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十年發布的屏幕產品中,HDR逐漸成了成為了一個熱詞,也成了各大廠商在推銷產品時的賣點。然而,由此衍生出來的HDR 10、杜比視界、HDR Vivid和HLG等術語卻讓人眼花繚亂,這些詞究竟意味著什么,我國自主的HDR標準HDR Vivid又能否普及呢?
HDR現狀
HDR即高動態范圍技術的簡稱,動態范圍越大,圖像上暗部和亮部的細節也就更加豐富。隨著4K、8K和高幀率逐漸成為圖像和視頻上率先突破的技術,早就開始布局的HDR反而在新技術的普及度上有所滯后。

HDR標準的流媒體普及 / flatpanelshd
盡管HDR已經相當普及,然而HDR的規格生態依然處于一個碎片化的狀態,既有HDR10、HDR10+這樣免費的標準,也有杜比視界這樣需要收取專利費的標準。不少標準在解決了硬件上的支持后,也經常發現HDR視頻生態缺失的情況。為此,中國也推出了自己的自主開放標準HDR Vivid,試圖打破這一現狀。
HDR 10/10+
HDR 10為消費者技術協會在2015年8月27日推出的標準,這也是當前最為廣泛使用的HDR格式。HDR10雖然最大峰值亮度在10000尼特,但當前的HDR10內容往往只有1000到4000尼特的亮度。當HDR10內容的峰值亮度高于屏幕時,HDR10的元數據用于提供信息,幫助HDR內容進行調整。然而這些元數據都是靜態的,也就是說整個視頻都采用了一樣的數據,因此其動態效果并不理想。而且HDR10僅支持到10-bit色深的輸出,雖然已經滿足了當今絕大多數的視頻內容需求,但后續的擴展性不足。
而HDR10+則是由三星和亞馬遜一同推出的HDR標準,在HDR10的技術上加入了動態元數據,更是可以支持到16-bit的色深。2017年8月28日,三星、松下和20世紀福克斯一同成立了HDR10+聯盟,一同推廣HDR10+,博通、高通、全志等廠商也陸續在SoC上提供了對HDR10+的支持。
雖然HDR10+對內容創作公司免費,但對設備廠商卻是要收取授權費用的。比如藍光播放器廠商需要繳納2500美元的年費,顯示廠商需要繳納10000美元的年費,SoC廠商需要繳納4000美元的年費。
杜比視界
杜比視界是杜比實驗室推出的專利HDR標準技術,該技術下的最高峰值亮度同樣為10000尼特,支持10-bit或12-bit的色深。這同樣是一種加入了動態元數據的方案,調整每幀的亮度、顏色和銳度,來匹配最適合內容的效果。
杜比視界與SDR對比 / 杜比
然而,杜比視界作為專利技術,不論是內容創作者還是設備廠商,都是需要交納專利費的。杜比并沒有公布具體的收費細節,據杜比副總裁Giles Baker強調,每臺電視的杜比視界專利費低于3美元。為了進一步推動杜比視界的普及,杜比在2021年宣布,如果內容創作者采用杜比自動生成動態元數據的方案,是不需要支付費用的,而如果需要手動調整動態元數據的話,就需要交納2500美元的年費。
雖然作為一個付費的標準,但杜比視界確實目前除了基礎的HDR10之外,普及度最高的HDR標準之一。這是因為杜比在視頻內容市場的影響力,讓好萊塢市場也為其背書,況且對于這些大成本的影片和劇集來說,這些費用并不算什么。
杜比還在去年公布了輔助杜比視界的杜比視界IQ技術,通過電視內的光線傳感器,進一步根據環境光條件來調節HDR內容的顯示。
HDR Vivid

HDR Vivid標準路線圖 / 海思&CUDA
HDR Vivid(菁彩HDR)是由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CUDA)發布的HDR標準。與HDR10+和杜比視界一樣,HDR Vivid同樣增加了動態元數據,為顯示終端提供更加準確的動態范圍。HDR Vivid可提供4000尼特的亮度,色域覆蓋率高達57.3%,從而實現更加豐富的色彩還原和亮部暗部處理。
在視頻內容的制作方面,HDR Vivid沒有修改已有的HDR10和HLG HDR制作流程,只增加了動態元數據產生的環節。制作者還可以借助自動化動態元數據生成工具,對大量內容進行批量生產,降低開發成本。
這也是華為大力推動的HDR標準,華為的海思已經率先支持了這一標準,并推出了商用芯片,華為的智慧屏V系列也是全球首款HDR Vivid認證的產品。此外,晶晨半導體和聯發科也在研發支持這一標準的芯片。
除了芯片端外,顯示終端市場也有不少國內電視廠商加入了這一聯盟,但從當前的適配來看,似乎只有康佳的OLED65V1和OLED55V1升級加入了支持,新品上也只有康佳的APHAEA OLED V5獲得了認證,而長虹、創維、海信等其他品牌電視的測試認證工作仍在進行中。而移動端上暫時只有Mate 30/40、P40和MatePad Pro提供了支持。內容端方面,目前只有騰訊視頻和中國移動的咪咕視頻提供了HDR Vivid內容,視頻數量上依然還比較少。
結語
從當前的發展來看,除了最基礎的HDR10之外,幾個HDR標準的差距并不算很大,但與4K和高幀率這些技術一樣,如果沒有內容的支持,是無法短期內實現普及的。杜比視界通過內容推動終端設備的發展,已經成了當前高端電視上必備的HDR標準,還有蘋果為其在移動設備上推廣,除了視頻內容外,杜比還在游戲市場推廣杜比視界。
中國的HDR Vivid想要在國外標準中殺出重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果不能及時普及內容生態,設備廠商也不會花費心力去做相關的研發和認證,國外顯示廠商也不會將其視作國際標準看待。
HDR現狀
HDR即高動態范圍技術的簡稱,動態范圍越大,圖像上暗部和亮部的細節也就更加豐富。隨著4K、8K和高幀率逐漸成為圖像和視頻上率先突破的技術,早就開始布局的HDR反而在新技術的普及度上有所滯后。

HDR標準的流媒體普及 / flatpanelshd
盡管HDR已經相當普及,然而HDR的規格生態依然處于一個碎片化的狀態,既有HDR10、HDR10+這樣免費的標準,也有杜比視界這樣需要收取專利費的標準。不少標準在解決了硬件上的支持后,也經常發現HDR視頻生態缺失的情況。為此,中國也推出了自己的自主開放標準HDR Vivid,試圖打破這一現狀。
HDR 10/10+
HDR 10為消費者技術協會在2015年8月27日推出的標準,這也是當前最為廣泛使用的HDR格式。HDR10雖然最大峰值亮度在10000尼特,但當前的HDR10內容往往只有1000到4000尼特的亮度。當HDR10內容的峰值亮度高于屏幕時,HDR10的元數據用于提供信息,幫助HDR內容進行調整。然而這些元數據都是靜態的,也就是說整個視頻都采用了一樣的數據,因此其動態效果并不理想。而且HDR10僅支持到10-bit色深的輸出,雖然已經滿足了當今絕大多數的視頻內容需求,但后續的擴展性不足。
而HDR10+則是由三星和亞馬遜一同推出的HDR標準,在HDR10的技術上加入了動態元數據,更是可以支持到16-bit的色深。2017年8月28日,三星、松下和20世紀福克斯一同成立了HDR10+聯盟,一同推廣HDR10+,博通、高通、全志等廠商也陸續在SoC上提供了對HDR10+的支持。
雖然HDR10+對內容創作公司免費,但對設備廠商卻是要收取授權費用的。比如藍光播放器廠商需要繳納2500美元的年費,顯示廠商需要繳納10000美元的年費,SoC廠商需要繳納4000美元的年費。
杜比視界
杜比視界是杜比實驗室推出的專利HDR標準技術,該技術下的最高峰值亮度同樣為10000尼特,支持10-bit或12-bit的色深。這同樣是一種加入了動態元數據的方案,調整每幀的亮度、顏色和銳度,來匹配最適合內容的效果。
杜比視界與SDR對比 / 杜比
然而,杜比視界作為專利技術,不論是內容創作者還是設備廠商,都是需要交納專利費的。杜比并沒有公布具體的收費細節,據杜比副總裁Giles Baker強調,每臺電視的杜比視界專利費低于3美元。為了進一步推動杜比視界的普及,杜比在2021年宣布,如果內容創作者采用杜比自動生成動態元數據的方案,是不需要支付費用的,而如果需要手動調整動態元數據的話,就需要交納2500美元的年費。
雖然作為一個付費的標準,但杜比視界確實目前除了基礎的HDR10之外,普及度最高的HDR標準之一。這是因為杜比在視頻內容市場的影響力,讓好萊塢市場也為其背書,況且對于這些大成本的影片和劇集來說,這些費用并不算什么。
杜比還在去年公布了輔助杜比視界的杜比視界IQ技術,通過電視內的光線傳感器,進一步根據環境光條件來調節HDR內容的顯示。
HDR Vivid

HDR Vivid標準路線圖 / 海思&CUDA
HDR Vivid(菁彩HDR)是由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CUDA)發布的HDR標準。與HDR10+和杜比視界一樣,HDR Vivid同樣增加了動態元數據,為顯示終端提供更加準確的動態范圍。HDR Vivid可提供4000尼特的亮度,色域覆蓋率高達57.3%,從而實現更加豐富的色彩還原和亮部暗部處理。
在視頻內容的制作方面,HDR Vivid沒有修改已有的HDR10和HLG HDR制作流程,只增加了動態元數據產生的環節。制作者還可以借助自動化動態元數據生成工具,對大量內容進行批量生產,降低開發成本。
這也是華為大力推動的HDR標準,華為的海思已經率先支持了這一標準,并推出了商用芯片,華為的智慧屏V系列也是全球首款HDR Vivid認證的產品。此外,晶晨半導體和聯發科也在研發支持這一標準的芯片。
除了芯片端外,顯示終端市場也有不少國內電視廠商加入了這一聯盟,但從當前的適配來看,似乎只有康佳的OLED65V1和OLED55V1升級加入了支持,新品上也只有康佳的APHAEA OLED V5獲得了認證,而長虹、創維、海信等其他品牌電視的測試認證工作仍在進行中。而移動端上暫時只有Mate 30/40、P40和MatePad Pro提供了支持。內容端方面,目前只有騰訊視頻和中國移動的咪咕視頻提供了HDR Vivid內容,視頻數量上依然還比較少。
結語
從當前的發展來看,除了最基礎的HDR10之外,幾個HDR標準的差距并不算很大,但與4K和高幀率這些技術一樣,如果沒有內容的支持,是無法短期內實現普及的。杜比視界通過內容推動終端設備的發展,已經成了當前高端電視上必備的HDR標準,還有蘋果為其在移動設備上推廣,除了視頻內容外,杜比還在游戲市場推廣杜比視界。
中國的HDR Vivid想要在國外標準中殺出重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果不能及時普及內容生態,設備廠商也不會花費心力去做相關的研發和認證,國外顯示廠商也不會將其視作國際標準看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882瀏覽量
254520 -
HDR
+關注
關注
4文章
285瀏覽量
32384 -
海思
+關注
關注
43文章
485瀏覽量
11721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RISC-V芯片產業鏈的自主化突圍
,解決在很多制造場景下被國外“卡脖子”的問題。 中國力推RISC-V芯片自主化:能否借開源架構“換道超車”? 近年來,我國對RISC-V架構展現出濃厚興趣,主要看重其地緣政治中立性。即使目前未有明確政策出臺,這一開源架構以其低成
支持智能家居設備的常見無線通信技術
市面上已經出現許多智能家居設備,隨著其價格越來越親民,產品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但是,支持設備之間通信和設備與智能手機通信的各種無線技術則令人眼花繚亂。此類技術采用的協議或標準形式,均各具特色

索尼防眩大師商用顯示器在直播間的應用優勢
作為直播間設計搭建的重要環節,現有的直播背景墻方案可謂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我們特意請來了第一批索尼電影感直播認證服務商“四川星門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寶兒姐,準備了這份直播背景墻指南,來為大家一一揭曉不同直播背景墻方案的優缺點。
了解物聯網天線規格書中的細微差別
可能會放棄,轉而使用其他產品。 許多設計人員面臨的問題是,天線解決方案似乎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選擇過程令人望而生畏。那么,如何為你的設計縮小最佳天線的選擇范圍呢? 有些決定是比較容易做出的。首先,找到針對你設計的工作頻段進行了優化的天線。例

顯示器HDR認證
顯示器的HDR(高動態范圍)認證是為了確保顯示器在亮度、色域、色深、調光類型等方面達到高動態范圍顯示技術的標準,從而提供更加逼真和豐富的視覺體驗。HDR技術能夠顯著提升顯示器的對比度、亮度和色彩表現,使圖像和視頻更加接近現實世界

智能家居中無線技術的比較
智能家居設備日漸流行,定價也越來越親民。但是,支持設備與其通信、和設備與智能手機通信的各色無線技術令人眼花繚亂。此類技術采用協議或標準形式,各具特色,各有利弊。Wi-Fi、Thread、Matter

工商業儲能選型指南及參數詳解
行業普遍認為2023年是工商儲元年。如今,工商儲賽道仍然持續升溫中,無數新玩家涌入。但令人眼花繚亂的選型配置成為不少玩家的第一道門檻,今天小固就手把手帶你進行工商儲選型,為你進行核心參數詳解。

華為鴻蒙內核獲中國信通院自主成熟度A級認證
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華為再次以其卓越的自主研發能力引領行業前行。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官方公眾號宣布了一項重要成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鴻蒙內核成功通過了自主成熟

眼花繚亂?數據采集卡接線端子原來是這樣接線的?#數據采集卡 #傳感器技術 #通信 #plc #pcb設計
傳感器PCB設計
西安阿爾泰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4年06月20日 15:51:48
中國AI芯片行業,自主突破與未來展望
在全球科技競賽的舞臺上,中國AI芯片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近日,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在一場分享會上深入剖析了中國AI芯片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揭示了在這一關鍵領域,中國正逐步走向
本源超導量子計算機自主制造鏈11類產品系列之九: 中國自主量子計算編程生態工具鏈
本源超導量子計算機自主制造鏈由11個部分組成,該制造鏈生產的中國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已向中國用戶交付多臺,本源基于該制造鏈自主研制的

嵌入式圖形應用的架構選擇
從 3D 渲染到圖像扭曲,當今圖形顯示控制器的功能已成為各種創新應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端 GDC 通過令消費者眼花繚亂的動態圖形來幫助定義產品的風格和價值。另一方面,適度的 GDC 可以清晰、簡單地顯示信息,高效且經濟高效地為用戶提供他們想要的信息。
發表于 05-03 09:10
?235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