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已經將美國田納西州作為其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并且很快就會開始生產電池。周二,大眾汽車公司表示,開始在美國田納西州建設電池實驗室,連同之后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大眾汽車總投資在2200萬美元。該實驗室將在未來負責測試大眾汽車電動汽車電池。
大眾在德國和中國也有的類似實驗室進行電池測試,但該汽車制造商希望將這一過程本地化。田納西州不僅將成為的大眾汽車電動車生產基地,大眾今年還表示將在該州生產電池。當電動車生產和電池生產工廠完成建設后,新的電池實驗室將成為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市76.2萬平方英尺設施的一部分。而這些設施本身也將是綠色的。大眾表示,它們將包括再生負載循環器,以在可能的情況下將不需要的能源倒回廣大電網。
大眾汽車計劃于2022年開始在田納西州生產ID 4電動車,這款電動SUV將首先在德國和中國生產,前者將為美國供應車輛,直到美國田納西州生產開始運行。未來,大眾汽車將在田納西州的工廠為美國市場生產眾多型號的電動車,包括電動巴士等等。
責任編輯:YY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據報道,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已在其內部設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目標,計劃大幅提升其核心品牌大眾汽車的銷售利潤率。具體而言,大眾汽車希望
發表于 02-17 14:00
?646次閱讀
命名為Elli Mobility GmbH,并將從2025年3月起正式運營。Elli Mobility GmbH將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充電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大眾汽車集團將對其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和管理權。 通過此次合并,
發表于 01-16 11:17
?392次閱讀
國內超快充網絡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并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 此次合作標志著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又一次重要攜手。通過這一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動國內超快充網絡的
發表于 01-06 14:43
?701次閱讀
近幾年,電動汽車技術快速發展,尤其是其電池技術,本文將探索關于電動汽車(EV)電池——這一
發表于 11-07 17:18
?1109次閱讀
近日,德國汽車制造業巨頭大眾汽車集團與美國電動汽車創新企業Rivian Automotive的合作細節進一步明朗化,雙方將攜手步入一個由先進
發表于 07-29 17:51
?977次閱讀
近日,德國汽車巨頭大眾汽車集團發布重要聲明,計劃自2025年起在其多款車型中全面引入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Rivian的軟件和基礎架構。這一戰略決策標志著
發表于 07-29 16:13
?1390次閱讀
7月29日,汽車行業迎來重大合作消息,德國汽車制造業巨頭大眾汽車集團于6月宣布,將斥資50億美元(約合當前人民幣363.39億元)投資美國
發表于 07-29 15:35
?1199次閱讀
在電動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安森美半導體與大眾汽車集團共同書寫了合作新篇章。近日,雙方宣布簽署了一項意義深遠的多年合作協議,標志著安森美將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可擴展系統平臺(SSP)下一代主驅逆變器的主要供應商,為
發表于 07-23 16:45
?613次閱讀
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共同宣布,繼小鵬汽車日期為2024年4月17日有關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簽訂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小鵬
發表于 07-22 09:49
?1127次閱讀
的原因 2.1 電池性能限制 電動汽車的驅動功率主要來源于電池,而電池的性能直接影響到電動汽車的驅動功率。目前,
發表于 07-17 14:57
?2276次閱讀
7月15日最新消息顯示,大眾汽車集團繼續面臨軟件困境的嚴峻挑戰,導致其多項電動汽車項目的時間表再次遭遇重大調整。其中,備受市場矚目的ID.4換代車型以及保時捷即將推出的全新豪華電動SU
發表于 07-15 16:33
?987次閱讀
在新能源汽車風起云涌的當下,美國造車新勢力Rivian Automotive與德國大眾汽車集團達成了一項重大合作。6月26日,市場傳出消息,大眾汽車計劃向Rivian Automoti
發表于 06-27 18:23
?1038次閱讀
在電動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與美國Rivian Automotive共同宣布了一項激動人心的合作計劃。雙方將攜手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共同開發下一代
發表于 06-27 14:25
?586次閱讀
近日,大眾汽車對其電氣化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宣布將不再全力發展電動汽車。該公司曾將ID系列電動汽車視為未來發展的核心,但面對市場變化和銷售減
發表于 05-20 10:02
?618次閱讀
據5月17日信息報道,繼福特、通用及奔馳案例后,大眾汽車已對其激進的電動汽車戰略做出微調。該德國汽車巨頭決定加碼插電式混動車型,原因在于電動汽車
發表于 05-18 16:55
?1216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