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观看视频-91在线观看视频-91在线观看免费视频-91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第二页-欧美第1页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網絡傳輸前三層的真正核心思想

Linux愛好者 ? 來源:Linux愛好者 ? 作者:Linux愛好者 ? 2021-02-26 14:24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你是一臺電腦,你的名字叫 A

很久很久之前,你不與任何其他電腦相連接,孤苦伶仃。

直到有一天,你希望與另一臺電腦 B 建立通信,于是你們各開了一個網口,用一根網線連接了起來。

用一根網線連接起來怎么就能"通信"了呢?我可以給你講 IO、講中斷、講緩沖區,但這不是研究網絡時該關心的問題。

如果你糾結,要么去研究一下操作系統是如何處理網絡 IO 的,要么去研究一下包是如何被網卡轉換成電信號發送出去的,要么就僅僅把它當做電腦里有個小人在開槍吧~

反正,你們就是連起來了,并且可以通信。

第一層

有一天,一個新伙伴 C 加入了,但聰明的你們很快發現,可以每個人開兩個網口,用一共三根網線,彼此相連。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你發現身上開的網口實在太多了,而且網線密密麻麻,混亂不堪。(而實際上一臺電腦根本開不了這么多網口,所以這種連線只在理論上可行,所以連不上的我就用紅色虛線表示了,就是這么嚴謹哈哈~)

59d6e21e-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于是你們發明了一個中間設備,你們將網線都插到這個設備上,由這個設備做轉發,就可以彼此之間通信了,本質上和原來一樣,只不過網口的數量和網線的數量減少了,不再那么混亂。

59e78984-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你給它取名叫集線器,它僅僅是無腦將電信號轉發到所有出口(廣播),不做任何處理,你覺得它是沒有智商的,因此把人家定性在了物理層。

5a0bb3e0-77ba-11eb-8b86-12bb97331649.gif

由于轉發到了所有出口,那 BCDE 四臺機器怎么知道數據包是不是發給自己的呢?

首先,你要給所有的連接到集線器的設備,都起個名字。原來你們叫 ABCD,但現在需要一個更專業的,全局唯一的名字作為標識,你把這個更高端的名字稱為MAC 地址。

你的 MAC 地址是 aa-aa-aa-aa-aa-aa,你的伙伴 b 的 MAC 地址是 bb-bb-bb-bb-bb-bb,以此類推,不重復就好。

這樣,A 在發送數據包給 B 時,只要在頭部拼接一個這樣結構的數據,就可以了。

5a61d964-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B 在收到數據包后,根據頭部的目標 MAC 地址信息,判斷這個數據包的確是發給自己的,于是便收下。

其他的 CDE收到數據包后,根據頭部的目標 MAC 地址信息,判斷這個數據包并不是發給自己的,于是便丟棄。

5a71ac5e-77ba-11eb-8b86-12bb97331649.gif

雖然集線器使整個布局干凈不少,但原來我只要發給電腦 B 的消息,現在卻要發給連接到集線器中的所有電腦,這樣既不安全,又不節省網絡資源。

第二層

如果把這個集線器弄得更智能一些,只發給目標 MAC 地址指向的那臺電腦,就好了。

5a9baedc-77ba-11eb-8b86-12bb97331649.gif

雖然只比集線器多了這一點點區別,但看起來似乎有智能了,你把這東西叫做交換機。也正因為這一點點智能,你把它放在了另一個層級,數據鏈路層。

5c1611a8-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如上圖所示,你是這樣設計的。

交換機內部維護一張MAC 地址表,記錄著每一個 MAC 地址的設備,連接在其哪一個端口上。

MAC 地址 端口
bb-bb-bb-bb-bb-bb 1
cc-cc-cc-cc-cc-cc 3
aa-aa-aa-aa-aa-aa 4
dd-dd-dd-dd-dd-dd 5

假如你仍然要發給 B 一個數據包,構造了如下的數據結構從網口出去。

5a61d964-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到達交換機時,交換機內部通過自己維護的 MAC 地址表,發現目標機器 B 的 MAC 地址 bb-bb-bb-bb-bb-bb 映射到了端口 1 上,于是把數據從 1 號端口發給了 B,完事~

你給這個通過這樣傳輸方式而組成的小范圍的網絡,叫做以太網

當然最開始的時候,MAC 地址表是空的,是怎么逐步建立起來的呢?

假如在 MAC 地址表為空是,你給 B 發送了如下數據

5a61d964-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由于這個包從端口 4 進入的交換機,所以此時交換機就可以在 MAC地址表記錄第一條數據:

MAC:aa-aa-aa-aa-aa-aa-aa
端口:4

交換機看目標 MAC 地址(bb-bb-bb-bb-bb-bb)在地址表中并沒有映射關系,于是將此包發給了所有端口,也即發給了所有機器。

之后,只有機器 B 收到了確實是發給自己的包,于是做出了響應,響應數據從端口 1 進入交換機,于是交換機此時在地址表中更新了第二條數據:

MAC:bb-bb-bb-bb-bb-bb
端口:1

過程如下

5c54b6a6-77ba-11eb-8b86-12bb97331649.gif

經過該網絡中的機器不斷地通信,交換機最終將MAC 地址表建立完畢~

隨著機器數量越多,交換機的端口也不夠了,但聰明的你發現,只要將多個交換機連接起來,這個問題就輕而易舉搞定~

5d70b9cc-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你完全不需要設計額外的東西,只需要按照之前的設計和規矩來,按照上述的接線方式即可完成所有電腦的互聯,所以交換機設計的這種規則,真的很巧妙。你想想看為什么(比如 A 要發數據給 F)。

但是你要注意,上面那根紅色的線,最終在 MAC 地址表中可不是一條記錄呀,而是要把 EFGH 這四臺機器與該端口(端口6)的映射全部記錄在表中。

最終,兩個交換機將分別記錄 A~H 所有機器的映射記錄。

左邊的交換機

MAC 地址 端口
bb-bb-bb-bb-bb-bb 1
cc-cc-cc-cc-cc-cc 3
aa-aa-aa-aa-aa-aa 4
dd-dd-dd-dd-dd-dd 5
ee-ee-ee-ee-ee-ee 6
ff-ff-ff-ff-ff-ff 6
gg-gg-gg-gg-gg-gg 6
hh-hh-hh-hh-hh-hh 6

右邊的交換機

MAC 地址 端口
bb-bb-bb-bb-bb-bb 1
cc-cc-cc-cc-cc-cc 1
aa-aa-aa-aa-aa-aa 1
dd-dd-dd-dd-dd-dd 1
ee-ee-ee-ee-ee-ee 2
ff-ff-ff-ff-ff-ff 3
gg-gg-gg-gg-gg-gg 4
hh-hh-hh-hh-hh-hh 6

這在只有 8 臺電腦的時候還好,甚至在只有幾百臺電腦的時候,都還好,所以這種交換機的設計方式,已經足足支撐一陣子了。

但很遺憾,人是貪婪的動物,很快,電腦的數量就發展到幾千、幾萬、幾十萬。

第三層

交換機已經無法記錄如此龐大的映射關系了。

此時你動了歪腦筋,你發現了問題的根本在于,連出去的那根紅色的網線,后面不知道有多少個設備不斷地連接進來,從而使得地址表越來越大。

那我可不可以讓那根紅色的網線,接入一個新的設備,這個設備就跟電腦一樣有自己獨立的 MAC 地址,而且同時還能幫我把數據包做一次轉發呢?

這個設備就是路由器,它的功能就是,作為一臺獨立的擁有 MAC 地址的設備,并且可以幫我把數據包做一次轉發,你把它定在了網絡層。

5d851d9a-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注意,路由器的每一個端口,都有獨立的 MAC 地址

好了,現在交換機的 MAC 地址表中,只需要多出一條 MAC 地址 ABAB 與其端口的映射關系,就可以成功把數據包轉交給路由器了,這條搞定。

那如何做到,把發送給 C 和 D,甚至是把發送給 DEFGH.... 的數據包,統統先發送給路由器呢?

不難想到這樣一個點子,假如電腦 C 和 D的 MAC 地址擁有共同的前綴,比如分別是

C 的 MAC 地址:FFFF-FFFF-CCCCD 的 MAC 地址:FFFF-FFFF-DDDD

那我們就可以說,將目標 MAC 地址為FFFF-FFFF-?開頭的,統統先發送給路由器。

這樣是否可行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先從現實中 MAC 地址的結構入手,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長度為 48 位,一般這樣來表示

00-16-EA-AE-3C-40

它是由網絡設備制造商生產時燒錄在網卡的EPROM(一種閃存芯片,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其中前 24 位(00-16-EA)代表網絡硬件制造商的編號,后 24 位(AE-3C-40)是該廠家自己分配的,一般表示系列號。只要不更改自己的 MAC 地址,MAC 地址在世界是唯一的。形象地說,MAC地址就如同身份證上的身份證號碼,具有唯一性。

那如果你希望向上面那樣表示將目標 MAC 地址為FFFF-FFFF-?開頭的,統一從路由器出去發給某一群設備(后面會提到這其實是子網的概念),那你就需要要求某一子網下統統買一個廠商制造的設備,要么你就需要要求廠商在生產網絡設備燒錄 MAC 地址時,提前按照你規劃好的子網結構來定 MAC 地址,并且日后這個網絡的結構都不能輕易改變。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于是你發明了一個新的地址,給每一臺機器一個 32 位的編號,如: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你覺得有些不清晰,于是把它分成四個部分,中間用點相連。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你還覺得不清晰,于是把它轉換成 10 進制。

192.168.0.1

最后你給了這個地址一個響亮的名字,IP 地址。現在每一臺電腦,同時有自己的 MAC 地址,又有自己的 IP 地址,只不過 IP 地址是軟件層面上的,可以隨時修改,MAC 地址一般是無法修改的。

這樣一個可以隨時修改的 IP 地址,就可以根據你規劃的網絡拓撲結構,來調整了。

5d953fe0-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如上圖所示,假如我想要發送數據包給 ABCD 其中一臺設備,不論哪一臺,我都可以這樣描述,"將 IP 地址為 192.168.0 開頭的全部發送給到路由器,之后再怎么轉發,交給它!",巧妙吧。

那交給路由器之后,路由器又是怎么把數據包準確轉發給指定設備的呢?

別急我們慢慢來。

我們先給上面的組網方式中的每一臺設備,加上自己的 IP 地址

5daa7e28-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現在兩個設備之間傳輸,除了加上數據鏈路層的頭部之外,還要再增加一個網絡層的頭部。

假如 A 給 B 發送數據,由于它們直接連著交換機,所以 A 直接發出如下數據包即可,其實網絡層沒有體現出作用。

5dd9a478-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但假如 A 給 C 發送數據,A 就需要先轉交給路由器,然后再由路由器轉交給 C。由于最底層的傳輸仍然需要依賴以太網,所以數據包是分成兩段的。

A ~ 路由器這段的包如下:

5dece204-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路由器到 C 這段的包如下:

5e097018-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好了,上面說的兩種情況(A->B,A->C),相信細心的讀者應該會有不少疑問,下面我們一個個來展開。

A 給 C 發數據包,怎么知道是否要通過路由器轉發呢?

答案:子網

如果源 IP 與目的 IP 處于一個子網,直接將包通過交換機發出去。

如果源 IP 與目的 IP 不處于一個子網,就交給路由器去處理。

好,那現在只需要解決,什么叫處于一個子網就好了。

192.168.0.1 和 192.168.0.2 處于同一個子網

192.168.0.1 和 192.168.1.1 處于不同子網

這兩個是我們人為規定的,即我們想表示,對于 192.168.0.1 來說:

192.168.0.xxx 開頭的,就算是在一個子網,否則就是在不同的子網。

那對于計算機來說,怎么表達這個意思呢?于是人們發明了子網掩碼的概念

假如某臺機器的子網掩碼定為 255.255.255.0

這表示,將源 IP 與目的 IP 分別同這個子網掩碼進行與運算,相等則是在一個子網,不相等就是在不同子網,就這么簡單。

比如

A電腦:192.168.0.1 & 255.255.255.0 = 192.168.0.0

B電腦:192.168.0.2 & 255.255.255.0 = 192.168.0.0

C電腦:192.168.1.1 & 255.255.255.0 = 192.168.1.0

D電腦:192.168.1.2 & 255.255.255.0 = 192.168.1.0

那么 A 與 B 在同一個子網,C 與 D 在同一個子網,但是 A 與 C 就不在同一個子網,與 D 也不在同一個子網,以此類推。

5e1cb52e-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所以如果 A 給 C 發消息,A 和 C 的 IP 地址分別 & A 機器配置的子網掩碼,發現不相等,則 A 認為 C和自己不在同一個子網,于是把包發給路由器,就不管了,之后怎么轉發,A 不關心。

A 如何知道,哪個設備是路由器?

答案:在 A 上要設置默認網關

上一步 A 通過是否與 C 在同一個子網內,判斷出自己應該把包發給路由器,那路由器的 IP 是多少呢?

其實說發給路由器不準確,應該說 A 會把包發給默認網關。

對 A 來說,A 只能直接把包發給同處于一個子網下的某個 IP 上,所以發給路由器還是發給某個電腦,對 A 來說也不關心,只要這個設備有個 IP 地址就行。

所以默認網關,就是 A 在自己電腦里配置的一個 IP 地址,以便在發給不同子網的機器時,發給這個 IP 地址。

5e33676a-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僅此而已!

路由器如何知道C在哪里?

答案:路由表

現在 A 要給 C 發數據包,已經可以成功發到路由器這里了,最后一個問題就是,路由器怎么知道,收到的這個數據包,該從自己的哪個端口出去,才能直接(或間接)地最終到達目的地 C 呢。

路由器收到的數據包有目的 IP 也就是 C 的 IP 地址,需要轉化成從自己的哪個端口出去,很容易想到,應該有個表,就像 MAC 地址表一樣。

這個表就叫路由表。

至于這個路由表是怎么出來的,有很多路由算法,本文不展開,因為我也不會哈哈~

不同于 MAC 地址表的是,路由表并不是一對一這種明確關系,我們下面看一個路由表的結構。

目的地址 子網掩碼 下一跳 端口
192.168.0.0 255.255.255.0 0
192.168.0.254 255.255.255.255 0
192.168.1.0 255.255.255.0 1
192.168.1.254 255.255.255.255 1

我們學習一種新的表示方法,由于子網掩碼其實就表示前多少位表示子網的網段,所以如192.168.0.0(255.255.255.0)也可以簡寫為192.168.0.0/24

目的地址 下一跳 端口
192.168.0.0/24 0
192.168.0.254/32 0
192.168.1.0/24 1
192.168.1.254/32 1

這就很好理解了,路由表就表示,192.168.0.xxx 這個子網下的,都轉發到 0 號端口,192.168.1.xxx 這個子網下的,都轉發到 1 號端口。下一跳列還沒有值,我們先不管

配合著結構圖來看(這里把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都補齊了)圖中 & 筆誤,結果應該是 .0

5e4ff772-77ba-11eb-8b86-12bb97331649.gif

剛才說的都是 IP 層,但發送數據包的數據鏈路層需要知道 MAC 地址,可是我只知道 IP 地址該怎么辦呢?

答案:arp

假如你(A)此時不知道你同伴 B 的 MAC 地址(現實中就是不知道的,剛剛我們只是假設已知),你只知道它的 IP 地址,你該怎么把數據包準確傳給 B 呢?

答案很簡單,在網絡層,我需要把 IP 地址對應的 MAC 地址找到,也就是通過某種方式,找到192.168.0.2對應的 MAC 地址BBBB。

這種方式就是arp 協議,同時電腦 A 和 B 里面也會有一張arp 緩存表,表中記錄著IP 與 MAC 地址的對應關系。

IP 地址 MAC 地址
192.168.0.2 BBBB

一開始的時候這個表是空的,電腦 A 為了知道電腦 B(192.168.0.2)的 MAC 地址,將會廣播一條arp 請求,B 收到請求后,帶上自己的 MAC 地址給 A一個響應。此時 A 便更新了自己的 arp 表。

這樣通過大家不斷廣播 arp 請求,最終所有電腦里面都將 arp 緩存表更新完整。

總結一下

好了,總結一下,到目前為止就幾條規則

從各個節點的視角來看

電腦視角:

首先我要知道我的 IP 以及對方的 IP

通過子網掩碼判斷我們是否在同一個子網

在同一個子網就通過 arp 獲取對方 mac 地址直接扔出去

不在同一個子網就通過 arp 獲取默認網關的 mac 地址直接扔出去

交換機視角:

我收到的數據包必須有目標 MAC 地址

通過 MAC 地址表查映射關系

查到了就按照映射關系從我的指定端口發出去

查不到就所有端口都發出去

路由器視角:

我收到的數據包必須有目標IP 地址

通過路由表查映射關系

查到了就按照映射關系從我的指定端口發出去(不在任何一個子網范圍,走其路由器的默認網關也是查到了)

查不到則返回一個路由不可達的數據包

如果你嗅覺足夠敏銳,你應該可以感受到下面這句話:

網絡層(IP協議)本身沒有傳輸包的功能,包的實際傳輸是委托給數據鏈路層(以太網中的交換機)來實現的。

涉及到的三張表分別是

交換機中有MAC 地址表用于映射 MAC 地址和它的端口

路由器中有路由表用于映射 IP 地址(段)和它的端口

電腦和路由器中都有arp 緩存表用于緩存 IP 和 MAC 地址的映射關系

這三張表是怎么來的

MAC 地址表是通過以太網內各節點之間不斷通過交換機通信,不斷完善起來的。

路由表是各種路由算法 + 人工配置逐步完善起來的。

arp 緩存表是不斷通過 arp 協議的請求逐步完善起來的。

知道了以上這些,目前網絡上兩個節點是如何發送數據包的這個過程,就完全可以解釋通了!

那接下來我們就放上本章最后一個網絡拓撲圖吧,請做好戰斗準備!

602143ee-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這時路由器 1 連接了路由器 2,所以其路由表有了下一條地址這一個概念,所以它的路由表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如果匹配到了有下一跳地址的一項,則需要再次匹配,找到其端口,并找到下一跳 IP 的 MAC 地址。

也就是說找來找去,最終必須能映射到一個端口號,然后從這個端口號把數據包發出去。

目的地址 下一跳 端口
192.168.0.0/24 0
192.168.0.254/32 0
192.168.1.0/24 1
192.168.1.254/32 1
192.168.2.0/24 192.168.100.5
192.168.100.0/24 2
192.168.100.4/32 2

這時如果 A 給 F 發送一個數據包,能不能通呢?如果通的話整個過程是怎樣的呢?

6031afcc-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思考一分鐘...

詳細過程動畫描述:

6040e438-77ba-11eb-8b86-12bb97331649.gif

詳細過程文字描述:

1.首先 A(192.168.0.1)通過子網掩碼(255.255.255.0)計算出自己與 F(192.168.2.2)并不在同一個子網內,于是決定發送給默認網關(192.168.0.254)2.A 通過 ARP 找到 默認網關 192.168.0.254 的 MAC 地址。3.A 將源 MAC 地址(AAAA)與網關 MAC 地址(ABAB)封裝在數據鏈路層頭部,又將源 IP 地址(192.168.0.1)和目的 IP 地址(192.168.2.2)(注意這里千萬不要以為填寫的是默認網關的 IP 地址,從始至終這個數據包的兩個 IP 地址都是不變的,只有 MAC 地址在不斷變化)封裝在網絡層頭部,然后發包

6b91fd4a-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4.交換機 1 收到數據包后,發現目標 MAC 地址是 ABAB,轉發給路由器15.數據包來到了路由器 1,發現其目標 IP 地址是 192.168.2.2,查看其路由表,發現了下一跳的地址是 192.168.100.56.所以此時路由器 1 需要做兩件事,第一件是再次匹配路由表,發現匹配到了端口為 2,于是將其封裝到數據鏈路層,最后把包從 2 號口發出去。7.此時路由器 2 收到了數據包,看到其目的地址是 192.168.2.2,查詢其路由表,匹配到端口號為 1,準備從 1 號口把數據包送出去。8.但此時路由器 2 需要知道 192.168.2.2 的 MAC 地址了,于是查看其 arp 緩存,找到其 MAC 地址為 FFFF,將其封裝在數據鏈路層頭部,并從 1 號端口把包發出去。9.交換機 3 收到了數據包,發現目的 MAC 地址為 FFFF,查詢其 MAC 地址表,發現應該從其 6 號端口出去,于是從 6 號端口把數據包發出去。10.F 最終收到了數據包!并且發現目的 MAC 地址就是自己,于是收下了這個包更詳細且精準的過程:

讀到這相信大家已經很累了,理解上述過程基本上網絡層以下的部分主流程就基本疏通了。

6bcad1d8-77ba-11eb-8b86-12bb97331649.png

每一步包的傳輸都會有各層的原始數據,以及專業的過程描述

同時在此基礎之上你也可以設計自己的網絡拓撲結構,進行各種實驗,來加深網絡傳輸過程的理解。

后記

至此,經過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這前三層的協議,以及根據這些協議設計的各種網絡設備(網線、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理論上只要擁有對方的 IP 地址,就已經將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兩個節點連通了。

本文經過了很多次的修改,刪減了不少影響主流程的內容,就是為了讓讀者能抓住網絡傳輸前三層的真正核心思想。同時網絡相關的知識也是多且雜,我也還有很多搞不清楚的地方,非常歡迎大家與我交流,共同進步。

原文標題:圖解:原來這就是網絡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Linux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

    文章

    6207

    瀏覽量

    137870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

    文章

    7816

    瀏覽量

    90996

原文標題:圖解:原來這就是網絡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Hub,微信公眾號:Linux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鴻蒙NEXT-鴻蒙三層架構搭建,嵌入HMRouter,實現便捷跳轉,新手攻略。(1/3)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搭建鴻蒙三層架構的具體步驟,包括公共能力、基礎特性和產品定制的創建。首先需在AGC控制臺創建項目并關聯應用包名,然后在DevEcoStudio中新建項目,依次
    的頭像 發表于 06-30 22:17 ?226次閱讀
    鴻蒙NEXT-鴻蒙<b class='flag-5'>三層</b>架構搭建,嵌入HMRouter,實現便捷跳轉,新手攻略。(1/3)

    RDMA簡介3之四種子協議對比

    ,通過ETH Type標識RoCE報文。而RoCE v2基于UDP/IP協議承載RDMA,可部署在三層網絡環境下,在原有IB協議報文基礎上增加UDP頭、IP頭和ETH頭,通過UDP端口號4791標識
    發表于 06-04 16:05

    北京君正如何借力開源實現戰略轉型

    核心思想:指令集自主是生態可控的前提,君正如何借力開源實現戰略轉型。
    的頭像 發表于 05-19 16:15 ?420次閱讀

    精密校準:守護同軸電纜測量精度的核心技術

    產生高達3.6dB的誤差偏移,這促使專業校準成為精密測量領域不可或缺的質量保障環節。 一、性能退化的隱形威脅 1.1 精密結構的脆弱平衡 同軸電纜采用三層同心導體設計: 內導體(直徑0.3-3mm):承載核心信號
    的頭像 發表于 04-17 17:21 ?283次閱讀
    精密校準:守護<b class='flag-5'>三</b>同軸電纜測量精度的<b class='flag-5'>核心</b>技術

    傳感器網絡通信協議的核心技術要素

    ? ? ? 無線傳感網絡協議是規范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通信的技術標準體系,其架構由分層協議模型構建。 協議層級包含物理、數據鏈路層、網絡
    的頭像 發表于 04-02 10:30 ?354次閱讀
    傳感器<b class='flag-5'>網絡</b>通信協議的<b class='flag-5'>核心</b>技術要素

    BP神經網絡的基本原理

    BP神經網絡(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的基本原理涉及向傳播和反向傳播兩個核心過程。以下是關于BP神經網絡基本原理的介紹: 一、
    的頭像 發表于 02-12 15:13 ?873次閱讀

    消息稱星正為蘋果iPhone開發三層堆疊式相機傳感器

    傳感器供應鏈。據爆料人士透露,星正在研發一種三層堆疊式傳感器,據稱性能優于索尼的 Exmor RS 系列。 此前,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曾預測,星將從 iPhone 18 開始為蘋果供應 4800 萬像素的傳感器。最新的傳聞來自
    的頭像 發表于 01-03 19:49 ?1127次閱讀
    消息稱<b class='flag-5'>三</b>星正為蘋果iPhone開發<b class='flag-5'>三層</b>堆疊式相機傳感器

    如何通過OSI七模型優化網絡性能

    模型的各個層次,可以顯著提升網絡性能。以下是通過OSI七模型優化網絡性能的具體方法: 一、物理優化 物理
    的頭像 發表于 11-24 11:14 ?1022次閱讀

    OSI七模型和網絡安全的關系

    破壞的實踐。 OSI七模型概述 物理 :負責傳輸原始的比特流。 數據鏈路層 :確保物理傳輸的比特流無誤。
    的頭像 發表于 11-24 11:08 ?1114次閱讀

    【每天學點AI】向傳播、損失函數、反向傳播

    在深度學習的領域中,向傳播、反向傳播和損失函數是構建和訓練神經網絡模型的核心概念。今天,小編將通過一個簡單的實例,解釋這個概念,并展
    的頭像 發表于 11-15 10:32 ?1228次閱讀
    【每天學點AI】<b class='flag-5'>前</b>向傳播、損失函數、反向傳播

    華迅光通AI計算加速800G光模塊部署

    ChatGPT引爆的AI大模型市場,數據中心的東西流量和內部服務器流量比例增加。 更新數據中心拓撲結構 數據中心計算規模和東西向流量不斷擴大,數據中心網絡架構也在不斷變化。在傳統的三層拓撲結構中
    發表于 11-13 10:16

    金屬2工藝是什么

    金屬2(M2)工藝與金屬1工藝類似。金屬2工藝是指形成第二金屬互連線,金屬互連線的目的是實現把第一金屬或者第
    的頭像 發表于 10-24 16:02 ?867次閱讀
    金屬<b class='flag-5'>層</b>2工藝是什么

    常見的shell命令之網絡相關命令

    ,是TCP/IP協議棧的核心,將數據包進行分組并發往目的主機。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議涉及數據包在整個網絡上的邏輯傳輸。該
    發表于 08-20 09:50

    WLAN三層組網實驗解析

    最簡單的WLAN三層組網實驗
    的頭像 發表于 08-14 17:55 ?837次閱讀
    WLAN<b class='flag-5'>三層</b>組網實驗解析

    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有什么區別

    交換機分為二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它們在功能、應用場景和技術實現上有明顯區別。
    的頭像 發表于 08-07 15:33 ?2646次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人xx视频 | 开心色99xxxx开心色 |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 嫩草影院永久入口在线观看 | 2018天天操天天干 | 久久黄色一级片 | 色综合亚洲 | 97dyy影院理论片 | 日本三级最新中文字幕电影 | 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夜夜操夜夜| 男女视频免费观看 | 手机看片午夜 | 201天天爱天天做 |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丁香六月色婷婷 | 日本内谢69xxxx免费 | 伊人精品网 |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不收费 | 日本www色| 免费看一级片 | 性性性性bbbbxxxx | 国产精品天天干 | 欧美不卡视频 | 一女被多男玩很肉很黄文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aaa级久久久 | 户外露出精品视频国产 | 欧美极品第1页专区 | 色婷婷5月精品久久久久 | 欧美性受xxxx|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 国产精品14p|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 又黄又粗暴的120秒免费gif视频 | 午夜人成| 午夜手机福利视频 | 午夜福利毛片 | 丁香六月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