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開源硬件商DFRobot新推出一款檢測臭氧濃度的傳感器-Gravity: 臭氧傳感器。支持模擬量、I2C和UART三種輸出方式。

Gravity:臭氧傳感器的作用:
Gravity:臭氧傳感器的探頭已經經過出廠標定,可以快速、準確的測量環境中臭氧的濃度。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及環保領域進行臭氧的檢測。
Gravity:臭氧傳感器具有32個可修改的I2C地址,集成了溫度補償算法以及閾值報警功能,對Arduino、ESP32、樹莓派等主流的主控設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簡單易用的Gravity接口,配上DFRobot的樣例代碼,可迅速搭建出臭氧濃度檢測儀。
Gravity:臭氧傳感器工作原理:
探頭采用電化學原理,具有抗干擾能力強、穩定性高、靈敏度高等特點,使用壽命長達兩年。

Gravity:臭氧傳感器產品特性:
- 出廠標定,數據精確
- 高靈敏度、低功耗
- 優異的穩定性、抗干擾
- I2C、UART和模擬量三種輸出方式
- 使用壽命長
- 兼容3.3~5.5V主控器
- 32個可修改I2C地址
- 反接保護
- 溫度補償
- 閾值報警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2文章
52450瀏覽量
763073 -
工作原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77瀏覽量
381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凱米斯科技OZ-406-S 在線臭氧傳感器:精準監測,守護水質安全
在當今對水質要求日益嚴格的眾多行業里,無論是飲用水的凈化處理、污水的達標排放,還是工業過程水的精準控制,臭氧含量的監測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凱米斯科技推出的OZ-406-S在線臭氧傳感器,憑借其

干簧管傳感器屬于什么傳感器
干簧管傳感器,又稱磁簧開關傳感器或磁敏開關,是一種基于干簧管(Reed Switch)原理工作的傳感器。作為一種重要的磁傳感器,干簧管傳感器
閉環傳感器與開環傳感器的區別
傳感器作為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工業生產和控制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的作用是將被測物理量(如溫度、壓力、振動等)轉換為電信號或其他形式的信號,以便于工控計算機或
ZC1202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視覺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的作用
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視覺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在各自的應用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現代工業、汽車、醫療、安防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
在汽車 HMI 應用中使用霍爾效應傳感器和電感式傳感器應用說明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在汽車 HMI 應用中使用霍爾效應傳感器和電感式傳感器應用說明.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9-11 10:22
?0次下載

車載傳感器主要有哪些傳感器
主要的車載傳感器類型及描述: 速度傳感器 : 作用 :測量車輛的行駛速度。 類型 :包括車輪速度傳感器、GPS速度傳感器等。 應用 :用于A
主動式速度傳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在現代車輛技術中,主動式速度傳感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提供精確的車輪速度數據以支持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如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和牽引力控制系統方面。與被動式速度傳感器相比,主動式速度傳感器
解析臭氧傳感器:原理、構造與應用
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傳感器技術作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橋梁,正日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臭氧傳感器作為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一員,以其獨特的工作原理、精巧的構造、廣泛的應
人體紅外傳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人體紅外傳感器是一種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輻射來檢測人體存在的傳感器。它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如安全監控、智能照明、自動門禁等。以下是關于人體紅外傳感器的介紹: 人體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
風道風速傳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監測風道內風速 風道風速傳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實時監測風道內的風速,為風道的運行、控制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通過測量風速,可以了解風道的運行狀態,判斷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如風速過高或過低、風道堵塞等。 控制風道運行
水位溫度傳感器的作用和原理
水位溫度傳感器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水處理、環境監測、農業灌溉、工業控制等領域的傳感器。它能夠實時監測水體的水位和溫度,為相關領域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本文將詳細介紹水位溫度傳感器的作用、原理
傳感器在控制系統中有什么作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工業自動化的快速發展,傳感器在控制系統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傳感器作為一種能夠檢測和感知環境信息的裝置,在控制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文將從傳感器的基本定義、工作
位移傳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位移傳感器有幾種
將詳細介紹位移傳感器的作用、類型、工作原理、應用領域以及發展趨勢。 一、位移傳感器的作用 實現精確控制:位移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物體的位移變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