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上海市電子學會SMT/MPT專委會會員大會暨第68屆CEIA中國電子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DEKRA德凱昆山實驗室技術總監陳彥奇先生受邀參加,并進行了主題為《電子組裝DFM可制造性設計案例分析》的演講。
信息技術產業是國家的先導性產業之一,電子元器件則是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隨著時代的進步,產品設計逐漸智能化,與此同時,電子組裝品質的提升也變得尤為重要。電子產品在各階段修復失效的成本是不同的,從設計階段的35美金、零件采購前的175美金至客戶端的690000美金等。
可制造性設計(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e),主要是用于研究產品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制造之間的關系,并把它應用于產品設計之中,以便融合整個制造系統。通過可制造性設計,制造商能夠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產品可制造性和工作效率。
電子組裝可制造性設計范圍有制造設計(DFF)、裝配設計(DFA)以及測試設計(DFT),具體涉及以下分工:
- 整機廠(提出產品需求與規格)
- 1級供應商(為整機廠提供產品設計、制造生產、運送與維修等全方案完整服務)
- 2級供應商(為1級供應商提供符合要求的印制板、主/被動元器件或電子組裝服務)
- 3級供應商(為2級供應商提供其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或服務如覆銅箔基板、油墨、敷型涂覆、芯片封裝、焊料、助焊劑等)
此外,陳彥奇先生還通過一系列電子組裝可制造性設計案例,例如:印制板導電陽極絲的風險控管、元器件選型中的潮濕敏感等級影響、組裝復合型風險控管等,展示了可制造性設計在電子組裝過程中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haq
-
DFM
+關注
關注
8文章
465瀏覽量
28408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25瀏覽量
766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