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抖音海外版(TikTok)能夠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迫使”特朗普在2020年強行要求TikTok賣給美國公司;那中國政府也許應立刻全面評估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及影響,因為理論上,特斯拉能夠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將遠超于TikTok能夠對美國形成的威脅。摩根斯坦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1]在2020年9月底認為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量會在未來幾年達到頂峰,然后下降,到2030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將銳減至零。喬納斯認為出于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考慮,美國未來不會允許中國制造的自動駕駛汽車網絡在美國任何一個主要城市行駛。
同樣的推斷也適用于中國——中國未來也不會允許美國公司生產的自動駕駛汽車網絡在中國任何一個主要城市行駛。我贊同喬納斯的觀點。本來一家企業在產品性能持續提高的同時不斷降價,讓利給消費者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競爭對手除外),但我不得不對特斯拉在中國的火箭式發展感到擔憂。因為特斯拉不是一般的企業!它是結合軟件、硬件和大數據三位一體的越活越年輕的超級企業!
縱觀全球所有企業,能夠和特斯拉相提并論的只有蘋果公司(硬軟件+數據),但特斯拉要比蘋果更恐怖。一輛特斯拉就是一部可以持續拍攝的、移動的數據收集和發射器,實時地將海量的數據發送到云端。如果有幾百萬輛通過云端相連的特斯拉“艦隊”在中國各地實時地收集、發送數據(情報),加上特斯拉及其關聯企業(馬斯克的SpaceX、低空小衛星系統和OpenAI)越來越強的數據傳輸和分析能力,特斯拉的潛在能量是不可想象的。除了車輛的位置、與手機同步的聯系人信息、車速、導航地址這些數據外,特斯拉的外部攝像頭能夠不斷拍攝汽車周圍的環境,包括周圍的行人和其它車輛。2020年10月,一自動駕駛測試用戶在開了一天車后,發現他的特斯拉“瘋狂地”上傳了3.9GB的數據[2]。
早在2016年,麥肯錫的一份報告[3]就指出到2030年,全球范圍內汽車數據貨幣化的總收入可能達到4500-7500億美元。這些數據可以為消費者(車主)帶來四個方面的好處:安全、方便、節省時間和降低成本。例如,優化的行駛路線和導航可以減少旅行時間,網絡停車系統可以讓人不必為找車位煩惱。但麥肯錫的報告沒有分析自動駕駛汽車的數據/情報收集能力及價值。特斯拉艦隊可以實時收集商業、政治、軍事等各種情報。舉兩個例子,中國政府的車(包括警車、軍車)都是有特殊牌照的。只要這些車邊上有特斯拉車,特斯拉就可能(在無意間)將這些特殊車輛的信息拍攝并上傳到云端。只要特斯拉愿意,它也許就可以分析眾多政府車輛的行動軌跡和規律。很多私人會所很隱蔽,但人總要上下車,進出會所吧?理論上特斯拉是可以將車附近的行人拍攝下來并上傳到云端。如果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臉識別技術,特斯拉發現兩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一前一后都進入同一個會所,那是不是意味著兩個公司可能商談合并?這樣的商業情報可能會價值億萬。
特斯拉還有一個不同于絕大多數企業的特性——它“越活越年輕”、越來越智慧。紐約大學教授Scott Galloway在其暢銷書《四巨頭(The Four)》中利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本杰明·巴頓(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這部電影來描述四大越活越年輕的平臺型企業——亞馬遜、蘋果、臉書和谷歌。本杰明·巴頓出生時像一位古稀老人,隨著歲月的推移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并在蒼老的戀人懷中離世。所有人雖然知道不可能,但都希望自己像巴頓一樣,能夠越活越年輕。但在現實中,一些企業做到了!這些企業能夠不斷地從用戶身上獲取信息、不斷學習,變得越來越強大。Galloway用臉書和谷歌舉例。
新的耐克鞋穿過后,一般情況下會貶值。但如果你將你穿耐克這條信息或照片發布到臉書上后,你會讓臉書變得更有價值(臉書可以知道你的偏好,點贊你的朋友的偏好等)。這被稱為“網絡效應”或“敏捷性”。用戶不但使網絡更強大,而且網絡提供的服務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定制化。每當你打開谷歌導航時,你的使用使得整個系統變得更優化,因為系統會在對你定位的基礎上計算流量,優化推薦行車路線。巴頓式企業如果技術領先或有先行優勢,發展到最后,如果政府不介入的話(啟用反壟斷法),很可能會越做越大,將絕大多數對手打垮。如,谷歌在搜索領域,臉書在美國社交媒體領域。
很遺憾,Galloway在《四巨頭》這本書中并沒有深入分析特斯拉。在我眼中,特斯拉也是巴頓式的越活越年輕、越來越強大的企業。馬斯克在評論特斯拉“車隊學習(fleet learning)”模式時坦承“每次客戶開車時,他們都在訓練系統,使其變得更好。我真不知道有誰能與之競爭。[4]”“車隊學習”模式加上特斯拉不斷降價的市場戰略和市場先行者的品牌優勢,一旦特斯拉的產能大幅提升,其在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的地位將會不斷鞏固。2021年元旦期間,特斯拉大幅降價導致“門店被擠爆,官網也因大量訂單而遭遇短時癱瘓”。如果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特斯拉,特斯拉及其產品會變得越來越智慧,其相對競爭對手產品的優越性會越來越明顯,它不斷龐大的車隊的數據和情報收集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再有,日益龐大的特斯拉車隊潛在的網絡安全問題也很嚴重[5]。特斯拉車隊其實是物聯網的一部分,而物聯網本質上是互聯網的延伸。當人們將更多的東西連接到網絡上時,整個系統的安全性風險會增加。這就像赤壁之戰中描述的一樣,當曹操將所有戰船連在一起,連的越多,整體的風險就越大。因為只要任何一只船被燒,整個船隊都可能被燒光。當然,網絡安全問題不限于中國,也不限于特斯拉。如果有類似特斯拉的中國企業做大了,也會有同樣的顧慮。我不清楚特斯拉就數據安全和保護方面對中國政府有何承諾,是否保證在中國收集的數據絕對不和美國政府或機構分享。公平地說,企業能否堅決地實施這種承諾更多地取決于兩國的法律。2019年12月6日,沙特空軍第二中尉阿爾沙姆拉尼在彭薩科拉海軍航空站槍殺了三名美國人。美國聯邦調查局當天及其后的一周內7次向蘋果公司提出數據要求。蘋果前后提供了“千兆字節的信息”,包括“iCloud備份、賬戶信息和多個賬戶的交易數據”。但蘋果拒絕為執法部門提供針對加密數據的“后門”[6]。
鑒于中美關系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會是競爭,甚至是對抗關系,我們無法預測美國是否會修改法律,讓政府能夠從任何美國企業輕易地獲得任何有關“敵對勢力”的數據。從中國角度來看,我們不能將國家安全寄希望于它國法律的實施和改變。字節跳動公開承諾不會和中國政府分享其美國用戶的信息;但美國政府沒有相信;字節跳動公開承諾不會和中國政府分享其印度用戶的信息;但印度政府沒有相信。中國政府愿意相信一個外國公司不會和本國政府(在兩國對抗加劇甚至戰爭時)分享任何中國有關信息嗎?最后,假設特斯拉未來絕對不會和美國政府分享數據,但因巴頓式發展,幾年后統治了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它所擁有的海量數據只用于純商業用途。這樣的特斯拉你愿意接受嗎?
原文標題:特斯拉會是中國國家安全的巨大隱患嗎?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半導體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328瀏覽量
233719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62瀏覽量
128058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8文章
14114瀏覽量
168697
原文標題:特斯拉會是中國國家安全的巨大隱患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zhenjingshe,微信公眾號:華爾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特朗普聲稱對中國芯片進行國家安全調查:背后意圖與影響剖析
煙花綻放下的隱形威脅?LIBS技術助力新年空氣質量監測
移動電源鼓包了還能用嗎
ARB5弧光保護裝置,如何重塑某船舶中壓配電板安全格局

美國政府啟動對TP-Link國家安全調查
新思科技如何應對量子計算機的威脅
新型PIDX傳感器在VOC在線監測系統方案中的應用

識別IP地址威脅,構筑安全防線
萊迪思助力構建安全和有彈性的數字生態系統

亞馬遜云科技如何追蹤并阻止云端的安全威脅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性分析與對策
工業控制系統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有哪些
中國電動汽車廠商進軍歐洲,面臨關稅挑戰
影響國家安全的十大新興技術,感知技術在列
夏季防雷安全措施與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