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國家航天局舉行了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揭幕儀式,正式公布了祝融號在火星上拍攝的珍貴影像資料。這也象征著我國首度火星探測的任務的成功,祝融號將在余下的火星日中繼續完成其他的探測任務。
著陸點全景圖
著陸點全景圖 / 國家航天局
當祝融號尚未駛離著陸平臺時,先由桅桿上的導航地形相機進行360°環拍,經過校正和鑲嵌拼接而成了這張全景圖。圖像顯示,著陸點附近地勢平坦,遠處可見火星地平線,石塊豐度和尺寸與預期一致,表明著陸點自主選擇和懸停避障實施效果良好。
火星地形地貌圖
火星地形地貌圖 / 國家航天局
火星地形地貌圖,是火星車駛達火星表面后,由導航地形相機拍攝的第一幅地形地貌影像圖。圖像顯示,近處表面較平坦,分布有大小不同的石塊,邊緣平滑、顏色較淺、呈半掩埋狀,較遠處有一環形坑,環形坑邊緣分布有顏色較深、棱角分明的石塊,更遠處是幾處沙丘。
“中國印跡”圖
中國印記圖 / 國家航天局
“中國印跡”圖,是我行駛到著陸平臺東偏南60°方向約6米處,拍攝的著陸平臺影像圖。圖像顯示,著陸平臺熠熠生輝,國旗鮮紅方正,表面地貌細節豐富。
火星車軌跡圖 / 國家航天局
細心的朋友想必已經發現了火星車軌跡里的“中”字,沒錯這正是祝融號車輪在火星留下的印記。不過由于氣象原因,這些痕跡很難長久留下來。不過祝融號是隨身攜帶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激光炮)的,即便是留下個“祝融到此一游”也不成問題,當然了,這一工具主要是用于元素成分分析的,可不能如此濫用。
“著巡合影”圖
“著巡合影”圖 / 國家航天局
這是“祝融號”火星車行駛至著陸平臺南向約10米處,釋放安裝在車底部的分離相機,之后火星車退至著陸平臺附近。分離相機拍攝了火星車移動過程和火星車與著陸平臺的合影。圖像通過無線信號從分離相機傳送給火星車,再由火星車通過環繞器中繼傳回地面。
除了祝融號火星車上的五星紅旗清晰可見之外,著陸平臺上的國旗也是引人注目,國旗旁邊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的“冰墩墩”和“雪容融”。而祝融號桅桿頭部上的紅色印記則是“火”字,出自出自南宋官印“桓術火倉之印”。仔細放大看的話,也能看到祝融號車輪上留下“中”字的印記。
NASA MRO火星軌道器探測圖
MRO-HiRise拍攝到的祝融 / NASA
除了祝融號自己拍攝的圖片外,近期美國的MRO火星軌道器搭載的HiRise相機也捕捉到了祝融及著陸平臺。
國家航天局對祝融火星車的服役時間預計在90天以上,目前祝融號已經在火星表面工作了28個火星日,未來必然還會繼續傳輸針對的影像資料。而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也仍然在月球上正常工作,這也意味著我國是當今世界唯一一個同時在兩顆地外星球上擁有工作中的巡視器的國家。加上已經就位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中國深空探索的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
圖文資料來源于國家航天局和NASA,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著陸點全景圖
著陸點全景圖 / 國家航天局
當祝融號尚未駛離著陸平臺時,先由桅桿上的導航地形相機進行360°環拍,經過校正和鑲嵌拼接而成了這張全景圖。圖像顯示,著陸點附近地勢平坦,遠處可見火星地平線,石塊豐度和尺寸與預期一致,表明著陸點自主選擇和懸停避障實施效果良好。
火星地形地貌圖
火星地形地貌圖 / 國家航天局
火星地形地貌圖,是火星車駛達火星表面后,由導航地形相機拍攝的第一幅地形地貌影像圖。圖像顯示,近處表面較平坦,分布有大小不同的石塊,邊緣平滑、顏色較淺、呈半掩埋狀,較遠處有一環形坑,環形坑邊緣分布有顏色較深、棱角分明的石塊,更遠處是幾處沙丘。
“中國印跡”圖
中國印記圖 / 國家航天局
“中國印跡”圖,是我行駛到著陸平臺東偏南60°方向約6米處,拍攝的著陸平臺影像圖。圖像顯示,著陸平臺熠熠生輝,國旗鮮紅方正,表面地貌細節豐富。
火星車軌跡圖 / 國家航天局
細心的朋友想必已經發現了火星車軌跡里的“中”字,沒錯這正是祝融號車輪在火星留下的印記。不過由于氣象原因,這些痕跡很難長久留下來。不過祝融號是隨身攜帶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激光炮)的,即便是留下個“祝融到此一游”也不成問題,當然了,這一工具主要是用于元素成分分析的,可不能如此濫用。
“著巡合影”圖
“著巡合影”圖 / 國家航天局
這是“祝融號”火星車行駛至著陸平臺南向約10米處,釋放安裝在車底部的分離相機,之后火星車退至著陸平臺附近。分離相機拍攝了火星車移動過程和火星車與著陸平臺的合影。圖像通過無線信號從分離相機傳送給火星車,再由火星車通過環繞器中繼傳回地面。
除了祝融號火星車上的五星紅旗清晰可見之外,著陸平臺上的國旗也是引人注目,國旗旁邊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的“冰墩墩”和“雪容融”。而祝融號桅桿頭部上的紅色印記則是“火”字,出自出自南宋官印“桓術火倉之印”。仔細放大看的話,也能看到祝融號車輪上留下“中”字的印記。
NASA MRO火星軌道器探測圖
MRO-HiRise拍攝到的祝融 / NASA
除了祝融號自己拍攝的圖片外,近期美國的MRO火星軌道器搭載的HiRise相機也捕捉到了祝融及著陸平臺。
國家航天局對祝融火星車的服役時間預計在90天以上,目前祝融號已經在火星表面工作了28個火星日,未來必然還會繼續傳輸針對的影像資料。而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也仍然在月球上正常工作,這也意味著我國是當今世界唯一一個同時在兩顆地外星球上擁有工作中的巡視器的國家。加上已經就位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中國深空探索的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
圖文資料來源于國家航天局和NASA,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航空電子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2瀏覽量
45735 -
航空航天
+關注
關注
1文章
406瀏覽量
248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GPIO有多強?看它如何驅動硬件運作!
在智能家居自動亮起的廊燈、工業機器人精準的抓取動作,甚至火星車傳回地球的探測信號背后,都離不開一個關鍵的硬件接口——GPIO。這個看似簡單的接口,憑借其靈活的配置能力、廣泛的兼容性和高效的信號傳輸

數字溫度傳感器:從手機電池到火星車,解碼“溫度感知”的智能革命
夏夜,手機屏幕因過熱自動降頻;冬日,智能電暖器通過室溫實時調節功率;航天器穿越極端低溫時,傳感器確保燃料管道溫度恒定……這些場景背后,都依賴一項關鍵技術—— 數字溫度傳感器 。它不僅是溫度的“翻譯者”,更是現代智能設備的“神經末梢”。從19世紀的熱電偶到21世紀的量子測溫技術,這項看似平凡的感知能力,正在以驚人的精度重塑人類對溫度的掌控邊界。 溫度如何被“數字化”? 數字溫度傳感器的核心秘密,藏在半導體材料與

瑞蘇盈科FPGA核心板:捕獲離子實驗的敏捷射頻源解決方案
概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精準的實驗設備是科研突破的關鍵。瑞蘇盈科,作為全球領先的FPGA解決方案提供商,再次以其創新的技術助力前沿科學研究。我們的FPGA核心板——火星AX3

Made with KiCad(十二):JPL開源漫游車
“ ?JPL 開源漫游車是 JPL 用于探索火星表面的六輪漫游車設計的縮減版,是一種開源、自己動手制造的漫游車。 ? ” 概覽 JPL 開源漫游車

日海通服開啟通信網絡服務新篇章
在信息飛速傳遞的時代,通信服務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日海通信服務有限公司,自 2002 年成立以來,在通信領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其業務涵蓋多個領域,擁有眾多高級資質證書。
TWL6040如何激活麥克風?
各位高手們,我現在使用TWL6040音頻芯片,想請教下如何激活麥克風,我之前使用到 是熊貓板,后來看了原理圖之后,熊貓板上麥克風都被接地了,只留下了FM通道,后來我們自己做了一塊板子,錄完音之后播放都是無聲的,想請教下,如果激活麥克風呢?高手大大來幫忙啊,在線急等,謝謝各位啦!
發表于 11-05 07:05
開源項目!用ESP12E做一個3D打印的6輪搖臂火星探測車
火星探測器作為一種遙控機器人,可以在不平坦的地形上運行。
你有沒有想過火星車是如何在火星崎嶇的地形上航行的?
秘密武器是巧妙的搖臂轉向架(rocker-bogie)懸架系統。
搖臂轉向架懸架系統
發表于 09-27 15:26
SpaceX計劃2年內將向火星發射5艘無人飛船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火星探索計劃。據馬斯克透露,SpaceX計劃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向火星發射約五艘無人星際飛船,這標志著該公司向火星殖民的宏偉目標邁出了堅實的
英特爾出席2024上海·AI大模型盛會
一場屬于開發者的技術盛宴“AI大模型:顛覆式創新與落地實踐”在上海模速空間完美收官,為所有參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與滿滿收獲。
【「倉頡編程快速上手」閱讀體驗】+初步讀后感
《倉頡編程快速上手》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書籍的排布清晰明了,章節劃分合理,讓人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輕松地找到所需內容。無論是按照順序閱讀還是選擇性地查閱特定部分,都十分便捷。
其次
發表于 09-10 11:09
高壓功率放大器在脈沖X射線源技術及火星X射線通信中的應用
實驗名稱:高速調制脈沖X射線源技術及火星X射線通信應用研究研究方向:通信技術測試目的:火星是深空探測的熱點區域,隨著對火星探測的深入,未來火星探測器將面臨傳統通信方式難以應對的惡劣情況

北汽跋山涉水60年:時間越久,本色越“野”
梗概。被人稱為“越野世家”的北汽,同樣用車輪在中國越野歷史上留下了無數印記。從60年代中國第一輛越野車的誕生,到憑借第一款自主民用越野車在越野市場拿下超1/4的市

馬斯克自詡為外星人,倡導在火星和月球創建多行星文明
此外,馬斯克還分享了他對SpaceX公司未來的展望,以及尋找火星生命跡象的使命。他強調,“SpaceX的長遠目標是推動人類成為跨星球物種。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跨星球文明。這是地球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可能只存在短暫的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