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軟表示,正在開發(fā)一種名為 Pluton 的全新安全芯片,旨在保護未來的 Windows PC 電腦。
Pluton 將作為安全處理器,可直接安裝在中央處理器 CPU 之中,取代現(xiàn)有的用來保護硬件和加密密鑰的 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 模塊)。Pluton 采用的技術跟目前保護 Xbox 主機和云服務 Azure Sphere 的安全技術類似。
微軟官方透露,英特爾、AMD 和高通都將參與研發(fā)工作,未來或將其植入到自家芯片之中,形成一套新的安全體系。
研發(fā) Pluton 的目的是阻止針對 PC 的新興攻擊策略,例如兩年前出現(xiàn)的幽靈(Spectre)和熔斷(Meltdown)漏洞。這兩種 CPU 安全漏洞均利用了物理漏洞,只能用固件升級的方式封堵。英特爾為修復漏洞,不得不犧牲受影響處理器的性能,還表示要重新設計處理器以抵御更多類似的攻擊。
目前的 TPM 模塊是與 CPU 分開的,兩者之間會不斷傳輸數據,這給了攻擊者可乘之機。如果他們能對設備進行物理訪問,就有可能竊取這些數據。還有許多公司在出售黑客工具或零日漏洞,更加方便了黑客入侵個人電腦、竊取重要數據的不法行動。
微軟企業(yè)和操作系統(tǒng)安全總監(jiān)大衛(wèi)?韋斯頓(David Weston)解釋說:“我們擁有能有效抵御物理攻擊的 Xbox,黑客很難破解它。我們從中學到了有效的工程策略原理,這些經驗促使我們與英特爾合作,為電腦打造能夠抵御新興攻擊手段的類似的產品。”
Pulton 本質上是 TPM 的升級版,直接內置于 CPU 之中,可避免暴露兩者之間的通信通道,減少黑客攻擊的切入點。使用 Pluton 架構的電腦會首先模擬一個 TPM,通過 API 的方式與現(xiàn)有 TPM 規(guī)范兼容,許多依賴于 TPM 模塊的功能,例如 BitLocker 和 System Guard,都可以正常工作并獲得強化的安全性。
Windows 設備會使用 Pluto 安全芯片來保護重要憑據、用戶身份、加密密鑰和個人數據等。即使攻擊者安裝了惡意軟件或者拿到了電腦,也無法從 Pluto 中刪除這些信息。
微軟表示,這是通過將敏感數據(例如加密密鑰)安全地存儲在 Pluto 處理器中實現(xiàn)的。該數據獨立于系統(tǒng)的其余部分,有助于保證新型攻擊技術無法訪問密鑰數據。Pluto 還提供獨特的安全硬件加密密鑰(SHACK)技術,確保密鑰永遠不會暴露在受保護的硬件之外,甚至連 Pluto 固件本身都無法接觸,從而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級別。
英特爾、AMD 和高通也將參與 Pluton 研發(fā)工作當中,一同致力于將其應用到未來多個平臺的 CPU 之中。未來的 Pluton 更新也會通過云端推送的方式完成。
目前尚不清楚搭載 Pluton 芯片的電腦會何時上市,但微軟表示,因為是內置于 CPU 之中,因此無需特殊定制的主板,而且有望支持 Linux 系統(tǒng),可能還會針對不同操作系統(tǒng)進行額外優(yōu)化和配置。
微軟官方博客強調,“Pluton 實現(xiàn)了從邊緣到云的端到端安全防護,將重新定義 Windows 系統(tǒng)和設備的安全性,是保護 CPU 和用戶數據的重要一步。”
原文標題:微軟聯(lián)手英特爾、AMD和高通,推出新型安全芯片Pluton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22瀏覽量
441249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686瀏覽量
105787 -
高通
+關注
關注
78文章
7626瀏覽量
193271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589瀏覽量
136404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197瀏覽量
174740
原文標題:微軟聯(lián)手英特爾、AMD和高通,推出新型安全芯片Pluton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讓x86再次偉大!英特爾AMD破天荒聯(lián)手,要搞定軟硬件兼容性

世紀大并購!傳高通有意整體收購英特爾,英特爾最新回應

博通臺積電或聯(lián)手瓜分英特爾
英特爾推出全新英特爾銳炫B系列顯卡

英特爾獲78.6億美元美國芯片補貼
英特爾12月或發(fā)布Battlemage GPU芯片
AMD第三季度CPU出貨量激增,挑戰(zhàn)英特爾市場地位
英特爾與AMD的CPU之爭:單核性能與制造工藝的較量
美國政府擬增援英特爾
面對高通收購,Apollo 50億美元投資,你該買入英特爾股票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