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量子計算領域向前邁進一步
英特爾攜手芬蘭公司 Bluefors和Afore 設計并制造了這款低溫探測儀。它于去年抵達俄勒岡園區(qū),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在過去的 6 個月里一直穩(wěn)定運行。這款低溫探測儀大幅加快了英特爾工程師操作自旋量子位、量子點等新型微計算設備的速度。至少在今天,量子計算設備只能在超低溫環(huán)境下工作,因此超低溫的環(huán)境是必需的。
在其他成果中,低溫探測儀正在幫助研究人員向創(chuàng)建大型量子位陣列邁進。Pillarisetty 表示,英特爾的愿景是最終創(chuàng)建將數百萬個獨立量子位壓縮到一塊芯片上的量子計算設備。
在美國俄勒岡園區(qū)這臺與眾不同的機器上,英特爾在量子計算可擴展性方面的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星電子獲得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的5G網絡合同
據報道,在全球已斬獲多份5G商用網絡合同的三星電子,又獲得了日本最大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的合同。
據了解,三星電子宣布已經獲得NTT DOCOMO的5G網絡合同,選為5G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
對于與三星電子之間的合作,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表示他們很高興同三星在下一階段的5G開放無線接入網方面進行合作,加速他們的網絡覆蓋范圍在日本迅速擴展。
3D打印在文物領域備受關注
眾所周知,3D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又稱增材制造。其通常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各種可粘合材料,來實現(xiàn)對物體的打造。其具備多樣化特點,包括打印簡單、材料環(huán)保、應用靈活、精準度高等等,因此在各行各業(yè)應用極為廣泛,普遍受到人們的高度認可。其中,3D打印在文物領域更是備受關注。
而智能科技的引入,無疑是解決文物領域難題的重要辦法,3D打印也因此越來越多的走進文物領域。文物從埋藏狀態(tài)到展示出來,要經歷一些列的流程,具體包括了勘探、采掘、修復、運輸、保護等等。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雖然面臨著一定的難點和風險,但3D打印的應用能從技術上帶來解決,展現(xiàn)出顯著價值。
首先便是在文物修復方面,3D打印技術堪稱“神工巧匠”;其次,在文物保護方面,3D打印技術也擁有“神奇功效”;此外,在文物傳播方面,3D打印技術也具備“神秘手段”。
總而言之,3D打印對于文物的發(fā)掘、保護和傳播作用不言而喻。當前,3D打印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其打印技術、打印材料、打印方式等都還需探索與精進,未來隨著各方面發(fā)展的不斷成熟與完善,相信3D打印對于文物領域的推動和變革作用,還將進一步深化與凸顯。對此,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綜合整理自TechWeb 智能制造網)
責任編輯:tzh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5瀏覽量
181334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2瀏覽量
3506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7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562瀏覽量
10960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