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芯片等原材料供需失衡,大量芯片廠商宣布漲價。此前,臺積電、聯電等多家臺灣地區的晶圓代工廠宣布在Q3相關產品價格調漲30%。芯片漲價超出預期,這種情況在大陸企業同樣成為半導體行業的普遍現象。
近日,一張比亞迪半導體漲價通知函流傳于業內。漲價通知函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決定從 2021 年 7 月 1 日起對 IPM、IGBT 單管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提漲幅度不低于 5%,即日起在途和未交訂單按照新價格執行。
對于漲價原因,比亞迪半導體表示,由于市場變化,上游產能緊張及供應商價格上調,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不斷上升,原有價格難以滿足供應需求。
除比亞迪外,揚杰科技也表示近期產品價格有上漲調整的計劃,揚杰科技指出,產品價格調整,是上游成本增加及市場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情況。公司已采取多項措施降低影響,同時積極向客戶進行價格傳導,同步提出調價需求。當前公司訂單充足,生產經營狀況良好。
從年初至今,士蘭微多次發布漲價函,今年2月士蘭微的漲價函稱,由于原輔材料及封裝價格上漲導致產品成本上升,決定從2021年3月1日起對部分分立器件產品價格進行調整,范圍包括所有MOS類、IGBT、SBD、FRD、功率對管等。就在今年6月,士蘭微再次發布漲價函,再次對LED照明驅動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具體調價幅度由公司銷售人員進行溝通。
從多家企業對漲價原因的表述可知,產能短缺給芯片產業鏈帶來的不僅僅是供應問題,成本控制也成為半導體企業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在上游產能供應跟不上需求的情況下,漲價成為必然趨勢。對于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及光電半導體研發、生產的比亞迪來說,這里面的生產成本更是在原材料短缺時要面對的另一個壓力。
在比亞迪漲價產品中,功率半導體成為此次缺貨潮中最為短缺的芯片之一,據了解,目前市場對于二極體、晶體管、低中高壓MOSFET、IGBT等功率半導體產品的需求依舊旺盛,需求將繼續帶動元器件價格的上漲。以比亞迪為例,截止2020年12月,比亞迪以IGBT為主的車規級功率器件累計裝車超過100萬輛。
另一方面,部分功率半導體進口產品的交期長達52周。在芯片缺貨、交期延長的情況下,多款功率半導體價格翻倍。
除了功率半導體,其他芯片也在漲,例如瑞納捷半導體產品漲幅范圍從5%到20%。關于漲價原因,瑞納捷半導體5月31日的漲價函表示,隨著供應鏈情況日益緊張、晶圓及封裝資源緊缺且費用再次大幅上漲、投產周期延長等因素影響,導致成本再次大幅上升。
智浦芯聯包括數字模擬混合集成電路等全系列產品都調整了價格,在原有銷售價格基礎上上漲15%-30%,未交訂單按新價格執行(包含預付款客戶)。
復旦微電子對安全與識別產品事業部全部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未交付的訂單及新訂單都會以調整后的價格執行。
為應對芯片短缺,全球多家晶圓廠商都在投資建廠擴充產能,半導體分析機構Semiengineering 最新數據顯示, 8英寸晶圓廠的數量預計將從2020年的212個增加到2022年的222個。12英寸晶圓廠的數量預計將從2020年的129個增加到2022年的149個。但是建造一個大型晶圓廠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芯片產能完全釋放出來需要更多的時間,半導體行業下半年的芯片漲價潮或許剛剛拉開序幕。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329瀏覽量
54358 -
功率半導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186瀏覽量
43181 -
揚杰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98瀏覽量
107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