業增長極、創新生態共同體和卓越城市示范區。
責任編輯:lq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6文章
11643瀏覽量
363658 -
激光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275瀏覽量
6493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7文章
47867瀏覽量
240781
原文標題: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 科創張江,贏在未來
文章出處:【微信號:zjpark,微信公眾號:你好張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特斯拉4680電池生產線取得重大進展
易控智駕入選2024年煤礦智能化重大進展
玻色量子亮相2024年《國家科學評論》物理與信息科學前沿論壇
Anthropic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易華錄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車株洲電機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比亞迪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科大訊飛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達實智能物聯網產品及解決方案賦能智慧辦公!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本源量子參與的<b class='flag-5'>國家</b>重點研發計劃青年<b class='flag-5'>科學</b>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