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作為全球最有實力的芯片代工廠,其實力是不容懷疑的。像華為、蘋果的手機芯片都是交由臺積電代工。
原本臺積電與華為是戰友關系,但由于之前美國對華為的限制,這使得臺積電當前無法為高端麒麟芯片代工,這使得華為手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但今天又傳出了這么一個消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臺積電計劃在中國內地擴大產能。那么問題來了,臺積電為什么會有這一波操作呢?我們不妨簡單地分析一下!
臺積電和華為是怎樣的關系?
說白了,臺積電和華為是亦敵亦友的關系。在臺積電沒有斷供華為之前,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曾一度有望成為臺積電最大的客戶。華為手機也是得益于臺積電的幫助,曾在高端智能手機上“獨領風騷”!但現在情況有所改變了。
之前很多人都說,臺積電斷供華為之后,最受傷的應該是臺積電。但從臺積電最近的財報來看,臺積電在失去了華為這個大客戶之后,臺積電的營收當前受到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最新數據顯示,臺積電第四季度凈利潤1428億新臺幣(330.4億元),市場預估1371.9億新臺幣。這個成績是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而臺積電之所以要斷供華為,是因為美國要限制華為。美國不僅不讓臺積電給華為代工,還順勢要求臺積電赴美建廠,以期能讓臺積電更好地服務美國的半導體公司。
臺積電為何要擴大內地產能?
很多網友看到臺積電將擴大內地產能的消息之后感到很高興,說什么讓這些厲害的都來建廠就行了,不用大張旗鼓說要搞光刻機。設備放到這里,配套慢慢就會起來,搞出光刻機只是時間問題了。
其實我覺得吧,這最多算得上一個好的信號,說高興還是為時過早了。為何呢?臺積電在國內的廠一般是16nm以上的,他的核心是在臺北和美國。
之所以說是一個好的信號,是因為臺積電斷供華為之后,其背后可以說是得罪了內地大部分科技公司。我認為臺積電內心是希望和華為繼續合作的,只不過是迫于美國的壓力而已。
中國芯該如何破局?
小小的芯片可以說是技術之魂。中國每年進口的工業品,集成電路進口遙遙領先所有其他工業品,排在第一位,其進口金額2271億美元。
雖然這些年我們加大對了半導體領域的發展,但我們目前更多是處在中低端這個檔位。
責任編輯:tzh
之前有業內人士表示,202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從產值來說將是世界最高的國家,不僅能夠供給全中國的需要,而且還要搶占相當一部分的世界市場。
所以問題就出來了,半導體領域肯定會得到強勢發展,那么靠哪些公司來帶動發展呢?我認為以華為、中芯國際和兆易創新這幾家公司帶頭。前段時間媒體也報道了,華為的首座芯片工廠在武漢封頂,有了這座芯片工廠之后,華為將實現從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
結論:盡管芯片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們應該堅信,所有的的困難終將被我們戰勝。正如王傳福所說的句鼓舞人心的話,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別人能,我們也能!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27瀏覽量
433836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15文章
11865瀏覽量
366311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30瀏覽量
168542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909瀏覽量
2546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臺積電擴大先進封裝設施,南科等地將增建新廠
臺積電擴展CoWoS產能以滿足AI與HPC市場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