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成為過去,迎來了全新的2021年,每年這個時候各種盤點文章頻出。在國內AI芯片領域的“大事”盤點中,獨角獸企業寒武紀登錄科創板一事,成為了不得不提及的重點之一。
2020年寒武紀登錄科創板,對于公司自身來說開啟了全新的篇章,對于行業來說,也是積極的信號,資本市場對于AI芯片的支持和信心展現。
回顧寒武紀的發展歷程,伴隨著政策的持續性向好,寒武紀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著“開掛”一般的研發速度。
2017年,寒武紀完成A輪融資,成為全球智能芯片領域首個獨角獸初創公司。集成寒武紀1A處理器的世界首款人工智能手機芯片華為麒麟970正式發布,并在華為Mate 10手機中投入大規模商用。
2018年,寒武紀發布第三代智能終端處理器IP產品“寒武紀1M”和中國首款高峰值智能云服務器芯片“MLU100”,由終端拓展至對計算能力要求更高的云端,進一步鞏固了在AI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
2019年,寒武紀發布第二代云端芯片思元270(MLU270)及板卡產品、第一代邊緣AI系列產品思元220(MLU220)芯片及模組產品以及深度學習軟件開發平臺Cambricon Neuware。思元220的推出標志寒武紀在云、邊、端實現了全方位、立體式的覆蓋。Cambricon Neuware的推出則意味著寒武紀已經開始打造其“端云一體”的軟件生態。
而根據招股說明書的資料顯示,寒武紀股東背景也十分強大,既有阿里巴巴、聯想、科大訊飛等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以及中科院,還有國投基金、國新資本、招商銀行的身影。
芯片特別燒錢,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其不同于“來錢快”的互聯網行業,只要做出了產品,就可以直接大規模市場推廣,進入獲客-變現-再推廣的良性循環。芯片公司即使投入研發,長期燒錢,做出來了產品,還需要在客戶那進行較長時間的Design in,通過客戶響應與現場支持,與客戶的研發產品團隊磨合好后,才有希望進入大規模出貨的營收創造階段。
因此,憑借技術實力的同時,也需要有資本“撐腰”,才能不斷邁向強大。
寒武紀在2017-2019年間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80.73%、205.18%和122.32%,連續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超過100%。2020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為27739.22萬元,同比增長109.06%,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18.10%,對比上年度末增加182.69個百分點。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只有保持穩定的發投入,才能使產品更迅速的迭代、推出新產品。寒武紀在這方面做得不錯。相信只要能夠緊跟芯片的前沿技術潮流,抓住智能技術開始進入各傳統行業的戰略機遇期,用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便能盡快的搶占市場。
fq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62瀏覽量
434028 -
寒武紀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99瀏覽量
741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寒武紀“炸裂”財報!一季度營收增長40倍,積極備貨應對“爆單”?

寒武紀3000億市值與GPU廠商密集IPO,AI芯片正是當打之年

寒武紀基于思元370芯片的MLU370-X8 智能加速卡產品手冊詳解

寒武紀一季度營收大漲4230% 凈利潤3.55億 扭虧為盈
美國業務收入占比低,寒武紀等回應加征關稅

寒武紀增資全資子公司上海寒武紀
寒武紀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
技術前沿:半導體先進封裝從2D到3D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