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開始對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眾志成城、井然有序。
被緊急喊下暫停鍵的我們,待在家中,守望驅散陰霾的明天。
接受召喚義不容辭的醫護人員——“大白”們,如勇士一般,沖鋒陷陣。
不變的,是我們依然堅信,信念可抵春寒料峭。
變的,是我們選擇裝上更科學更高效的武器,抵擋疫情的“倒春寒”。
這些“武器”是我們科學戰疫的重要底氣,戰疫的我們不再孤獨。因為,我們的身邊多了一個得力助手,那就是——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始于工業生產而遠不止于此
協作機器人的誕生與發展從如今來看,有著很強烈的工業色彩:
無論傳統工業機器人性能如何提升,其安全性與靈活性的掣肘,在不斷地印證著一個答案:那就是機器人或許永遠無法完全替代人工。尤其是對于情況各異的工業零件和設備,傳統工業機器人只能“望而卻步”,企業不得不又再次轉向人工生產。
能夠實現人機協作生產,大幅提升生產線靈活性的協作機器人就這么誕生了,并且這些年來,協作機器人在3C、汽車、金屬加工、半導體和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受到了來自生產企業尋求智造轉型的青睞,行業發展規模多年來保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
但協作機器人真的只能干這些活嗎?答案是,協作機器人技術的未來一定不止是在一畝三分地的工廠里,而是在更廣闊的天地里,為人民服務。
人機協作,開啟未來的無限可能
如果認為協作機器人只能應用于工業生產,那它的價值毫無疑問是被大大低估了。協作機器人體積小巧、靈活性強。它能為實現機器與人共生性發展——“1+1>2”提供“最強輔助”: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與人一起攜手工作,為人分擔“不想做的,做不了的,不愿 做的”。
站在2022疫情“倒春寒”的當下,我們看見了“用機器人技術為人民服務”的真實存在,大族機器人聯合合作伙伴,推出了核酸檢測機器人以及無接觸配餐機器人,為我們走向戰疫最終勝利的未來,貢獻出強大的力量。
以無接觸配餐機器人為例,它為疫情之下不得不居住在隔離酒店內的人們送上了熱乎乎的盒飯:機器人采用激光SLAM導航的技術實現自主定位,自動避障,自主配餐,從而避免了人員接觸造成交叉感染。同層40盒鈑菜只需要約30分鐘就可以配送完成,還可一次管理兩層80個房間,1小時配送完成,用熱氣騰騰驅散疫情的冰涼。
隔離疫情,不隔離AI
只要在路上,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自2017年成立以來,大族機器人持續創新,不負使命。在加大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研發的同時,不斷拓展為人民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解決“卡脖子”問題、抗擊新冠疫情等重大課題上,交出了優秀的答卷。
用AI守護愛,協作機器人與你“戰”在一起,
陰霾終將散去,勝利就在前方。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80瀏覽量
237404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718瀏覽量
21276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96瀏覽量
2492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沿機器人:以協作機器人技術賦能汽車智能制造新時代

慧通測控的協作機器人有哪些測試項目?

工業機器人與協作機器人概念不同

盤點#機器人開發平臺
大族機器人正式更名為華沿機器人
大族機器人與長榮科深化智能制造領域合作
MiR推出MC600移動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TM25S:高效人機協作改變傳統作業方式

協作機器人要實現0.03mm路徑精度有多難
優傲機器人升級高負載協作機器人,助力客戶生產效率飛躍
協作機器人拽拖示教詳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