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瀏覽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話題《FAE有什么發展前景嗎?》,被瀏覽次數接近九萬次。
我總結了一下題主的提問:FAE是否遠離技術了?未來是否有發展前景?
FAE是英文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現場應用工程師的簡稱。很多人一聽到FAE,第一印象就是個做技術支持的,不是研發,感覺學不到啥技術,沒啥前途。
但其實這是很多人對FAE這個崗位的誤解、偏見。
其實不然,芯片公司的FAE和一般的硬件產品公司技術支持有很大的不同,一個硬件產品說明書一般就幾頁,一個MCU的datasheet少則也得有幾百頁,而且還是全英文的,僅從這點你就能感受到兩者的不同。
FAE是否遠離技術了?
FAE是介于客戶研發部和自己公司研發部之間的橋梁,他們比客戶的工程師要更懂技術,但是沒有自己公司的研發工程師懂。自己公司的研發工程師雖然技術很厲害,但是畢竟遠離產品使用第一線,有時候是閉門造車,就不如FAE懂客戶具體使用場景了。 FAE的工作職責一般包括三部分內容:
提供技術支持,解答疑問;
解決客戶產品開發過程中的bug(自己解決或者協調內部研發解決);
開發客制化的需求(自己開發或者協調內部研發開發)。
一般客戶遇到技術問題,就直接找FAE過來支援,FAE先排查是不是自己公司產品的問題,很多時候并不是產品的問題,而是愚蠢的客戶自己不按規范瞎搞,這時候就要培訓一下客戶。如果真是產品有問題,能搞定自己當場搞定,搞不定的回來找自己公司的研發部處理,所以FAE也不需要是技術高手,只要懂個大概,判斷問題出在哪里就行了。
幾乎全世界所有的芯片公司都有數量龐大的FAE團隊,但可能名字有些許差別。比如高通、英偉達的叫CE(Customer Engineer),TI的叫AE(Application Engineer),聯發科和很多臺系芯片廠也大多叫AE,大陸的芯片廠商基本叫FAE或者技術支持。這里除了TI的AE需要背銷售業績之外,其他廠的FAE屬于技術部門,不需要背銷售業績。
因為你的芯片要推給客戶,而芯片這么高精尖的產品,并不是你隨隨便便看個說明書就會用的。
而且,因為芯片這個領域技術門檻實在太高,封裝程度太高,客戶都是拿來主義,但是具體的技術細節是不清楚的,遇到問題自己一點沒辦法沒有,只能求助原廠的FAE。所以,只要是芯片公司,FAE團隊是必不可少的。
芯片的應用情況千般萬化,原廠一開始也無法預測每個客戶到底是怎么應用的,只能先做出公版的驅動,客戶用的時候如果出現bug,由FAE反饋回來,然后再來優化。像小米、VIVO、OPPO、三星、蘋果等大廠如果使用用高通的芯片,高通一定是會派專人現場進行支持并優化的。而山寨機就算也用高通的芯片,但得不到原廠支持,就會有很多bug。
FAE工程師可以做哪些經驗積累?
知乎答主@藍寶王 表示FAE工程師的技術雖然比不上芯片公司研發,但一定比終端公司的“研發”強。
1.相對于終端客戶的研發工程師,芯片原廠的FAE能接觸到更多的核心技術。
以手機上的指紋模塊或者藍牙模塊為例,手機廠的人只能接觸到Android和Linux的這層的開源代碼,核心的部分都被芯片廠so庫封裝起來了。而芯片廠的FAE可以看到so庫的代碼,還可以看到芯片內部的firmware代碼。另外,手機廠作為甲方,有些需求明明可以自己做的,也會依賴于芯片廠去實現。還有,新技術也由芯片廠推動研發的,FAE也是率先接觸,然后再推給手機廠的工程師,比如藍牙5.0,超聲波指紋識別。
2.相對于芯片公司內部的研發工程師,FAE的技術領域和知識面更廣。
在芯片公司內部,研發往往都是負責一塊很細的領域,不可否認他們在這個細分領域是專家,但超出自己領域的技術就不懂。以藍牙為例,有專門負責藍牙音頻A2DP協議的,有專門負責低功耗BLE協議的,有專門負責藍牙通話SCO協議的。而作為一個藍牙FAE,基本上這些協議全部都要接觸,因為在客戶端,基本什么問題會報,什么問題都要處理。而如果向一個A2DP研發請教關于BLE協議的問題,大概率是回答不了。據說華為廠有研發五年內一直在搞I2C協議,個人覺得這個也太窄了。
3. FAE能積累更豐富的經驗
經驗這東西,真的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也不是多看幾本書就能學到的,全靠實戰點點滴滴積累。有些問題,你沒遇到過就是沒遇到過,不管你再天資聰穎,學富五車,哈佛耶魯全球TOP10渣碩畢業也沒用。FAE支持眾多客戶,眾多項目,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什么客戶都有,你的客戶會報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增加你的見識,豐富你的經驗。這就跟醫生治病一樣,經驗越豐富,醫術越高。
4. FAE能積累更豐富的人脈
跟研發天天待在辦公室不出門,不直接接觸客戶不同,FAE需要接觸不同的客戶,經常出去出差,拓展更大的圈子,或許哪天改變你命運的機會就來了。另外,FAE也更容易創業。
所以,從職業生涯的角度來看,一個當過原廠FAE的人去終端產品廠一般會很吃香。君不見,oppo/vivo有多少工程師來自MTK。
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以上種種付出的代價就是犧牲技術的深度。在有限的生命內,技術的深度和廣度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有深度沒廣度在職業選擇時未必見得有多好。
很多人,尤其是應屆生找工作的時候,十分頑固地一定要做研發,一看到技術支持就打退堂鼓。其實,研發也要區分是哪里的研發,技術支持也要區分是哪里的技術支持。單從技術角度來說,芯片原廠FAE的技術能雖然弱于芯片原廠的研發,但肯定要強于終端公司的研發。
FAE未來如何發展?
知乎答主@史蒂芬 表示,根據他觀察,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在各大半導體公司反復橫跳,雖然具備芯片制造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數,但是全世界IC設計的公司(fabless無晶圓廠)成千上萬,FAE就算是一年跳一次槽這輩子也跳不完。別一提芯片就只知道英特爾和高通,還有德州儀器、美光、博通、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安華高、飛思卡爾等等巨擘,就更別提每年新涌現的無數IC設計創業公司,如AerNos,AIStorm、Nuvia、OnScale、Wiliot等等。
總之,FAE們的選擇太多,薪水普遍很高,根本不擔心找不到工作,40多歲依然還在做FAE的也不少,這是常態,舉幾個例子。
第二個方向是轉去做銷售。因為FAE和客戶接觸很多,溝通能力也非常強,轉去做銷售沒有任何問題。這一行的銷售都是大客戶銷售,并不需要應酬和潛規則客戶,只要和客戶溝通報價、交期和合同的事情即可,做起來也不難,壓力也不大,收入要比FAE高很多,屬于錢多事少的崗位。
第三個方向是轉去做產品經理。由于常年在第一線和客戶的實際應用打交道,最能聽見客戶的聲音,最知道客戶最想要什么,對市場需求是最了解的,積累一定的經驗做產品經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審核編輯 :李倩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72瀏覽量
68652 -
fae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8574
原文標題:研發轉至FAE(現場應用工程師),是否遠離技術了?有前途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a6560e9c41d7,微信公眾號:硬件筆記本】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