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從2012年Oculus Rift驚艷亮相以后,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便開始映入人們的眼簾,這等同于讓人類開啟了第二人生,同時也帶火了VR設備。在此后一段時間,AR、MR等設備開始進入市場中,這些XR設備似乎即將開啟人類文明新的篇章。如今,元宇宙概念大火,Facebook也更名為Meta,All in元宇宙,似乎元宇宙已經是確定的未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元宇宙是好是壞?我們距離元宇宙還有多遠?
所謂元宇宙,目前還處于比較初級的概念,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頭號玩家》中的綠洲就是元宇宙的預演,我們未來將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現實中身體僅維持最低的生理需求,社交、娛樂、工作等活動都在元宇宙中進行。
另一派則認為,當人工智能在智慧上超越人類后,我們便進入到了元宇宙時代。舉個例子,《黑客帝國》中的‘矩陣’便是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為人類制造的元宇宙。
不過對于元宇宙的理論,也有人表示了不同意見,如國內知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便表示,元宇宙將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次內卷,而內卷的封閉系統的熵值總歸是要趨于最大的。所以元宇宙最后就是引導人類走向死路一條。
這也不是劉慈欣第一次表示對元宇宙的擔憂,他還針對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的概念評論到,人類的未來要么是走向星際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虛擬世界中。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實現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這將是一場災難。
雖然如此,但元宇宙中廣闊的商機上不少企業進駐其中,畢竟在虛擬世界中,不僅可以和萬物互動,更有可能是享受到全方位沉浸式廣告的轟炸。
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提前布局,比如騰訊投資了Roblox(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游戲公司);字節跳動花費1億元投資了中國版的“Roblox”乾坤,同時收購了VR廠商Pico。
新華網此前曾評論,一項重要技術成果的成熟應用,離不開大量基礎設施的提前布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為互聯網技術的成熟鋪平了道路,元宇宙的完善同樣需要眾多技術環節的長期建設。
而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就是VR、AR、MR等XR設備,不過想要通過這些設備感受到如《頭號玩家》中的世界,還有一段不斷的距離。扎克伯格也表示,元宇宙概念過時落地還需要10-15年。
主要原因在于兩點,一個是主觀原因,設備目前在技術上很難做到超高清的畫質,不僅是內容的匱乏,同時對于頭顯設備的算力要求非常高,短期內硬件很難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而在元宇宙還需要進行多人交互,并且這是數以萬計乃至億計的交互數據,對于服務器的壓力以及頭顯設備的性能要求極高。
而多人交互也引出了第二個客觀原因,即海量計算所帶來的高渲染、低延時的問題,以及大量數據的傳輸問題。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目前5G的網絡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Gbps以上,時延均值也從4G的115毫秒降低到了4.9毫秒,能否承擔元宇宙的應用。
但據某AR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當前5G甚至不足以支撐普通AR應用的良好用戶體驗,其理論速率與實際速率是有區別的,實際用下來很難有好的體驗。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頭顯設備在線流暢觀看720P、1080P的視頻,但觀看2K、4K乃至8K的視頻,就很可能遇到卡頓的問題,卡頓本質就是傳輸速率不夠,這可能需要等到6G時代才能解決。
同時,在設備上,盡管如今推出的AR、VR、MR等頭顯設備,但都是盡可能向輕量化設計,畢竟如果太重,對于用戶而言會極大影響其使用體驗。
而輕量化設備必然會導致續航上做出妥協,如果在電池技術無法做出革命性突破的前提下,使用頭顯設備不插電接入元宇宙很難普及。這也是為何即便是在《頭號玩家》中,主角也只能在封閉的空間中連接電源進行使用。
當然,還有一種方式也能夠在不突破電池技術的情況下,為頭顯設備提供長期的續航,那就是隔空充電。通過遠距離無線充電的方式,來為設備進行供電。目前該技術仍然在研發階段,遠未到成熟時期。
元宇宙的理想很豐滿,但受限于技術的局限性,讓真正的元宇宙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可能看到成效。盡管如劉慈欣等人認為,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時代前就沉迷于元宇宙將非常危險,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元宇宙似乎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的產物。
好消息是,如今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當中,神舟十三號也在10月份發射,而元宇宙受限于技術,十年后才可能有成果出現。最后,盡管第二人生非常有吸引力,但我們的目標依然是星辰大海。
所謂元宇宙,目前還處于比較初級的概念,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頭號玩家》中的綠洲就是元宇宙的預演,我們未來將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現實中身體僅維持最低的生理需求,社交、娛樂、工作等活動都在元宇宙中進行。
另一派則認為,當人工智能在智慧上超越人類后,我們便進入到了元宇宙時代。舉個例子,《黑客帝國》中的‘矩陣’便是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為人類制造的元宇宙。
不過對于元宇宙的理論,也有人表示了不同意見,如國內知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便表示,元宇宙將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次內卷,而內卷的封閉系統的熵值總歸是要趨于最大的。所以元宇宙最后就是引導人類走向死路一條。
這也不是劉慈欣第一次表示對元宇宙的擔憂,他還針對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的概念評論到,人類的未來要么是走向星際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虛擬世界中。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實現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這將是一場災難。
雖然如此,但元宇宙中廣闊的商機上不少企業進駐其中,畢竟在虛擬世界中,不僅可以和萬物互動,更有可能是享受到全方位沉浸式廣告的轟炸。
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提前布局,比如騰訊投資了Roblox(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游戲公司);字節跳動花費1億元投資了中國版的“Roblox”乾坤,同時收購了VR廠商Pico。
新華網此前曾評論,一項重要技術成果的成熟應用,離不開大量基礎設施的提前布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為互聯網技術的成熟鋪平了道路,元宇宙的完善同樣需要眾多技術環節的長期建設。
而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就是VR、AR、MR等XR設備,不過想要通過這些設備感受到如《頭號玩家》中的世界,還有一段不斷的距離。扎克伯格也表示,元宇宙概念過時落地還需要10-15年。
主要原因在于兩點,一個是主觀原因,設備目前在技術上很難做到超高清的畫質,不僅是內容的匱乏,同時對于頭顯設備的算力要求非常高,短期內硬件很難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而在元宇宙還需要進行多人交互,并且這是數以萬計乃至億計的交互數據,對于服務器的壓力以及頭顯設備的性能要求極高。
而多人交互也引出了第二個客觀原因,即海量計算所帶來的高渲染、低延時的問題,以及大量數據的傳輸問題。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目前5G的網絡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Gbps以上,時延均值也從4G的115毫秒降低到了4.9毫秒,能否承擔元宇宙的應用。
但據某AR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當前5G甚至不足以支撐普通AR應用的良好用戶體驗,其理論速率與實際速率是有區別的,實際用下來很難有好的體驗。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頭顯設備在線流暢觀看720P、1080P的視頻,但觀看2K、4K乃至8K的視頻,就很可能遇到卡頓的問題,卡頓本質就是傳輸速率不夠,這可能需要等到6G時代才能解決。
同時,在設備上,盡管如今推出的AR、VR、MR等頭顯設備,但都是盡可能向輕量化設計,畢竟如果太重,對于用戶而言會極大影響其使用體驗。
而輕量化設備必然會導致續航上做出妥協,如果在電池技術無法做出革命性突破的前提下,使用頭顯設備不插電接入元宇宙很難普及。這也是為何即便是在《頭號玩家》中,主角也只能在封閉的空間中連接電源進行使用。
當然,還有一種方式也能夠在不突破電池技術的情況下,為頭顯設備提供長期的續航,那就是隔空充電。通過遠距離無線充電的方式,來為設備進行供電。目前該技術仍然在研發階段,遠未到成熟時期。
元宇宙的理想很豐滿,但受限于技術的局限性,讓真正的元宇宙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可能看到成效。盡管如劉慈欣等人認為,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時代前就沉迷于元宇宙將非常危險,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元宇宙似乎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的產物。
好消息是,如今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當中,神舟十三號也在10月份發射,而元宇宙受限于技術,十年后才可能有成果出現。最后,盡管第二人生非常有吸引力,但我們的目標依然是星辰大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108瀏覽量
170179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5瀏覽量
150790 -
元宇宙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396瀏覽量
115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新展來襲!《宇宙猜想·啟程》宇宙主題VR沉浸式體驗展在天津博物館震撼啟幕
11月30日,備受矚目的《宇宙猜想·啟程》——宇宙主題VR沉浸式體驗展正式落地天津博物館,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之旅。此次展覽巧妙融合了XR、空間定位等前沿技術,不僅展示了
維享時空榮獲2024中國元宇宙星級供應商
近期, 2024全國元宇宙1000優秀產品示范案例與星級供應商榜單暨征集成果匯編在全國元宇宙供需對接大會正式發布。
ALVA榮登2024年度元宇宙最具潛力投資價值關注榜單
近日,由中國虛擬現實技術與創新平臺(CVRVT)和《財經》新媒體共同發起的“2024年度元宇宙最具潛力投資價值關注榜單”(下以“榜單”簡稱)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鼓浪嶼元宇宙社區平臺正式上線
不同于傳統的APP應用,它采用了“云化”的方式,靈活搭載在全網各大流量入口,用戶無需下載特定應用,即可輕松訪問。在這個元宇宙中,用戶可以構建自己的數智形象,通過手機、PAD、PC、VR+可穿戴設備等多種方式進入,隨時隨地感
Meta削減元宇宙投入,應對經濟壓力
Meta公司,即原Facebook母公司,近期在元宇宙領域的投入策略發生了顯著變化。據The Information報道,Meta旗下的Reality Labs部門,負責VR、AR及元宇宙
摩爾線程亮相2024中國元宇宙大會
2024年7月13日-14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的2024中國元宇宙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大會期間舉行6場專題論壇,分別聚焦AIGC與數字人、人機交互與混合現實、AR/VR與光場顯示、具身智能與
聯想發布國內首個軟硬一體元宇宙平臺:聯想晨星元宇宙平臺
在科技浪潮翻涌的當下,元宇宙的概念正在逐漸從科幻走向現實。近日,在備受矚目的2024年上海MWC大會上,聯想集團憑借其前瞻性的科技視野和深厚的研發實力,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軟硬一體的元
工業元宇宙AI超級終端“派中心一體機”問世
6月21日,2024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論壇暨高碑店工業元宇宙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高碑店成功舉辦。大會全面展現了聯想新視界在人工智能+產業元宇宙領域的戰略布局和最新技術
數字孿生驅動工業元宇宙的深度變革
在當今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洪流中,工業元宇宙和數字孿生技術恰似熠熠生輝的星辰,逐漸揭開神秘面紗,成為引領商業領域變革的強大力量。元宇宙的范疇廣泛,涵蓋了沉浸式游戲、社交互動、零售體驗等多
工業元宇宙的技術體系有哪些
工業元宇宙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它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在一起,為工業生產和制造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以下是對工業元宇宙技術體系的詳細介紹: 虛擬現實技術
工業元宇宙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元宇宙這一概念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世界,它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相互融合,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互動、交流和創新的平臺。在工業領域,工
Meta終止Workplace應用,專注AI與元宇宙
Meta近日宣布,隨著公司戰略重心轉向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術的研發,其面向工作場所的應用程序Workplace將于2026年6月停止服務。盡管Workplace將不再面向外部客戶,但Meta表示將繼續將其用作內部留言板。
什么是元宇宙,AR/VR和它又是什么關系呢?
最近蘋果公司的Vision pro上市預售掀起了一波潮流,元宇宙的概念又火了。那么什么是元宇宙,AR/VR和它又是什么關系呢?
啟明信息攜元宇宙創新實踐亮相吉林省政府元宇宙專題沙龍活動
2024年3月8日,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舉辦的“搶抓元宇宙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專題沙龍活動在長春隆重召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