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 傳感城市以巨大的傳感器網絡為基礎,收集空氣質量、噪聲水平及人們的行為等數據。
圖② 對抗式生成網絡利用兩個神經網絡,讓二者對抗“廝殺”作為訓練。
圖③ 量子算法的提升使大分子精確仿真計算成為可能。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當今知名的技術榜單之一,《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官方網站延續(xù)17年的歷史,日前遴選出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點評科技領域的“新貴”。
此次入榜技術包括:3D金屬打印、人造胚胎、傳感城市、面向每個人的人工智能(AI)、對抗性神經網絡、實時翻譯耳塞、零碳排放天然氣發(fā)電、完美網絡隱私、基因預測、材料的量子飛躍。評委認為,它們將在未來數年里,深刻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每個人的AI與對抗性神經網絡
迄今,AI仍是幾家大型科技公司以及少數初創(chuàng)公司的“玩物”,對于其他人來說,AI太貴也太難普及。不過,基于云端的機器學習工具正在將AI帶給更廣泛的群體。如今,亞馬遜、谷歌、微軟都在試圖成為云服務市場的領導者,可以預見,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業(yè)機會。如果AI革命會廣泛傳播至經濟領域,那么他們推出的機器學習工具,也會隨之成為必需品。
同時,我們看到AI已經非常擅長識別物體:一百萬張圖片中,它會準確地描述哪張有行人在過馬路。但是AI不會獨自生成行人的圖片。如果能實現這一點,它將可以創(chuàng)造大量看似真實的合成圖片,完善自動駕駛系統(tǒng)。現在,對抗式生成網絡(GAN)正在利用兩個神經網絡,讓二者對抗“廝殺”作為訓練。其中一個神經網絡叫生成網絡,依照所見來生成新的圖片;另一個則叫判別網絡,判斷它所見圖片是否真實。最后,生成網絡學會了識別并創(chuàng)造十分真實的圖片。
-
傳感網絡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13660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358瀏覽量
99881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有屏幕就能玩《黑神話:悟空》:“無影”的黑科技

就是明天!匯聚科技鋒芒,連接無限可能,芯靈通邀您共赴 MWC 創(chuàng)新之旅

當CC\\-Link IE大叔遇上EtherNet/IP小伙:涂裝車間的翻譯官誕生記
放大你的信號,點亮你的世界——運算放大器大揭秘

大牛多年研發(fā)電源問題匯總(受益匪淺)
HarmonyOS5云服務技術分享--賬號登錄文章整理
在恩智浦FRDM-MCXN947開發(fā)板部署DeepSeek大語言模型

全面解析無線充電技術
磷酸鐵鋰電池的 “三大克星”,你知道嗎?

FLIR Ex Pro熱像儀的OTA無線更新技術
OTA無線更新技術:一鍵升級系統(tǒng),隨時暢享FLIR最新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