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在這屆冬奧會期間,多款虛擬數字人亮相,包括由百度智能云提供支持的央視新聞AI手語虛擬主播,騰旭3D手語數智人“聆語”,以及AI虛擬氣象主播“馮小殊”等,虛擬數字人也因此更多的被大眾知道。
事實上,AI虛擬數字人此前就已經在各個領域被應用,包括虛擬KOL、虛擬偶像、明星虛擬形象、虛擬模特、虛擬主播。
比如,虛擬VUP洛天依,她是國內最早的虛擬歌手,連續幾年登上央視;虛擬KOL翎Ling,中央電視臺推出的臺網互動少年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中的虛擬學員;明星虛擬形象干喵,天貓首位品牌代言人易烊千璽的虛擬人物。
還有此前很火的虛擬KOL,小紅書種草達人AYAYI;以及虛擬學生,高顏值學霸華智冰。
虛擬數字人被認為是元宇宙的一個產業方向,未來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相關研究機構此前做過規模預測,預計國內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將超過2700億元。
來自《量子位硬科技深度產業報告-虛擬數字人》
從產業鏈來看,虛擬數字人從上到下可以分為基礎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基礎層主要提供基礎軟硬件支撐,包括顯示設備、光學器件、傳感器、芯片等硬件,以及建模軟件、渲染引擎等軟件。
平臺層包括軟硬件系統、生產技術服務平臺、AI能力平臺,為虛擬數字人的制作及開發提供技術能力,比如騰訊、百度等。
應用層是指虛擬數字人技術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領域,形成行業應用解決方案,賦能行業領域,包括金融行業、醫療行業、游戲行業、廣電行業、教育行業。比如在金融行業,智能理財客服,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智能高效的個性化服務,優化完善服務流程等。
近日,由商湯基于其“AI數字人服務中臺”打造的數字客服,在寧波銀行上海分行上線,可提供從前端客戶接待到后端運營管理的全鏈條服務支持。
寧波銀行上海分行迎來001號數字人員工“小寧”
目前,數字人小寧可以回答超過550個常見業務問題,以及由此衍生的超過3000個相關業務問題;通過運營管理平臺的持續運營優化,每天還可以新增超過50個業務相關衍生問題。
AI虛擬數字人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不過也存在挑戰,這也是虛擬數字人還沒有走向規模化應用的原因,一是技術和應用之間存在巨大鴻溝,艾媒咨詢創始人CEO張毅此前談到,掌握技術的人,在應用能力方面很弱,而具有廣闊需求的企業,又不具備開發能力,兩者還需要更好的結合,才能克服困難,加快推進虛擬數字人普及。
另外還有一點,目前虛擬數字人的成本還很高,打造一個高精度、高保真的非特異性虛擬人,動則就需要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資金投入。不過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前不久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未來虛擬人的生產周期有望縮短到小時級別,降低生產成本,并且用AI驅動生成內容。
可見,未來AI虛擬數字人的規模落地有望逐步實現,另外,民生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馬天詣認為,相對而言,服務型虛擬人最為容易落地。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53 -
商湯科技
+關注
關注
8文章
518瀏覽量
36177 -
數字人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1瀏覽量
20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