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系是21世紀初的地緣政治大競爭,各方面都將涉及兩個大國的科技實力。許多美國人憂心中國在人工智能(AI)、5G通信等前沿技術上已超過我們。此類常見看法顯示出對技術一知半解,很易導致誤判和政策錯誤。
先從AI說起。哈佛大學的格雷厄姆·艾利森稱中國是“擁有21世紀最有價值商品(數據)的沙特阿拉伯”。這個時髦比喻暗示中國數據多,所以優勢大。此類評估犯了兩個基本錯誤。一、機器學習依賴于專門的數據集,而非堆積如山的無差別數據點。二、這忽略了收益遞減規律。數據輸入的無限大供給并不能產生無限好的結果,實際上反而可能降低性能。
除了計算能力,AI最大驅動力是人才。美國在該領域領先世界,是因為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科研人員。若美國將這些出色人才的工作當成國家機密封閉起來,或限制他們接收中國學生,就會拖慢他們的腳步,這些人只會把自己的技術帶到其他地方去。
華盛頓一些人認為應整垮華為,以恢復美國主導地位。但美國當前政策從根本上誤解了決定5G競爭力和安全性的因素。5G發展的驅動力將是半導體、軟件系統和云計算——在這些領域,世界領軍者是美國,而非華為或任何其他中國公司。
美國外交政策制定者不應被華為嚇倒,而應認識到中國公司的處境——與IBM在大型計算機時代享有的主導地位很相似。IBM龐大的規模及專有標準和軟件曾令競爭對手很難媲美,但隨著互聯網興起,它走向衰落。此外,5G物聯網將連接數以萬計的設備和軟件供應商,大量數據河流跨越國界流動。中國會是個重大安全問題,但只是眾多問題中的一個。
權衡是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工作,他們對基礎技術應有深入理解。一個旨在消除對華科技接觸所帶來的風險的安全戰略注定失敗,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甚至許多美國盟友也不會同我們一起打破這種關系。
責任編輯:tzh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166瀏覽量
137307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996瀏覽量
27489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98瀏覽量
245900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711瀏覽量
5697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廣和通發布5G AI MiFi解決方案
幕后英雄——藏在5G與AI背后的“心跳”

晶振在5G與AI中的作用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我國5G建設提前達標,加速邁向5.5G時代
我國5G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中國5G發展成就顯著
愛立信在2024進博會展示5G及6G創新技術
美國宣布推遲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半導體等領域加征100%關稅計劃
單北斗5G執法記錄儀在應急領域有哪些應用

RISC-V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有哪些場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