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三公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
近期,超頻三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
快報顯示,超頻三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6.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0%;實現凈利潤1521.8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84%。
雖然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但其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均為下滑。其中,營業利潤為1415.05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4.21%;利潤總額為1366.31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8.98%。
隨著5G商用的加速到來,打開了5G散熱相關業務市場發展空間。為了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超頻三將5G移動通訊設備及基站等散熱業務作為當前研發和拓展的重點。
為此,超頻三于2020年6月發行股份總數不超過10707.31萬股(含本數),擬募資6億元,并將其中的4.2億元用于5G散熱工業園建設項目。
超頻三認為,借助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現公司5G散熱產品戰略布局的落地實施,符合公司長期戰略發展目標。
5G手機專利費怎么收?為什么華為要收專利費用?
據報道,華為將從2021年開始對5G專利收取使用費,將提供適用于5G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單臺許可費上限2.5美元。
目前華為是行業中5G專利持有者第4家公布5G專利收費的企業,此前,愛立信、高通、諾基亞都先后公布了自己的5G專利授權收費標準。業內人士表示,華為對5G手機的專利收取費用標準比諾基亞與高通等其他公司要“厚道”很多,有網友說華為比起其他公司來看,收費太“儒雅”了。
關于華為5G專利的定價考慮因素,丁建新認為5G的標準有很多年的立項過程,在標準化的過程中,要考慮技術貢獻占比、研發投資占比等,同時還要考慮整個產業是不是都能負擔的起,盡管標準并不好確定,隨著IoT的發展,未來在產品價格方面的差異會更大,但是2.5美元對手機來講是可以確定的。
華為選擇此時收取專利費用原因有三點。其一是研發投入需要回報。丁建新認為創新需要多方面的投資以及大量的精力投入,如果沒有合理的回報和保護機制,就沒有辦法確保科研人員在研發方面的努力。現在華為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占收入的10%~15%,近九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900億美元。
其二知識產權的費用收取是國際慣例。包括高通、諾基亞、愛立信等都收取了5G專利費用,華為沒有理由不收。關于專利收費高通是最典型的例子,尤其是在3G領域,高通的CDMA網絡技術是3G的重要標準,所以只要使用3G網絡都得向高通支付專利費用,即使手機不使用高通的芯片,但依然會使用高通的通信專利。2018財年,高通的專利授權收入為51億美元,占其整體收入的四分之一。2020年10-12月這三個月,高通收到的專利費是17.93億美元,一個季度比華為的三年的專利費用還要多。
其三是探索更多的增長機會。有人猜測說華為專利收費是因為變現的壓力,在華為手機業務下滑之后,需要尋求更多的業務變現機會。但如果從華為對三年專利收入預期(為12-13億美元)來看,這應該不是主因,這點收入對于營收超千億美元的華為是“杯水車薪”。
歐菲光退出蘋果供應鏈?
據歐菲光公告顯示,近日公司收到境外特定客戶的通知,特定客戶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關系,后續公司將不再從特定客戶取得現有業務訂單。2019年經審計特定客戶相關業務營業收入為116.98億元,占2019年經審計營業總收入的22.51%。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該特定客戶為蘋果公司。
早在去年,就多次傳出歐菲光退出蘋果產業鏈的消息,但歐菲光方面均予以否認:傳聞中公司被美國大客戶剔除供應鏈名單等信息為不實傳聞,公司與美國大客戶的合作良好,訂單情況持續穩定,未出現被剔除供應鏈名單的情況。
而這次,歐菲光退出“果鏈”的消息終于得到官方認證了。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9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2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