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通信傳輸,傳統的地面通信網絡受制于技術和經濟因素,只覆蓋了約20%的陸地面積,相比之下,擁有信號覆蓋面廣、容量大等優勢的衛星移動通訊,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字城市等領域中都將大有可為。
近日神州十三號返回,“太空出差三人組”成功降落,讓航天航空技術再次出現在大眾的熱議中。自2015年馬斯克提出星鏈計劃,衛星網絡通信技術就開始廣泛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近日尚未發布的iPhone 14,也被爆料將“率先支持衛星網絡連接”。2022年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列入“新基建” 范圍,這預示著未來衛星互聯網將成為基礎設施,從天邊走向身邊,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出行等領域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4月,我國智慧城市在建試點累計數量位居世界首位。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數據洞察,實現預測分析和城市管理。想要確保這臺精密的大型機器順暢運轉,就需要建立全方位視角的保障運營與維護,因此衛星通信也成為了最佳選擇。
近年來,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整體不斷改善,實際上也要歸功于衛星遙感影像。通過與大數據相結合,衛星遙感監測能夠實時感知城市變化,不僅能對山體滑坡、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做出預警,還能及時發現影響空氣質量以及導致地面揚塵的污染源,做到防患于未然,一舉解決城市環境頑疾。
讓智慧城市無死角
衛星通信不僅能提供天外監測視角,地上的配套設施也在不斷跟進。我國今年開始建設的新型基礎設施智慧燈桿,結合衛星通信技術后,在未來將化身一個個微型衛星基站,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智慧解決方案。
此外,衛星網絡可以大幅提升信號覆蓋范圍,讓我們在開闊環境中也能擁有如室內WiFi般流暢的網絡體驗;偶遇緊急狀況,智慧燈桿能讓手機、智能手表等設備直接接入衛星通信,即使身處偏遠郊外,也能做到應急聯網,真正實現無死角的網絡覆蓋。
讓衛星通信發光發熱的另一場景,便是智慧出行。告別傳統的地圖導航,隨著車聯網技術發展,衛星導航系統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現代城市道路中,路況復雜多變,傳統地圖很難及時做到數據同步,導致司機不時面臨交通堵塞、繞路、偏航等情況。通過智慧燈桿等微型基站,結合5G與物聯網技術,車路協同的空間網絡就能初步搭建。
屆時,汽車導航系統不再只是進行簡單定位,更能清楚感知前方路況的實時信息,甚至還能通過路邊基礎設施,與其他車輛進行交流。如果前方出現車禍或是需要急停的突發情況,車主能實時接收信息并作出規避反應,最大程度確保行程通暢。
讓智慧出行更暢通
更為重要的是,衛星網絡覆蓋范圍大、可靠性高,可以同時支持大范圍車路協同,并將路面信息實時上傳空間網絡。這樣的空間網絡才能為車機系統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真正做到“眼觀六路”,最終實現L4以上完全自動駕駛。
從最早的衛星地圖,到當下的車路協同網絡,再到未來的完全自動駕駛,衛星通信技術貫穿了智慧出行發展的每一步!
綠色發展已是全球共識,碳中和成為社會共同目標,如何在智慧省電的同時,改善生產效率和節約成本?不妨來聽聽@4/26大聯大友尚集團AI 大數據應用在線研討會,獎品多多,期待您的參與!
原文標題:【洞見芯趨勢】衛星遠在天外,而智慧應用近在身邊!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衛星通信
+關注
關注
12文章
730瀏覽量
38847 -
大聯大
+關注
關注
4文章
544瀏覽量
87870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9瀏覽量
97863
原文標題:【洞見芯趨勢】衛星遠在天外,而智慧應用近在身邊!
文章出處:【微信號:大聯大,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示波器在衛星通信測試中的應用
衛星通信系統電磁兼容管理系統
智慧交通在智能城市中的應用
是德頻譜分析儀在衛星通信測試中的重要性
![是德頻譜分析儀<b class='flag-5'>在</b><b class='flag-5'>衛星通信</b>測試<b class='flag-5'>中</b>的<b class='flag-5'>重要</b>性](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67/wKgZoWc8TH-AVQD0AABVL3bO58g89.jpeg)
智慧交通:科技保障出行安全
智慧物流包括什么內容?國產工控機在智慧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北斗短報文終端除了衛星通信,還能助力哪些行業應用?
![北斗短報文終端除了<b class='flag-5'>衛星通信</b>,還能助力哪些行業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47/wKgaomX85ceACr8GAAA0CnvmW7A76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