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www视频-在线观看操-欧美18在线-欧美1级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終端砍單,代工廠卻滿載,芯片產能都去哪了?

Hobby觀察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梁浩斌 ? 2022-04-11 07:20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 )最近終端砍單的消息頻頻傳出,有機構分析師聲稱,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在今年以來已經砍單高達1.7億臺,占原計劃出貨量的20%,其中70%以上訂單采用的是聯發科芯片。還有業界人士表示,由于今年市場需求減弱,消費電子終端芯片面臨30%的大幅砍單,而去年積極備貨的供應鏈以及終端廠商,如今都要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

按照正常邏輯,終端需求減弱,那么自然上游產能就會開始過剩,芯片降價也會隨之而來。然而,與很多人的認知有點割裂的是,一邊是終端砍單的消息,另一邊上游缺芯漲價的消息卻依然不斷。

就在上個月,ST又一次發布了漲價函,宣布2022第二季度上調所有產品線的價格,而距離ST上一次漲價,僅僅在去年第四季度。另外有消息人士透露,英飛凌、恩智浦、瑞薩等其他歐洲、日本的IDM大廠也將會上調芯片價格。隨后集創北方、富滿微電等也宣布4月開始對LED驅動產品進行提價5%-20%不等。

同時市調機構Susquehanna的數據也顯示,今年3月,全球芯片(統計數據包括電源管理ICMCU、存儲芯片等)交貨期繼續拉長至平均26.6周,相比2月增加2天,再創下歷史新高。所以,在終端需求似乎在減弱的時候,為什么上游芯片還是短缺漲價?芯片產能都去哪了?

需求真的在減弱嗎?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那么各種砍單消息,代表著需求真的在減弱嗎?

目前傳出的砍單消息,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端,包括智能手機、智能穿戴、PC等領域。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絕對稱得上是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因此蘋果砍單的消息在供應鏈中影響尤為巨大。

蘋果兩大產品線砍單

據Nikkei Asia的報告,由于銷量低于預期,蘋果計劃在2022第二季度將iPhone SE的訂單縮減200-300萬臺。iPhone SE是蘋果首款支持5G的“廉價”機型,剛剛在蘋果春季發布會上發布,開售僅一個月不到。上一代iPhone SE 2在2020年售出了驚人的2420萬臺,在iPhone SE 3發布之初,由于5G的加入,以及“廉價”屬性加持,市場上分析師預計今年SE 3出貨量會超越上一代,達到2500-3000萬臺。不過砍單消息出來之后,出貨量預期被大幅修正至1500-2000萬臺。

在iPhone SE之后,分析師郭明錤近期又透露蘋果已經砍掉2022第二第三季度超過30%的Airpods 3訂單。Nikkei Asia則表示2022蘋果將對Airpods產品線的產量下調超過1000萬副,原因是市場需求放緩,砍單以降低庫存。

當然有供應鏈相關廠商回應表示,并未收到蘋果砍單通知,但我們從國內最新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或許能從側面佐證砍單的合理性。

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下跌明顯

中國信通院在3月21日公布的《2022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中指出,今年2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86.4萬部,同比下降24.5%,相比于今年一月,下降幅度不減反增。今年1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302.2萬部,同比下降17.7%。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今年1-2月上市的新機型數量為59款,這個數字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7.2%。這意味著僅國內市場而言,消費者對于手機的消費欲望正在減弱,手機廠商也跟隨需求而降低了新機型的更新周期。

PC品牌砍單10%,下半年增長擔憂

同時,這種從消費者層面的需求減弱,影響的范圍會很廣泛,包括PC領域。近期包括聯想、惠普、華碩等一線PC品牌都在下調今年的訂單量,據經濟日報透露,訂單降幅超過10%。而戴爾因為B端銷售穩定,訂單變化不大,蘋果也保持穩定訂單。

不過砍單的影響,往往不會馬上體現出來。從全球最大的PC生產基地——聯想合肥工廠的情況來看,該工廠訂單依然充足,零部件還需要加緊籌備庫存。該工廠的消息人士表示,聯想在游戲等細分市場增長強勁,商用PC也看多全年出貨,目前還未有砍單和下調出貨量的計劃。確實從市場上看,聯想部分熱門機型,比如拯救者系列游戲筆記本依然存在搶購難的問題。

而PC代工廠仁寶依然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筆記本環比將會有高個位數的增長,甚至沖擊雙位數增長。但有一個關鍵點是,第二季度的產量往往是之前訂單的體現,如果降低全年訂單,對于代工廠的影響可能會到下半年才會體現出來。

進入2022年,疫情的反復以及俄烏戰爭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之下,終端消費需求下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盡管2020年疫情爆發后下半年的需求爆發導致很多上游廠商措手不及,但對于終端廠商而言,在看到了需求下滑的趨勢后,砍單只是常規市場行為。況且自今年1月以來,市場數據上看,確實能夠看到消費電子終端的需求在不斷減弱。

代工廠滿載,為何芯片還是缺


讓我們將目光放到上游,與下游紛紛傳來砍單消息形成鮮明差異的是,晶圓代工廠在3月產能滿載的同時,部分營收還創下歷史新高。在剛剛公布的3月財報中,聯電營收達到221.4億新臺幣,環比增長6.4%,同比增長超過33%,已經連續6個月創下營收歷史新高。而世界先進3月營收也首次突破50億元新臺幣,環比增長19.4%,同比增長41.42%。同時兩家中國臺灣的晶圓代工廠產能都保持著滿載的狀態。

為什么代工廠產能滿載,市場需求減弱的情況下依然缺芯?其實出現這種矛盾現象的原因,與多個因素有關。

交貨周期不能完全體現供需

我們看到一些市調機構的數據是,芯片交貨周期在持續延長,但實際上,交貨周期并不能完全體現出當前市場的供需情況。

早在2020年出現全球缺芯大潮時,芯片交期就已經被延長至半年至一年,而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芯片市場持續的供不應求現象,導致了下游恐慌性備貨、搶產能的情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當前晶圓代工廠的產能狀況,只能體現出半年甚至是一年前的訂單。

漲價不一定是因為缺貨

除此之外,一些芯片大廠漲價的消息,也很可能與產能關系不大。由于俄烏戰爭導致的國際油價暴漲,會直接影響到運輸、材料等成本提升,最終反映到芯片價格上。

汽車、工控需求增長不容忽視

另一方面,近期經常提到的包括手機、TWS、PC筆電等消費電子終端砍單現象,只能代表一部分的芯片需求。另一邊的汽車、工控等行業就是另一種景象,受限于芯片供應,福特、豐田等海外車企在2月、3月多次出現被迫停產,國內新勢力如小鵬、威馬等都在近期有過小規模缺芯的消息傳出。

汽車、工控是全球半導體近年最重要的增量市場之一,汽車芯片經過去年嚴重短缺之后,其實已經在逐步緩解供應問題。但畢竟汽車缺少任何一個關鍵芯片,都無法出廠,而目前在部分對于晶圓廠而言利潤較低的產品,比如電源信號模擬芯片,產能恢復會相對延后,所以結構性短缺還會在汽車芯片領域持續一段時間。

綜上所述,上游晶圓廠的產能并不能體現出同期真實需求,目前從需求上看消費電子終端確實出現疲軟,但與此同時汽車、工控等需求仍持續高漲,因此結構性短缺會是未來一年里芯片行業的主旋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8

    文章

    51434

    瀏覽量

    428827
  • mcu
    mcu
    +關注

    關注

    146

    文章

    17401

    瀏覽量

    353275
  • 存儲芯片
    +關注

    關注

    11

    文章

    906

    瀏覽量

    4336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飛利浦將旗下MEMS代工廠Xiver出售,該廠為ASML光刻機提供組件

    近日,飛利浦已將其位于荷蘭埃因霍溫的 MEMS 晶圓廠和代工廠出售給一個荷蘭投資者財團,交易金額不詳。該代工廠為 ASML 光刻機等公司提供產品,并已更名為 Xiver。 該 MEMS 代工廠已被
    的頭像 發表于 01-16 18:29 ?555次閱讀

    這家代工廠,盯上硅光芯片

    Racanelli 向《EE Times》表示,該公司抓住了支持人工智能熱潮的芯片需求浪潮。分析師表示,這家以色列芯片代工廠在生產可加快數據傳輸速度和節省電力的硅光子學和硅鍺方面領先于競爭對手
    的頭像 發表于 11-21 09:09 ?337次閱讀

    OLED拼接屏代工廠哪個靠譜?如何考量?

    進行拼接,并進行調試、測試、包裝等工藝流程,最終生產出符合客戶要求的OLED拼接屏產品的一種服務。這種服務通常由專業的OLED拼接屏代工廠家提供,他們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豐富的生產經驗和專業的技術團隊
    的頭像 發表于 11-01 11:14 ?279次閱讀
    OLED拼接屏<b class='flag-5'>代工廠</b>哪個靠譜?如何考量?

    IBM、富士通或投資Rapidus晶圓代工廠

    近日,傳出美國IBM與日本富士通正考慮投資日本官民合作設立的晶圓代工廠Rapidus。Rapidus的目標是在2027年量產2納米芯片,以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的頭像 發表于 10-09 16:54 ?502次閱讀

    晶圓出貨量增長!臺積電Q2營收飆漲,四大芯片代工廠財報有何亮點?

    下滑。 ? 依靠AI服務器、手機芯片等先進制程的訂單,臺積電第二季營收達到208.2億美元,是中芯國際的10.9倍,業績全面開花;中芯國際繼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之后,二季度營收再度保持對聯電和格
    的頭像 發表于 08-15 00:57 ?3626次閱讀
    晶圓出貨量增長!臺積電Q2營收飆漲,四大<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代工廠</b>財報有何亮點?

    新思科技針對主要代工廠提供豐富多樣的UCIe IP解決方案

    Multi-Die設計之所以成為可能,除了封裝技術的進步之外,用于Die-to-Die連接的通用芯粒互連技術(UCIe)標準也是一大關鍵。 通過混合搭配來自不同供應商,甚至基于不同代工廠工藝節點的多個芯片或小芯片
    的頭像 發表于 07-03 15:16 ?1085次閱讀

    半導體行業供需分化,晶圓代工產能激增引價格上漲

    變化不僅重塑半導體行業的市場格局,也推動了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的顯著提升。根據行業觀察,自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已經出現
    的頭像 發表于 06-19 11:15 ?392次閱讀
    半導體行業供需分化,晶圓<b class='flag-5'>代工</b><b class='flag-5'>產能</b>激增引價格上漲

    中芯國際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5月22日報告,中芯國際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顯著的飛躍,成功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僅次于行業巨頭臺積電和三星,市場份額達6%。這一成就標志著中芯國際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地位的提升。
    的頭像 發表于 05-27 14:15 ?704次閱讀

    SK海力士向中企出售無錫晶圓代工廠近50%股權

    半導體行業近日迎來重大消息,SK海力士系統IC決定將其無錫晶圓代工廠的部分股權出售給無錫產業發展集團公司。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SK海力士將出售其持有的無錫晶圓廠49.9%的股權,交易總額高達3.493億美元。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14:45 ?974次閱讀

    美國純MEMS代工廠RVM宣布新建12英寸MEMS晶圓代工產線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美國純MEMS代工廠Rogue Valley Microdevices(簡稱:RVM)近日宣布,其正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灣建設的第二座晶圓廠將具備12英寸MEMS晶圓代工能力。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09:10 ?985次閱讀

    2024年最新全球EMS代工廠50強(TOP 50)

    在科技產業中,EMS(ElectronicManufacturingServices,電子制造服務)代工廠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為全球各地的品牌商提供從設計到生產、組裝、測試到最終出貨的全方位
    的頭像 發表于 04-24 16:56 ?1w次閱讀
    2024年最新全球EMS<b class='flag-5'>代工廠</b>50強(TOP 50)

    臺灣代工廠加大支出,AI PC和服務器成主要驅動力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隨著AI服務器和AI PC這兩大AI相關商品大批量出貨,2024年為諸多電子代工廠創造不小的商機,尤其是市場占比較大的臺灣代工廠們,為此他們紛紛加大資本支出,用于AI
    的頭像 發表于 03-25 09:22 ?2955次閱讀
    臺灣<b class='flag-5'>代工廠</b>加大支出,AI PC和服務器成主要驅動力

    Intel Foundry:2030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制造代工廠

    英特爾為英特爾代工廠(Intel Foundry)的首次亮相舉行了名為Intel Direct Connect的開幕活動,英特爾在活動中全面討論其進入下一個十年的工藝技術路線圖,包括其14A前沿節點。
    的頭像 發表于 03-15 14:55 ?1199次閱讀

    Cadence與Intel代工廠合作通過EMIB封裝技術實現異構集成

    Cadence 與 Intel 代工廠合作開發并驗證一項集成的先進封裝流程。該流程能利用嵌入式多晶粒互連橋接(EMIB)技術來應對異構集成多芯粒架構不斷增長的復雜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3-11 11:48 ?894次閱讀

    和碩集團擬在印度設立PC代工廠,響應政策鼓勵本土制造

    當前,中國臺灣大型電子代工廠并未在印度設立PC產線,主要與該國的偉創力、本地廠商如Bhagwati、Dixon進行合作。此外,宏碁為爭取商業訂單,甚至已在印度租賃廠房自行生產桌面電腦,但若和碩能在當地設立PC代工廠,將成為中國臺灣 PC 行業的先行者。
    的頭像 發表于 02-26 09:40 ?939次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成人 | 鸥美三级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图片 |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牛牛 | 天堂网在线观看 |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 加勒比在线免费视频 | 2021天天操| 免费日韩一级片 | 香蕉色网 | 久草五月| 天堂最新版资源www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 国内外精品免费视频 | www.91插插插|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天天操夜操 | 操日韩美女 | 亚洲成在线 | 手机看片日本 | 综合网激情五月 | 天天爽天天爽天天片a久久网 | 日韩在线三级 | 三级在线免费 | 亚洲夜夜爱 | 四虎影院海外永久 | gogo亚洲肉体艺术100 | 日韩 ed2k|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啪啪|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 三级色图|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影视 | 亚洲爽视频 | 天天操天天草 | 五月天欧美 | 四虎www.| 欧美精品aaa久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