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消息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2021 年,我國將發射風云四號系列衛星首顆業務星——風云四號 B 星、世界業務氣象衛星中首顆晨昏軌道衛星——風云三號 E 星。
IT之家了解到,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時期我國還要再發射 5 顆風云氣象衛星。
據介紹,兩顆風云衛星入列后,我國氣象衛星觀測能力將迎來大幅提升。風云四號 A、B 兩顆衛星將實現更為靈活的雙星組網觀測,有望帶來高頻次天氣觀測能力的躍升。
此外,我國在 “十四五”時期計劃發射的 5 顆風云氣象衛星中,3 顆屬于風云三號系列,2 顆屬于風云四號系列。
責任編輯:PS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46瀏覽量
67965 -
發射
+關注
關注
1文章
93瀏覽量
21126 -
氣象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175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中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
據新華社報道,4月29日4時10分,我國航空人再立新功,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遠征二號上面級,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3組衛星發射
鄭州麗之健獲贈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搭載證書
?日前,記者從鄭州麗之健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獲悉,鄭州麗之健獲贈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搭載證書,搭載證書內容顯示:實踐十九號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首顆

氣侯技術公司紛紛采用 NVIDIA Earth-2 用于高分辨率、高能效、更準確的天氣預報和備災工作
的天氣預報解決方案。 ? 過去十年間,與氣候相關的天氣事件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高達 2 萬億美元的影響。這一全新 Omniverse Blueprint 使用戶能夠利用最新技術,幫助全球企業和組織提升風險管理和災備能力。 ? 可用于
發表于 03-19 09:40
?128次閱讀

天氣預報為何愈發精準:揭秘通信衛星的關鍵作用
越來越準了?從過去的“晴轉多云,局部有雨”,到如今的“下午3點降雨,預計持續45分鐘”,天氣預報的精確度令人驚嘆。這一切,離不開一群“天上的守護者”—— 通信衛星 。 ?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些“守護者”的神秘面紗,看看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01組衛星
北京時間12月16日18時,我國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實施了一次重要的航天發射任務。此次發射使用了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10星的方式
是德示波器對氣象衛星信號的分析
氣象衛星通過搭載各種傳感器,對地球大氣、海洋和陸地進行遙感觀測,獲取大量的環境數據,這些數據是進行天氣預報、氣候預測以及環境監測等工作的基礎。然而,從衛星傳回地面的信號往往受到各種噪聲和干擾

星鏈申請在巴西新增發射7500顆二代低軌道衛星
近日,知名太空互聯網公司星鏈(Starlink)向巴西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申請在現有4400顆衛星的基礎上,再增發7500顆低軌道二代衛星設備,以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互聯網覆蓋領域
NASA:在十年內將一顆模仿恒星的微小衛星發射到太空
據悉,NASA有一項新的計劃 —— 在十年內將一顆模仿恒星的微小衛星發射到太空。它大約為一個面包盒大小,配備八個激光器,能夠在地面望遠鏡的觀測下模擬幾乎任何類型的恒星或超新星。通過模擬恒星,這顆人造
中國第一顆!亞太6E通信衛星定點成功
來源:維科網電子工程,謝謝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在2024年6月10日上午10時32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匠心打造的我國首顆全電推進通信衛星——亞太6E,圓滿實現了在東經135.5度
日本將發射首顆木質外殼衛星,預計9月抵達空間站
該微型衛星預計今年9月由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并于次月從日本“希望號”實驗艙投放至太空中。
航天宏圖與云遙宇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促氣象衛星數據服務發展
今日,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宏圖”)與天津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遙宇航”)在航天宏圖總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雙方將在氣象衛星數據服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該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