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不斷蠶食LCD市場 穗晶光電業績瓶頸該如何突破?
近年來,在下游終端應用市場持續旺盛以及政策加持下,我國LED產業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國內不少LED企業也得到快速發展,這其中也包括前不久于創業板申請上市的LED封裝廠商深圳市穗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穗晶光電”),其近三年營收也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
不過,隨著OLED面板技術的不斷提升,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對LCD市場造成較大的沖擊,這對背光LED市場也造成影響。由于OLED具有自發光的特性,不像LCD面板需要背光源。而背光LED器件是背光模組中的關鍵組件之一,若OLED面板應用全面崛起,LCD面板市場需求量將會減少,背光LED產業勢必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對于以背光LED器件為主的穗晶光電來說,其未來主營業必然會受到影響。而在Mini/Micro LED等新技術布局方面,穗晶光電也遠遠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總的來說,在LCD市場空間下滑疊加新技術落后的背景下,穗晶光電未來如何保持業績增長仍是一大難題!
營收規模不及同行公司
招股書顯示,穗晶光電在2010年設立之初,主要以照明用LED光源的生產、銷售業務為主,2011年開始專注于LED背光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隨后拓展背光燈條模組、車用LED、LED閃光燈、LED指示器件等產品線。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穗晶光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4.62億元、4.74億元、1.99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2999萬元、3359萬元、5004萬元、1444萬元。可以明顯看出其營收增速明顯減緩,同時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
從LED封裝板塊營收來看,穗晶光電與A股上市同行營收規模還有較大差距。2017-2019年,穗晶光電LED封裝業務實現營收分別為2.65億元、3.63億元、4.18億元,均小于5億元,而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營收均超過10億元。以2019年營收規模為例,穗晶光電的營收不及國星光電的1/8、聚飛光電的1/5,僅為瑞豐光電的1/3。
在產品銷量方面,2017-2019年,穗晶光電的LED封裝產品銷量分別為2866KK、3724KK、4495KK;而聚飛光電的LED封裝產品銷量分別為13794KK、15278KK、15545KK;瑞豐光電的LED封裝產品銷量21416KK、24525KK、22650KK。可見,其產品銷量遠遠低于上述可比上市公司。
在毛利率方面,2017-2019年,穗晶光電的LED封裝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6.83%、23.57%、25.17%,其近三年的毛利率不僅出現較大的波動,而且在同行公司對比中,從2017年排在第一位,到2018年、2019年均排在第三位,僅高于瑞豐光電。相對而言,國星光電、聚飛光電的毛利率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OLED吞噬LCD市場,經營業績遇瓶頸
招股書顯示,LED背光器件是穗晶光電主要營收來源,2019年實現營收約4.01億元,同比增長12.44%,占總營收的比例為84.90%;其次是背光燈條模組實現營收為5399.51萬元,同比下滑43.04%,占總營收的比例為11.43%。
據筆者了解到,穗晶光電近幾年前五大客戶中,隆利科技、江西聯創致光科技有限公司、寶明科技、南極光、深圳市山本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均以LED背光顯示模組廠商為主。
近年來,隨著OLED面板技術不斷發展,其應用也不斷拓展。從手機市場來看,在三星和蘋果的帶動下,目前包括國內手機品牌在內的全球一線手機品牌高端旗艦機均采用的是OLED面板。而在智能穿戴、IT、汽車等領域,OLED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
由于OLED光源具有自發光的特性,不需要背光源。而隨著OLED面板不斷吞噬LCD面板的市場份額,對以LED背光顯示模組以及背光LED器件的廠商而言,其未來發展必定會受到影響。毫無疑問的是,穗晶光電未來如何保持業績增長仍是一大難題!
穗晶光電也坦言,未來如果OLED顯示屏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沖擊中低端智能手機領域,將會對公司的LED 背光源業務和持續經營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為了維持業績增長,穗晶光電近年來也將其LED封裝業務從背光LED產品拓展到LED指示器件、車用LED、LED閃光燈等領域。不過,由于上述領域市場較為成熟,且技術門檻較高,穗晶光電作為后進者,明顯存在競爭不足的問題。
2017-2019年及2020年第一季度,穗晶光電車用LED的收入分別為152.07萬元、462.68萬元、906.86萬元和171.65萬元,毛利率分別為8.66%、4.97%、8.39%和-2.54%;LED閃光燈的收入分別為44.94萬元、53.81萬元、199.57萬元和85.46萬元,毛利率分別為-33.94%、7.30%、4.59%和-4.53%。
對于營收規模較小且毛利率較低的問題,穗晶光電的解釋是,公司車用LED和LED閃光燈仍處于產品開發投入和市場推廣的階段,業務規模整體較小,尚未出現規模化效應,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導致該類產品毛利率較低或為負數的情況。
新技術布局落后于同行
正如前文所述,現階段LED封裝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為了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不少上市公司逐步加大Mini LED、Micro LED等新技術布局。
尤其是蘋果即將導入Mini LED,其首款應用Mini背光的產品或在2021年第一季度上市。在蘋果帶動下,市場預期各競爭對手將加速推出Mini LED背光應用產品,Mini LED有望大規模商用。調研機構集邦咨詢預計,到2025年全球Mini LED背光電視銷量將突破3550萬臺。
目前,無論是三安、華燦、國星、聚飛等LED企業,還是京東方、TCL華星、三星、海信等中下游企業,都加快Mini LED技術的布局。比如三安光電在湖北鄂州的Mini/Micro LED芯片基地計劃明年三月投產,并與TCL科技成立Micro LED聯合實驗室;華燦光電擬募資15億元投建Mini/Micro LED研發與制造項目等。
在研發進展方面,聚飛光電Mini LED產品處于批量供貨階段,結合下游終端客戶需求狀況進行生產;瑞豐光電也與多家客戶積極合作開發Mini LED,部分合作項目已經進行產品送樣、批量交貨;國星光電Mini LED產品早就出貨,而在Micro LED領域也實現了較大的技術突破,已與面板廠合作開發出基于TFT玻璃背板的主動式驅動Micro LED全彩顯示屏。
中游面板領域,京東方近日發布了Mini LED背光液晶面板,支持液晶面板背光的千級甚至萬級分區,實現百萬級動態對比度,同時具備低功耗的特點,實現了從車載、醫療、顯示器到超大尺寸電視的場景拓展。TCL華星今年四季度也開始量產Mini LED背光的液晶面板。
下游應用方面,三星在越南投資建設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的生產基地。TCL、海信、創維、康佳、長虹、小米等中國品牌均已發布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
業內人士認為,Mini LED背光產品是目前技術及應用最成熟的方向。相比OLED,采用Mini LED背光設計的LCD面板厚度與OLED面板基本一致,同時,Mini LED背光產品可以擁有更細致的屏幕表現以及更低的成本。目前,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在全球高端彩電市場上的占比已超80%,三星、LG、TCL、索尼等都在推廣。
相較于同行公司加大Mini LED/Micro LED等新技術的布局,穗晶光電雖稱已完成Mini LED背光研發進程,進入小批量試樣或小批量供貨階段,但距大規模量產還有一段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2.3億元募集資金中,有1.1億元投建LED背光器件擴產項目,項目達產后,將新增LED背光器件年產能2880KK、Mini LED年產能20萬片。
相對而言,穗晶光電在MiniLED等新技術布局方面遠遠落后于其他同行公司,其也指出公司面臨著技術進步和競爭加劇帶來的市場風險。
總的來說,盡管目前顯示器市場中仍然以LCD技術作為主導,但隨著OLED技術的不斷提升,其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寬,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提升,并不斷吞噬LCD市場份額。這意味著超75%營收來源于LCD面板用背光LED器件的穗晶光電業務也將面臨重大的風險。同時,在Mini LED/Micro LED等新技術開發方面,其也遠遠落后于同行公司。
在這種情況,穗晶光電的賽道將逐漸局限于中低端市場,這不僅僅是穗晶光電所面臨的問題,同樣也是眾多背光源企業都面臨的問題,這將導致中低端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這對業務過于單一的穗晶光電而言,其未來拿什么來保證業績的增長?尚未可知!
康佳20億元半導體產業基金落地重慶,加速構筑全方位半導體生態體系;
“2020重慶Micro LED產業創新論壇暨康佳半導體顯示技術及新品發布會”在重慶舉行。
會上,康佳集團與重慶市璧山區投資平臺共同發起設立重慶康芯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基金項目,該基金規模為20億元,專注于半導體新材料、半導體設備、芯片、IC設計、封測等產業投資。
此外,康佳集團還與相關合作方簽訂了智能穿戴產品配套生產項目、智慧商業顯示工程項目等聚焦Micro LED的合資項目。
康佳集團總裁周彬表示:“從2018年至今,我們完成了對半導體產業的總體設計與戰略規劃,正著力打造一個從材料設備、芯片設計,到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再到下游應用的全鏈條布局。”
在構筑全方位半導體生態體系的過程中,除了重視產業鏈的布局和培育,康佳集團持續提升顯示領域核心競爭力。璧山區是重慶的第二個國家級高新區,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良好的創新生態,是康佳集團布局光電技術產業的戰略重心。
2019年9月,定位為第三代及新世代化合物半導體開發和量產平臺的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落址璧山,致力于Micro LED研發、設計及生產。憑借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和不斷壯大的專業隊伍,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已建成Micro LED全制程研發、小批量生產線,完成核心專利申請近700件。TCL電子澄清:公司并未收到任何相關政府審查的通知;
TCL電子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注意到于2020年12月22日有關于公司正在接受美國相關部門審查的媒體報導。截止本公告日期,公司并未收到任何相關政府審查的通知。
TCL電子稱,公司在美國銷售的電視機產品安裝的是美國合作伙伴Roku或Google的操作系統,并嚴格按照合作伙伴的要求,共同進行系統安全升級和迭代;該等做法符合行業通行規則和技術規范,并符合當地法律法規及安全標準。公司高度重視用戶隱私保護及數據安全問題,并視隱私保護和安全為本集團產品核心競爭力之一。
經過多年耕耘,TCL品牌電視機獲得全球消費者高度認可,2019年全球銷量位列行業前三。公司在全球銷售的產品均符合當地市場的信息、網絡與數據安全法規與規范,并始終積極配合相關國家或地區管理部門對本集團合法合規經營的監管。
今日早些時候,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Chad Wolf表示,考慮對中國采取進一步限制措施,國土安全部也在審查TCL的活動。國土安全部很快將發布商業咨詢意見,告誡不要使用與中國有關聯公司提供的數據服務和設備,并表示正在審查TCL等實體。
Wolf稱,今年已發現TCL在所有電視機上安裝了“后門”,使用戶面臨網絡入侵和數據外泄的風險。
海目星彭信瀚:已量產PCB板上封裝的激光設備,將繼續往半導體前段發展;
5G時代場景應用的業務需求,對系統及器件提出了高速、寬帶、低功耗、高頻及低時延等多項技術要求;5G終端相應的半導體器件需求將會非常巨大。預計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有關機構分析,未來十年投資規模將超1700億美元。巨大的消費需求市場和產業轉移契機,是科技和半導體設備廠商騰飛的歷史機遇。
在此機遇下,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目星”)也根據自身的特點往半導體/5G相關領域的設備布局。在2020深圳半導體展上,海目星激光展示了多款自主研發的激光加工設備,包括用于PCB加工的FPC/PCB雙平臺激光切割機等。
海目星激光展示的FPC/PCB雙平臺激光切割機
海目星是中國激光和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領先提供商,天眼查顯示,海目星是集研發、生產、銷售、售后服務于一體的激光&自動化裝備的公司,現有江門海目星、江蘇海目星等多家子公司。
據海目星精密激光事業產部首席技術官彭信瀚介紹,“海目星的產品和服務范圍包括鋰電自動化、風冷紫外激光設備、大型自動化生產線、大型激光切割設備、藍寶石切割設備、PCB打標設備等,可以為鋰電、3C、鈑金等行業客戶帶來更高效、更優質的綜合解決方案。”
海目星可分為精密激光事業群、激光器及自動化事業群、新能源事業群和鈑金事業群等。其中,精密激光事業群主要分為顯示、玻璃和集成電路事業部,目前是針對PCB跟封裝半導體領域開發相關的激光及自動化設備。
在集成電路方面,彭信瀚表示,“設備應用基本就是從傳統的PCB材料到SPC柔性線路板的切割、鉆孔等方面,到現在往PCB上的封裝方向進展。目前來講我們在半導體的后段,未來的話也會往半導體的前段發展。”
彭信瀚提到,本次展示的PCB相關設備是FPC/PCB雙平臺精密激光切割機。據了解,該機型可以采用紫外激光對PCB進行切割,具有《30um切割線寬,切割側壁光滑且無切割碳化現象,具有較低的熱應力及熱影響。海目星激光專為線路板開發的激光切割機具有切割、鉆孔、挖槽及開窗等功能,可針對軟板、硬板、軟硬結合板、覆蓋膜及多層板等材料切割,較快切割速度,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具備高精度及高重復性之切割設備,具有高效益及低成本優勢,可大幅提升企業的產業竟爭力。
除了FPC/PCB雙平臺精密激光切割機外,海目星還展示了紫外皮秒激光切割機,應用于各類金屬與非金屬材料的精細切割、挖槽、劃線等。適用于手機、電腦等消費類電子。
該設備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采用大理石精密平臺,穩定承載,耐腐蝕。
2、采用皮秒脈沖激光器,光束質量好、打標熱影響區域小,適用于各種高要求的打標。
3、進口高速振鏡掃描頭,穩定、精度高、速度快。采用高負壓真空機吸附產品,保證定位穩定性。
4、配置除煙除塵結構,及時帶走煙塵,避免污染環鏡。
5、內置電源穩壓器,安全保護設備電器,穩定可靠。
6、加工過程中無耗材,運行成本低。
高端設備的背后離不開企業的科研能力。彭信瀚表示,海目星擁有完善的研發體系,組建了龐大的研發中心,面向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累計獲得兩百余項國家專利,能夠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支持。
對于海目星的研發團隊,彭信瀚表示,“精密激光微加工系統的開發團隊由超過200多名工程師組成,其中六成以上工程師具有五年以上激光設備開發經驗,具有可實現從無到有的自主軟件開發能力及自光學設計開始的激光應用研發體系。”
同時,在人才培養方面,海目星與華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入合作,投入大量研發經費,面向激光加工對材料影響等方面展開校企聯合研究,專注于精密激光新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實行開放式研究、產學研相結合,自主創新與合作創新有機結合。
責任編輯:pj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21瀏覽量
224878 -
lcd
+關注
關注
34文章
4438瀏覽量
168416 -
OLED顯示屏
+關注
關注
6文章
218瀏覽量
308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OLED筆記本電腦市場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蘋果計劃iPad全面采OLED屏幕
LCD屏和OLED屏的對比分析
oled是什么顯示屏 OLED與LCD的區別
Omdia:預計到2025年,Mini LED背光LCD顯示屏的出貨量將超過OLED顯示屏
![Omdia:預計到2025年,Mini LED背光<b class='flag-5'>LCD</b>顯示屏的出貨量將超過<b class='flag-5'>OLED</b>顯示屏](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CE/wKgaomZ6uMqAMpQsAADcCAhpSQ0868.jpg)
蘋果有望引領高端IT走向OLED
![蘋果有望引領高端IT走向<b class='flag-5'>OLED</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9D/wKgaomYWA76AE7ulAAAf8L6_W_Y568.png)
OLED電視市場復蘇,LG顯示力挽狂瀾
探尋未來顯示技術:LCD、LED、OLED誰將引領潮流?
![探尋未來顯示技術:<b class='flag-5'>LCD</b>、LED、<b class='flag-5'>OLED</b>誰將引領潮流?](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99/wKgaomX3nGCAC_LCAAVH7PaS5H4635.jpg)
成都匯陽投資關于OLED 顯示面板設備國產替代正當時
敦泰:布局高端產品,搶抓柔性OLED市場新機遇
![敦泰:布局高端產品,搶抓柔性<b class='flag-5'>OLED</b><b class='flag-5'>市場</b>新機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4A/wKgaomT4StyAQ7UEAAAMrhv65Kk07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