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微博 @中國探月工程今日消息,嫦娥五號搭載的水稻種子已經試種發芽。這一批種子是由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供的 “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共計 40 克。這一批種子經過 22 天 21 小時的飛行,于 12 月 17 日成功著陸。
根據報道,我國是首創利用航天技術進行作物誘變育種的國家。1987 年 8 月 5 日,我國第 9 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成功發射,搭載的水稻種子成功誘發變異。
航天育種的原理是利用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射線,沖擊植物細胞誘導產生變異,獲得新性狀。此前我國植物航天育種有著多次試驗成果。今年 5 月,長征五 - B 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試驗飛船取得圓滿成功,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征集了水稻、甜玉米、南藥等 31 份,搭載樣本達 988 克,質量是過去的兩三倍。
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濤介紹,此次嫦娥五號任務搭載的種子屬于深空空間誘變試驗,與此前不同。這次任務持續時間長,遭遇了范艾倫輻射帶,太陽黑子爆發等極端輻射環境,相比此前近地軌道飛行有很大不同。本次搭載的 “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其親本之一 “華航 31 號”同樣來源于航天育種,目前已經推廣種植。
華農原副校長、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強表示,“這次搭乘我國的航空器進行深空空間誘變試驗,是 100% 的中國原創,必將產生一大批原創性的科技成果。”
IT之家了解到,這一批種子于 12 月 23 日的交接儀式上,由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交給華南農業大學接收,并頒發了搭載證書。
責任編輯:PSY
-
種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6509 -
航空航天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9瀏覽量
24510 -
嫦娥五號探測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6瀏覽量
41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對水稻產地識別研究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b class='flag-5'>技術</b>對<b class='flag-5'>水稻</b>產地識別研究](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EC/wKgZO2eF1xqAYYHJAABNPuP-HDs321.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65/wKgZoWc8QeKAD3aBAAUVzS_pX0U689.png)
神州19號成功發射,揭秘航天背后的連接科技
![神州19<b class='flag-5'>號</b>成功發射,揭秘<b class='flag-5'>航天</b>背后的連接科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20/wKgZoWckgYCAb90PAAV9kDloN88503.jpg)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神舟十九<b class='flag-5'>號</b>載人飛船成功發射](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1/DD/pYYBAGEkg0eATmpHAAAJKDb8Z64710.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9F/wKgZoWcaAEiAU2s-AAVxyphRCzw172.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4E/wKgZoWcUvJmAf1I8AAXaOpp5BCE52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EC/wKgaombWaiiAaIJhAAXmmAhsHaE587.png)
嫦娥六號回家!49所傳感器助力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成功抵達月球軌道,將進行背面采樣并返回地球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完成在軌對通測試
水稻蟲情監測報警燈:采用傳感器技術和智能算法
中國科學家研發全流程智慧育種平臺,實現育種數據全面管理和精準分析計算
中國2030年將進行火星采樣返回計劃
如何開展高光譜成像技術在農業遺傳育種中的應用研究?
![如何開展高光譜成像<b class='flag-5'>技術</b>在農業遺傳<b class='flag-5'>育種</b>中的應用研究?](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49/wKgZomXUTKSAGhZ6AAEyxUl5VGI92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