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022開放原子全球開源峰會數據庫分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論壇以“數字經濟時代的開源數據庫創新”為主題,圍繞數據庫前沿技術、數據庫開源生態建設、數據庫應用實踐等方面開展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促進數字經濟產業快速發展。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副秘書長馮冠霖
馮冠霖出席分論壇并致辭:開源事業的發展來之不易,既需要全社會的支持,繼續繁榮開源生態;又需要各方遵守開源規則、弘揚開源文化,促進開源事業可持續發展。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作為中國首個開源基金會,是開源項目的重要推動者與組織者,一直以來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則,系統性打造開源開放框架,搭建國際開源社區,提升行業協作效率,賦能千行百業,為全球開源產業的繁榮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倪光南就中國開源基礎軟件產業發展發表主旨演講。倪光南指出,中國目前已經是開源大國,中國開源開發者的數量及其貢獻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中國在開源社區的角色已經經歷了從使用者到參與者,再到貢獻者的發展階段,在全球開源生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的開源項目也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一些擁抱開源的企業逐漸進入了世界開源領跑者的行列。期待能有更多的中國數據庫企業,積極擁抱開源,加入開源生態,培育更多的優秀開源項目,借助開源的力量打造優秀的數據庫產品,為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和全人類的信息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周傲英
周傲英以《數據賦能:從數據庫到數據中臺》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數據就是新能源,能夠把人類從工業文明帶到數字時代,也是生產的第五要素,是新基建的核心。數據庫是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打通數據孤島,構建統一數據平臺的需求,在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十分迫切,從而誕生了數據中臺。與此同時,開放的互聯網為封閉的數據庫帶來新機遇。未來數據系統、分布式數據庫、并行數據庫、高可用數據庫、實時數據庫都將被重新定義。他還提到,云原生數據庫和數據中臺的根本目的是使數據庫技術和數據技術大眾化,讓基礎設施更容易掌控。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信創團隊張志強
張志強分析了中國數據庫行業發展趨勢。他認為,海量數據給存儲帶來挑戰,數據庫則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當前,全球數據庫管理系統市場持續增長,2021年該市場的收入接近800億美元。國產數據庫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正在呈現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新局面,國產開源數據庫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但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產品能力,跟國外主流公司和產品還有不小的差距,在政策體系、產品能力提升、關鍵技術攻關、服務體系建立等問題亟待解決,數據庫產業化戰略、人才、生態、知識產權保護與競爭等問題依舊嚴峻。他提出,追趕領先者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比如形成合力集中攻關,培養、吸引人才投身基礎軟件,抓住數據庫技術的前瞻成果創新,找到關鍵場景進行產品驗證等。
平凱星辰合伙人余夢杰
余夢杰圍繞全球化和云計算趨勢下的開源生態構建展開分享,他指出,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開源和云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開源擁有開放的全球生態,敏捷的技術創新與更快的產品迭代速度,有利于讓企業保持技術領先。云的蓬勃發展則加速了企業數字化的進程,二者的結合會迸發更多創新的勢能。平凱星辰從成立之初就將開源作為公司核心戰略,推動全方位開源,以此實現長期的資源投入,并將產品研發體系建立在開源體系和開源社區基礎上。TiDB 企業用戶在使用開源項目的同時,也以貢獻者的身份參與共建, 當前,平安科技、天翼云等企業正在基于上游 TiDB 社區開放的技術生態,與 TiDB 一起成長完善、 實現產品能力打磨。余夢杰表示,開源和云已經成為推動 TiDB 產品持續發展的兩大引擎,TiDB 提供的新一代云原生數據庫解決方案,采用了領先的 HTAP 架構,支持用戶在云上的數據庫中同時運行關鍵業務交易和實時分析任務,充分享受云的彈性優勢和業務連續性保障,賦予企業數據敏捷性,以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諸多挑戰。
阿里云數據庫架構與數據方案負責人、阿里云數據庫開源負責人王遠(驚玄)
王遠(驚玄)從開源項目 PolarDB 的角度出發,論述如何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云原生數據庫開源社區。據了解,PolarDB 是基于K8S 的云原生數據庫,目前有 PolarDB-x、PolarDB for PG 兩個產品。王遠透露,阿里云的開源策略主要有四點:一是要與現有生態比如 PG、MySQL、Redis 兼容;二是百分之百開放,即開源的數據庫要與阿里云的數據庫完全一致;三是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團隊,引領社區決策;四是以身作則,反哺社區,打造開源共建文化。
騰訊云數據庫解決方案總監霍俊路
霍俊路講解了 TDSQL 如何助力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他表示,一方面,當前金融行業傳統技術架構遇到瓶頸,性能無法滿足業務爆發式增長的處理需求;另一方面,以手機銀行、網上理財、互聯網保險等為代表的金融業務創新快速發展,推動新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力度發生深層次變革。TDSQL 是在微眾銀行的業務需求中磨練出來的國產數據庫,在硬件層面全面采用x86服務器,取代大型機、小型機,硬件成本僅為傳統架構的五分之一,實實在在地為客戶降本增效,同時,TDSQL 基于分布式,性能可擴展,極大地提升了并發性能的上限,可以滿足未來幾年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交易量的突發式增長。此外,它實現了數據庫層面的同城雙活高可用架構,當出現機房級災難時備用機房能夠快速接管所有業務,保證業務連續性。
軟通動力助理副總裁孫洪軍
孫洪軍圍繞國產開源高性能數據算力技術實踐展開分享。他說,高性能計算必然來自于創新計算體系。軟件改變不了硬件的計算性能,但軟件可以設計一些高效(低復雜度)算法,降低計算規模,從而提升計算性能。基于離散數據集理論的開源 SPL 就是一個能夠提升計算性能的計算引擎。以復雜計算 ETL 為例,傳統 SQL 寫法要 400 行代碼,計算運行完成需要花費 52 分鐘,而 SPL 寫法不會超過50行,只需要6分鐘,提升近9倍。
浪潮云溪數據庫副總經理王小虎
王小虎以《浪潮分布式數據庫的技術探索與實踐》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數據基礎設施層面臨的三大問題:分庫分表提高了業務研發復雜性,數據量大分析性能不足,數據同步到分析平臺實時性較差,擴展性差,可靠性不足,運維成本高。對此,浪潮不斷朝著分布式云原生數據庫、工業互聯網等方向發力,助推數字化技術發展。
在平凱星辰副總裁劉松的主持下,華創資本管理合伙人吳海燕、IDC中國研究經理王楠、SphereEx 聯合創始人 & CTO潘娟圍繞“打造開源的數據生態支撐產業數字化浪潮”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本次 2022 開放原子全球開源峰會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聯合承辦。整個峰會將為期 3 天,并設置了開幕式及主論壇、十余個分論壇及相關活動,精心籌備了「開源長廊」線下體驗區、基金會捐贈人授牌儀式、“年度開源貢獻之星”頒獎儀式等豐富活動,以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姿態,匯聚全球開源參與者,共同探索開源生態發展路徑,共筑開源事業美好未來,促進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歡迎廣大開發者與開源軟件愛好者關注本次峰會更多精彩內容。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848瀏覽量
646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