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已然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業務洽談中時常被提起的高頻率詞匯。也正因為如此,未來幾年,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出現快速增長。據IDC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在物聯網軟硬件方面的支出為7,26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1.1萬億美元。在中國,十三五以來,物聯網市場也穩步增長。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19-2021年中國物聯網市場預測與展望數據》,預計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251.3億元。
毋庸置疑,物聯網的日益普及給人們帶來了切實的益處和諸多便利,但我們同樣也不能忽略伴隨著物聯網落地應用而帶來的各種安全風險。
物聯網設備很智能,但也存在漏洞,許多設備都缺乏抵御黑客攻擊的必要“安全堤壩”。這些安全漏洞讓它們很容易遭受惡意攻擊,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比如,猖獗一時的Mirai僵尸網絡曾發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DDoS攻擊,讓包括Twitter和CNN在內的許多網站都陷入了癱瘓。
盡管這樣重大的網絡安全事件并不是每天都在上演,但它們卻給全行業一再敲響了警鐘,讓有意采用物聯網技術的企業謹慎評估從一開始就構建安全體系的重要性。
物聯網設備支出VS回報,永恒的博弈
從采集數據,到進行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進而提高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使用物聯網設備簡化業務運營所帶來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它在無形中推動了互聯設備的變革,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物聯網設備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缺陷,也就是它們的安全漏洞,這對各種規模的企業來說,都意味著重大的安全隱患。在微軟的調研中,幾乎所有的受訪者(97%)都表示,在部署物聯網時有安全方面的擔憂,但公司仍然在未采取必要安全舉措的前提下采用了該技術。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企業急于擁抱物聯網設備帶來的機遇和諸多益處,卻并未充分考慮將這些設備應用到業務運營中可能隱藏的風險。盡管物聯網安全事件日益增多,但很多企業還是沒有意識到物聯網安全的重要性,仍顧慮在IoT網絡中構建安全體系的短期成本投入,并選擇將其忽略,根本沒有充分考慮長期的潛在回報。
其他企業也許考慮到了物聯網的安全性問題,但也只是事后諸葛亮,在網絡攻擊事件發生之后,才亡羊補牢,選擇為其IoT網絡構筑安全“防火墻”, 實則為時已晚。據Trend Mirco(趨勢科技)在2018年開展的一項調查分析顯示,43%的IT高管承認,由于流程的復雜性、前期成本投入以及缺乏通用標準等因素,在部署物聯網時并未充分考慮安全性問題。
但是,在物聯網實施過程中,從一開始就應該注重安全性,并將其作為規劃布局中的關鍵任務之一。從初始階段就在系統中加入安全設計,比在開發周期接近尾聲時或者在漏洞已經出現或公開之后再采取措施,更加經濟有效。
物聯網安全,挑戰無處不在
企業也許會發現,要確保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是個不小的挑戰,這點其實可以理解。物聯網的迅速增長和商用普及,導致IoT市場出現碎片化困局,缺乏明確、統一的標準。而定義IoT設備的標準和架構,要通過數十項持續、不同的舉措來進行,企業自然會疲于應對眼前出現的挑戰。
企業面臨的另一個挑戰來自于對物聯網安全缺乏深入的了解。由于物聯網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新,因而缺乏擁有物聯網技術專長的IT高管,這也意味著很多公司內部根本沒有懂得專業技術和知識的人,來評估和推行針對物聯網設備的安全舉措。
最后,由于過程的復雜性或者成本投入高等原因,企業可能難以部署安全補丁。許多邊緣物聯網設備都在低功耗的狀態下運行,有些甚至是用電池或太陽能供電,這就意味著安全補丁需要滿足易于無縫部署的要求。再加上成本等因素的考量,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邊緣物聯網設備通常成本很低,這就要求安全解決方案必須具備成本效益且尺寸靈活,才能讓企業在實際部署環節采用。
實現物聯網安全,究竟路在何方
那么企業如何才能應對物聯網安全挑戰呢?盡管安全性和成本之間很難權衡取舍,但是對于企業而言,從一開始就將安全性作為標準去實行,而絕非事后才彌補,是非常必要的。企業應當力求將安全性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去評估,而不是將其作為一款產品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來對待;與此同時,需要在規劃預算時優先考量安全性建設方面的投入,這樣才能真正從實施IoT中獲益。
物聯網安全的復雜性是一大挑戰,同時擁有這方面技術專長的人作為一種緊俏資源又很難獲得,面對這種兩難的境地,企業該如何破局?或許,可以將安全軟件庫作為給物聯網設備提供安全保障的選項之一。通過咨詢擁有專業技術和豐富經驗的合伙伙伴,安全軟件庫在硬件安全和軟件安全之間提供了一種折中的方法,允許企業利用端到端的安全解決方案對邊緣設備進行重點管理。
通過這種方式,企業或許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大規模地創建他們的物聯網架構,成功應對物聯網部署所帶來的嚴重安全風險,從而獲得豐厚的回報。Mirai僵尸等網絡攻擊事件暴露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僅僅是物聯網設備中存在的一個漏洞就能讓整個企業的網絡處于危險之中。隨著物聯網變得越來越普及,企業愈發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物聯網架構的安全。
責任編輯:gt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77瀏覽量
377451 -
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4552瀏覽量
708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測
液壓市場規模穩健增長,博科測試IPO上市迎發展良機
2024年全球芯片市場規模將達6298億美元
最新2024年全球激光加工市場規模將增至240.2億美元
2035年Chiplet市場規模將超4110億美元
全球半導體市場回暖: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6000億美元
![全球半導體<b class='flag-5'>市場</b>回暖:預計2024<b class='flag-5'>年市場規模</b><b class='flag-5'>將</b>達6000<b class='flag-5'>億</b>美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B/94/wKgaomaOBXuACy-GAACD-EYRxHM296.png)
RFID電子標簽預計在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75.1億美元
![RFID電子標簽預計在2030<b class='flag-5'>年</b>全球<b class='flag-5'>市場規模</b><b class='flag-5'>將</b><b class='flag-5'>達到</b>75.1<b class='flag-5'>億</b>美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53/wKgZomcJ5OuASyHoAAMUDJNwJWc891.png)
扇出型 (Fan-Out)封裝市場規模到2028 年將達到38 億美元
![扇出型 (Fan-Out)封裝<b class='flag-5'>市場規模</b><b class='flag-5'>到</b>2028 <b class='flag-5'>年</b><b class='flag-5'>將</b><b class='flag-5'>達到</b>38 <b class='flag-5'>億</b>美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37/wKgZombMN5yACMoMAAEhKwupNeo194.jpg)
淺析2024-2030中國RFID市場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
人形機器人領域六維力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138.40億元
![人形機器人領域六維力傳感器<b class='flag-5'>市場規模</b><b class='flag-5'>將</b>達138.40<b class='flag-5'>億元</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70/wKgaomYKcPaAK8TVAAAsrXb4NDo79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