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據《12月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給秘書長的普通照會》(以下簡稱照會)中指出,美國公司SpaceX發射的星鏈衛星,在今年前后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對空間站內三位航天員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危險,為此,尚在建設階段的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實施了兩次“緊急避碰”。
兩次緊急避碰
照會中指出,第一次緊急避碰發生在2021年7月1日,星鏈-1095衛星與中國空間站發生近距離接近事件。屆時,星鏈-1095衛星降低至平均軌道高度382千米后,并保持在該軌道高度運行,而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的軌道高度正好在390千米左右。
第二次緊急避碰發生在2021年10月21日,另一顆衛星星鏈-2035與中國空間站發生近距離接近事件。該衛星并非維持在某一軌道高度,而是在連續軌道機動狀態,中國空間站對其機動策略未知,也無法評估具體的軌道誤差,所以為了規避風險又一次實施了緊急避碰。
為此中方根據“太空憲法”《外空條約》第五條發出通知,提醒并告知締約國和聯合國秘書長。且根據條約第六條原則規定,即便是SpaceX這樣的非政府部門進行的航天活動,也要由其所屬國家承擔國際責任。
“擦肩”的起因
要想了解這兩次事件的起因,我們必須先要了解變軌的概念。在運行階段,人造衛星、空間站和宇宙飛船等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往往都會出現變軌的情況,比如發射過程中的升軌、對接中的變軌或是提早規避太空垃圾的變軌等等,此外維持既定軌道高度的飛行器在運行一段時間后,也需要再度升軌。正因所以,380千米到400千米成了中國空間站需要注意的軌道范圍。
我們先來看第一次緊急避碰事件中的星鏈-1095衛星,該衛星已經于今年9月19日正式退役,上圖是該衛星的平均軌道高度圖。可以看出,星鏈-1095從五月到六月左右開始了退役降軌的過程,但在接近7月1日的前一段時間里,一直維持在380千米左右的高度,與照會中的說明一致。從其他的星鏈衛星退役降軌圖來看,這樣的維持時間并不規律,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空間站采取了預防性的緊急避碰。
第二次緊急避碰事件面對的則是發射成功后,仍在升軌階段的星鏈-2305衛星。由上圖可以看出,10月21日左右該衛星的軌道高度達到了386千米左右,接近再次發生。從星鏈衛星的軌道歷史來看,難以判斷該衛星接下來的升降軌策略,中國空間站再次緊急避碰。直到11月份,該衛星才達到550千米左右的既定軌道高度。
星鏈的“威脅”
如此看來,現在的星鏈已經對我國空間站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脅,要知道這還只是不到2000枚衛星的在軌狀態,就已經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里發生了兩次相關事件,而美國FCC已經批準的星鏈衛星數量達到12000枚,這些衛星的升空、退役乃至故障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威脅。
以SpaceX的說法,如此多的星鏈衛星是為了擴展其網絡容量和覆蓋范圍,更是聲稱星鏈已經具備自主避碰的設計。從今年星鏈衛星主動避開俄羅斯衛星碎片也可以看出,星鏈衛星確實具備這一能力。但由于其避碰策略未知,中國空間站在搭載航天員的情況下,必然需要提前實施避碰。
這種避碰對于飛行器本身的性能都是一種考驗,星鏈這種大小的衛星其實探測識別起來相當簡單,但像Swarm的SpaceBEE這種微型衛星識別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此外,緊急避碰對于飛行器的動力系統也是一種挑戰。盡管中國空間站不懼這些挑戰,但這些能規避的風險自然還是規避掉最好,這也是中方提交該照會的原因之一。
稍微可以讓人安心一點的就是在這12000枚衛星中,尚未發射的絕大多數星鏈衛星運行在非靜止軌道(NGSO)上,高度范圍為335千米到346千米。但考慮到這龐大的發射數量,難免不會對其他的太空活動造成影響。
其實不止是中國空間站,其他空間飛行器將來也有可能受到星鏈的威脅,不少人懷疑星鏈甚至會對美國自己的太空行動造成影響,但與他國的空間飛行器發生碰撞的話,就屬于國際事故了。
今年8月份,歐洲一研究機構通過分析Socrates衛星碰撞評估數據庫,得出SpaceX的星鏈衛星如今每周都會發生1600起小于1km的近距離接近事件,幾乎占據了每周總事件數的一半。這1600起接近事件中大部分發生在兩個星鏈衛星之間,除去這些事件之外,仍有500起星鏈衛星與其他空間飛行器發生的接近事件。該研究還指出,如果繼續任由星鏈衛星發展下去的話,SpaceX將包攬90%以上的接近事件。
愈發嚴峻的軌道形勢
盡管現在國際倡導的理念是太空是一種共享資源,但在特定的軌道范圍內,它依然是一種有限的資源。SpaceX的星鏈大量發射衛星其實是一種“搶地”行為,以商業活動對科研活動造成了干擾甚至威脅。
1967年生效的《外空條約》雖然在各締約國之間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但對于各國的商業發射活動仍是沒有太大制約的,甚至可以說是名存實亡的。隨著今年國外各大太空商業巨頭紛紛開始涉足太空,如果SpaceX之類的企業不做好與各個國家機構的及時有效溝通,在沒有強有力的管束下,太空科研的形勢或許會變得更加嚴峻。
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熱點文章閱讀
印度工廠開始試產iPhone 13,大陸“代工紅利”不在?警惕兩大優勢被削弱
意外!“海大宇”都沒來?這屆安博會,這些國產芯片“領跑”,擠爆全場!
“炮轟”純電車、執著“氫燃料”?豐田章男終究不敵時代洪流
華為汽車業務的終極目標,不會只是“中國的博世”
10萬部OPPO Find N搶光?8988元起的華為P50 Pcoket震撼發布,折疊屏手機市場狼煙四起!
原文標題:星鏈兩度與中國空間站危險擦肩,“太空垃圾”坐實?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46瀏覽量
67927 -
軌道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11116 -
空間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5瀏覽量
15318
原文標題:星鏈兩度與中國空間站危險擦肩,“太空垃圾”坐實?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叫板星鏈!AWS爆單,這家將破萬,國產衛星供應鏈穩了
T-Mobile與星鏈啟動大規模衛星連接測試
SpaceX 及 BlueOrigin 對 PCB 工程師的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