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公開演講表示,北斗三號核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基礎產品實現自主可控,國產北斗導航型22nm芯片已進入量產階段。
同時,楊長風表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以來,全球定位精度優于10米,精度進度優于0.2米/秒,授時精度優于20納秒。
今年6月份,中國成功發射了第55顆北斗三號衛星,完成了對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全球組網,這也意味著北斗系統“三步走”戰略全部實現,中國終于有了獨立自主的衛星定位系統。
作為衛星定位系統,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無疑是一件處于戰略高度的國之利器。不過在過去,全球僅有美國GPS系統、俄羅斯GLONASS系統,以及歐洲在建的伽利略系統,為了能夠參與到衛星定位系統的制造當中,中國選擇了與歐洲合同,共同參與到伽利略衛星計劃。
但在中國出資參與到伽利略計劃后,其核心技術卻不與中國分享,在加上其他各種原因,最終推出了伽利略計劃,中國也認清了事實,決定獨立發展。2006年,中國對外宣布,將在今后今年內發射導航衛星,開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這便是北斗的由來。
如今北斗衛星核心器件達到100%,當其過程并不輕松。在北斗系統研制器件,共有400多家單位,超過30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最終攻克了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多達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同時突破了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的研制,最終達到核心器件100%的國產化。
目前北斗衛星除了定位導航以外,還可以提供國際搜救、地基增強服務等6項特色應用。已經成為足以比肩GPS的強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申請入網支持北斗定位的智能手機以及達到了80%,其中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而過去并未支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功能的蘋果,也在iPhone 12上正式對北斗衛星導航提供了支持。
在其他應用場景中,截止2020年10月底,已經有近70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安裝并使用了北斗系統,占所有營運車輛的96%,其中有5.1萬輛郵政快遞運輸車輛應用了北斗系統。而在農業領域,有將近4.5萬臺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采用了北斗導航,為其節省了50%的用工成本。
優秀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中國大放異彩,其基礎產品也走向海外,出口至全球120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包括柬埔寨、新加坡等。如緬甸漁業部就青睞于北斗的位置信息和軌跡服務,在2019年便從我國購買了1000臺北斗船載終端設備。
同時,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國產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塊銷量已經突破了1億片,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具有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達到3.72億臺。
從交錢入場到獨立自主,中國在衛星導航系統上完成了完美的逆襲。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接入北斗導航系統,也將進一步帶動中國北斗導航的發展。而北斗衛星的技術更迭,也將引領國內芯片、終端、板卡、算法、導航數據等各產業鏈更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lq
-
gps
+關注
關注
22文章
2949瀏覽量
168151 -
定位系統
+關注
關注
10文章
604瀏覽量
36769 -
北斗衛星導航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瀏覽量
8796
原文標題:北斗核心器件國產化率達100% 22nm芯片進入量產階段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com,微信公眾號:核芯產業觀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在4nm邏輯芯片上實現40%以上的測試良率
國產首款量產型七位半萬用表!青島漢泰開啟國產高精度測量新篇章。
司南導航發布新一代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蓄力北斗芯征程

如何部署北斗定位應用,基于國產自主架構LS2K1000LA-i處理器平臺
iPhone 16系列進入全面量產階段
三星將為DeepX量產5nm AI芯片DX-M1
種草一塊國產FPGA開發板,PGL22G開發板,高性價比,輕松掌握國產FPGA
1200V GaN又有新玩家入場,已進入量產
Marvell宣布Teralynx 1芯片進入量產及客戶部署階段
紫光同創PGL22G開發板|盤古22K開發板,國產FPGA開發板,接口豐富,高性價比
清溢光電:已實現180nm節點掩膜版量產 佛山基地2025年末遷入設備
單北斗高精度模塊新品“上車”量產,助力國產化自主可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