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自公眾號:工程師看海
如下圖所示,從信號源到傳輸線在到負載,一共有3個阻抗參數,一般而言信號源的阻抗是很小的,而負載的阻抗是非常大的,遠大于Z1,那么信號就會在源端和接收端直接來回反射,詳細的過程在以前《反射與反彈圖》文章中有過更詳細的介紹,當時提到過一個概念叫做“源端端接有效”,根據這個概念,不管是在源端還是在接受端,只要其中任意一端實現阻抗控制,那么就可以避免反射,由此引入今天的主題:端接電阻緩解阻抗突變,抑制反射。
有兩種端接方法最常見:
源端串聯電阻,即串聯端接,使源端阻抗與傳輸線阻抗匹配。
接收端并聯電阻,即并聯端接,是接收端阻抗與傳輸線匹配。
串聯端接
下圖是串聯端接的示意圖,在靠近源端串聯一個小電阻,信號是以半幅度經過Zr和傳輸線Z1到達接收端Z2,接收端Z2的阻抗非常大,信號會發生一次全反射,只是這種反射回到源端后由于Zr的存在,反射程度會被降低。如果沒有Zr的話,信號會在源端和接收端來回反射,Zr緩解了這個現象。
并聯端接
下圖是并聯端接的示意圖,在靠近接收端并聯一個電阻,信號到達接收端后,由于Zr=Z1,信號不發生反射,信號是以全幅度從源端出來經過傳輸線Z1到達接收端,反射程度會被降低。如果沒有Zr的話,信號會在源端和接收端來回反射,Zr緩解了這個現象。
串聯端接的特點是功耗低,不會給驅動端增加額外的直流負載,信號以半幅度傳播。
并聯端接的特點是會增加額外的功耗,信號以接近滿幅度傳播。
如果同學們理解了上面的介紹,那么就應該會有這樣的疑問:
為什么有的信號端串聯了一個小電阻,但是這個信號并不是高速信號?
這是因為由于走線具有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當走線比較糟糕時,寄生參數就大,容易引起RLC諧振,使得信號也有振鈴現象。
假如走線電容R=0.1Ω,走線寄生電感=100nH,寄生電容=100pF。諧振頻率大約是50Mhz。
放大藍色振鈴,波形可以看到振鈴的頻率就是50Mhz,
如果在線路上串聯一個33Ω電阻吸收震蕩,則震蕩就會小很多。所以從形式上看,諧振和阻抗不匹配都會引起振鈴現象,但原理還有一定差異,我們平時用示波器測紋波時,要減小探頭的環路電感,來減小振鈴就是這個道理。
感謝點贊、分享、在看,讓知識變得更簡單
限時免費掃碼進群,交流更多行業技術
推薦閱讀▼
電池、電源
硬件文章精選
-
串聯
+關注
關注
6文章
424瀏覽量
37718 -
電阻
+關注
關注
86文章
5561瀏覽量
172753 -
阻抗
+關注
關注
17文章
961瀏覽量
46270 -
信號處理
+關注
關注
48文章
1043瀏覽量
103407 -
信號完整性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417瀏覽量
956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