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把數字化轉型看做“新動能”,促進業務轉型。在我看來,這種說法不太妥當。數字化的作用,往往只是減少業務轉型的阻力。強調動力,容易讓企業進入誤區。
數字化轉型其實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業務轉型(創新)、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對多數企業來說,兩者是有主從關系的:業務轉型帶動數字化技術。在常規情況下,業務發展不到一定的程度,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是體現不出來的。
比如,單純的制造企業,對數字化設計的需求往往并不強烈。有了研發部門,數字化設計才可能有用。研發部門的重要性越大,提高研發效率的必要性才越大;數字化對研發的作用才會增大。新產品研發的效率高了、研發出來的產品多了,研發與生產之間的矛盾沖突會逐步提升。矛盾提升了,研發與生產的協同才變得重要;這時,數字化手段就可以用來解決生產與研發的協同問題。
企業的業務目標可以比作旅行的“目的地”。要實現目標,就要建立業務流程。業務流程,就像一條通向目的地的路。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就像修一條高速路,讓業務活動更順暢。如果業務發生量很少,就像很少走某條路。這時,修高速就沒有必要,只會勞民傷財。
業務活動是直接對應價值創造的。數字化轉型是提高業務活動的效率、降低業務活動的成本的。新業務產生(發展)以后,數字化讓業務做得更好、成本更低,這就是價值所在。所以,先要有了業務,數字化才能創造價值。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所以,采用數字化技術的作用,往往在于降低業務轉型或發展的阻力,而不是增加動力。
修了高速會促進交通的發展。同樣,數字化技術用得好,也會促進業務的轉型。所以,業務轉型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應該是對立的統一。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業務創新往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兩者關系搞不好,就是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推動中就會遇到很多麻煩。
搞清了兩者的關系,可以明白做事的次序。“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我們和國外先進企業的出發點不同,盲從是要吃虧的。這就好比:學潛水之前,要先學會游泳。如果太著急,還沒有學會游泳就急著學潛水,就容易出問題。
數字化轉型有很多耀眼的案例。在這些案例中,往往是數字化轉型帶動業務的創新。淘寶、滴滴等就是典型。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些著名的案例往往存在“幸存者偏差”。特殊的成功往往是不具備一般性的,普通企業是學不來的。
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尤其要強調從業務創新和開拓開始,帶動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這才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lq6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55瀏覽量
62170 -
數字化設計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7116 -
數字化轉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5瀏覽量
9254
原文標題:數字化的作用:增加動力還是減少阻力?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IOT,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前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