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小米用兩年時間重回發行價17港元,并在接下來的5個月內實現股價接近翻倍一樣,小米邁向智能手機高端市場的步伐,也在持續加速。
12月28日,雷軍在北京發布了年內第二款突破小米集團價格限制的智能高端旗艦機小米11,起價再次為3999元。2020年2月13日,小米10發布,起價與之趨同。
盡管已非首次突破小米傳統定價限制,但雷軍依然小心翼翼。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布會上,雷軍共有14次提及“技術”一詞,并多次強調小米重視技術的終極目的。如果達成強悍技術不是雷軍的終點,那么小米的目標是什么?
罕見舉動:年末再發大作
12月28日,小米發布今年年內第二款智能旗艦級手機“小米11”。
這很罕見。此前,小米沒有在一年內發布兩款不同系列智能旗艦機的先例。
記者無從得知小米集團此舉的用意,但從雷軍對2020年賦予的極為豐富的內涵——“2020年對小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一年。今年是小米十周年,也是小米正式沖擊高端市場的第一年”——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窺測出小米在12月28日,為何舉行這場年末新一代小米智能旗艦級新機發布會的意圖。
今年是小米沖擊高端之元年,開局第一年,豈能墨守成規?
小米11,搭載高通剛剛發布的新一代5G SoC旗艦中的旗艦主芯片(雷軍贊譽)——驍龍888,工藝制程EUV 5nm,由韓國三星代工。此款手機是國內首款搭載驍龍888芯片的旗艦級終端產品。
“搭載驍龍888芯片的首款旗艦級智能手機,小米有約兩個月的獨占期。”一位供應鏈人士對記者表示,“因此小米11就是在2021年3月之前,唯一一款能買得到的終端產品。”
據這位人士透露,“到明年3月,OV等廠商都會推出搭載驍龍888的智能機,那時小米的應對武器是小米11 Pro。在此之前,小米11具備市場唯一性?!?/p>
一如既往,小米11堆料甚有誠意,其攝像頭采用三攝設計:主攝像頭CMOS用了三星HMX,像素1億,鏡頭7P,微距鏡頭型號是三星S5K5E9,超廣角傳感器用了豪威科技的OV13B10型號。
一家著名港股攝像頭公司技術人員對記者表示,“小米11采用三攝設計,有別于以往旗艦機的四攝或更多攝像頭,主要是因為驍龍888在智能手機計算平臺上首次實現的三ISP(圖像信號處理)設計,能同時驅動三顆攝像頭拍攝或融合處理?!?/p>
據記者了解,這是高通首次通過驍龍888實現這項技術。與此類同的是蘋果11也能實現這一功能。除了蘋果11和12之外,國內其他品牌的旗艦級智能手機,其在做靜態拍攝或動態攝像時,都只能實現最多同時驅動兩顆攝像頭甚至只能做到一次驅動單顆攝像頭的能力。
簡單來說,同時驅動三顆攝像頭能起到的終端體驗作用就是:無論拍照還是攝像,其成像效果都非常清晰,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成像畫質。
此外,小米11在散熱方面的堆料也誠意十足:其主板全部覆蓋VC均熱板,還搭配使用了銅箔、石墨、硅脂和氣凝膠等。有媒體做過測試,如果移除這些散熱材料,則在運行大型游戲最高畫質一小時后,其機身溫度上升40多度,手感滾燙。
技術錘煉:終極指向何方
一年內發布兩款不同系列的旗艦級終端,此事預示著小米集團邁向高端智能機市場的速度正在加速。
在小米11發布前,小米在今年共發布三款高端智能手機:小米10、小米10 Pro和小米10至尊紀念版,定價范圍為3999-6999元。
盡管記者并沒有在北京小米科技園區現場看到雷軍在宣布小米11標準版起價時的現場觀眾反應,但是記者有意識的觀察了各個手機行業微信群和科技記者媒體群多人的情緒和態度:
“米11價格比Mate 40良心多了”“這波米11加量不加價讓我買米10至尊就顯得很呆”“如果追求性價比,11是值得選擇的”“3999元?這個定價挺香”。
記者對比了剛剛不久前發布的OPPO Reno5 Pro+ 5G。
作為OPPO中端機,此款手機搭載驍龍865芯片,6.55英寸FHD+ AMOLED柔性屏,后置四攝設計,主攝采用IMX766索尼傳感器,像素5000萬,6P鏡頭,其8+128GB規格價格也是3999元。
與此對比,小米11標準版(8+128GB)價格等同于OPPO Reno5 Pro+ 5G,但前者的硬件配置遠非后者可比,驍龍888芯片比865先進了整整一代。
雖然如此,但記者仍捕捉到雷軍在揭示價格時小心翼翼的態度:先做鋪墊,“這款手機的成本比上一代真的貴了不少。我們也的的確確為了全力進軍高端市場下了巨大的決心,投入巨大”,再打招呼,“定價不便宜,希望能理解”,最后才亮出底牌,“,8+128GB是3999元”(起價)。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捕捉到一個細節,雷軍說,“如果大家口袋里比較有限,買別的直屏手機也比較好?!憋@然,經過小米10的品質和價格驗證,雷軍更多了一份自信。
小米11是小米集團第二款走向高端市場的終端系列旗艦級中的首款機型。在發布會上,雷軍照舊繼續其對“高端”一詞配之以重視技術的強調。
記者統計了整場發布會雷軍提及“技術”的次數:14次。同時,雷軍透露了小米系列主題實驗室的存在,在小米科技園區建有如音頻、5G、天線、相機和光學等123個各類主題實驗室,在全球范圍內都建有這類實驗室。
此外,雷軍再次提及2020年初建成交付使用的第一期小米智能工廠(黑燈工廠)在小米現在和未來手機生態制造環節中的作用和目標。
提及這一切的用意,用雷軍的話說,就是“小米會堅持技術為本的原則,死磕硬核技術”。雷軍用“死磕硬核技術”取代了從前的“死磕性價比”的表達。
事實上,定義高端離不開技術打底,但技術是終極目的嗎?
雷軍說,“前不久小米做了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組織變革,我們把散落在八九個部門的跟體驗相關的部門全部整合成軟件與體驗部。”
顯然,實現強悍技術不是雷軍的終極目標。
無論是今年年初第一次提出WiFi 6+(于小米10首次實現),還是與OPPO和vivo聯合開發GDSA技術服務生態平臺,抑或是持續攻堅充電技術(如今年8月發布了首次實現120W匹配石墨烯鋰電池的快充充電器,通過小米10至尊紀念版實現),在這些技術背后隱藏的小米最終目標都一致指向——提高用戶體驗。
雷軍說,“(小米10)向高端轉化的成功,來自于我們不惜代價做到了產品的體驗。(軟件與體驗部)最重要的KPI是怎樣有效改善整個小米軟硬件的整合體驗?!?br /> 責任編輯:tzh
-
高通
+關注
關注
77文章
7508瀏覽量
191174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1瀏覽量
181065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5瀏覽量
181334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