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美國通過了一項“芯片法案”,有消息稱,美國總統拜登將在當地時間8月9日正式簽署這一法案。與此同時,美國國會佩洛西會見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并在隨后趕往韓國,意圖推動該項“芯片法案”。
美國的“芯片法案”
對于美國的芯片法案,電子發燒友網此前已經有多次關注,那么這個所謂的芯片法案到底是什么?目前,該法案的名字為“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plus,Chips and Science act),前身為2020年所提出的“無盡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s Act)。
這項法案在最初被提出時,還是比較積極的,主要是鼓勵美國自身發展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機及尖端制造等產業。不過隨著中美關系的緊張,這項法案逐漸開始變了味,朝著限制中國發展的道路狂奔。
此前包括禁止美國政府設備使用TikTok,禁止政府部門采購中國無人機等讓人略有耳聞的案例,都是這項法案發展歷程的一部分。
同時,美國這項法案中還為相關企業提供了527億美元(約合3560億人民幣)的政府補貼以及價值240億美元(約合1621億人民幣)稅收抵減。對企業進行補貼幾乎成為扶持產業的一種必要手段,但美國的這項芯片法案顯然沒有那么簡單。
該法案附加了一項重要的條件,一旦領取了美國補貼,便不能在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特定國家,擴大或建設某些先進半導體工廠。規定時間為領取補貼后的10年,而所謂的先進指比28nm制程更高的芯片。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國的這項法案就是限制這些半導體制造商在中國的投資建設。不僅如此,為了進行持續的打壓,該法案還規定,美國商務部長可以與國防部長及國家情報局長進行協調,根據行業意見來定期更新受此禁令約束的技術。
除了限制先進芯片產線以外,就在前不久,美國甚至開始對華擬禁售128層以上閃存設備,其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態度昭然若揭。而佩洛西此次來到亞洲竄訪,除了為其本人撈取政治資本以外,另外還帶著的重要目的便是向相關企業推廣這套美國“芯片法案”。
臺積電的曖昧與尹錫悅避見
在竄訪中國臺灣期間,佩洛西的一個重要行程便是約見當前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8月3日,佩洛西便在酒店中與劉德音進行視頻會面,不過對于具體的情況,臺積電官方表示“不會回應”。
雖然此次具體內容無從得知,但大概率仍然與美國的芯片法案密切相關。
臺積電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一座價值120億美元的5nm制程晶圓廠,預計將在2024年投產。不過有趣的是,此前臺積電方面一直表示,由于很難招滿合適的員工,因此該工廠的開工時間一推再推。
此外,在8月1日,劉德音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沒有人能夠武力控制臺積電,因為臺積電芯片工廠的供應鏈精密且復雜,如果雙方爆發沖突,則會導致美國、歐洲乃至日本停止向臺積電供應原材料。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臺積電將陷入無法運營的狀態,對大陸的芯片供應也將中斷。
同時,劉德音還表示,中國大陸市場對臺積電非常重要,臺積電并不排斥和中國大陸進行合作。不過在最后,劉德音話鋒一轉,表示希望能夠得到美國的理解,讓美國不要將臺積電當作為一個“靠近中國大陸”的企業。顯然,臺積電還是希望能夠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
相比于臺積電的曖昧,韓國則表現得更直接一些。竄訪中國臺灣地區以后,佩洛西直赴韓國,但讓人意外的是,韓國方面僅派出國會議長進行會談,連外長都沒有參與。
至于韓國總統尹錫悅,則表示當前正處于休假中,與佩洛西訪韓行程重疊,因此并未安排雙方會晤,也未安排佩洛西和總統辦公室其他官員會面。
佩洛西在韓國的冷遇,也表明了韓國目前暫時不想站隊的態度。一方面在于中國此前已經強烈反對韓國、美國、日本及中國臺灣共同參與的“芯片四方聯盟”(Chip4),同時韓國出口芯片超過60%進入了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韓國企業在中國也有大量投資。如三星在中國西安的存儲芯片業務已累計投資約260億美元,據相關數據,西安工廠占三星全球NAND閃存產能的43%,占全球總產能的15%。
SK海力士也在無錫創立了一座DRAM內存芯片工廠,不過由于受到美國方面的阻撓,導致SK海力士無法在該工廠使用ASML公司的EUV光刻機進行生產,以至于前段時間還有傳言稱SK海力士將把韓國境內的EUV光刻機搬到無錫工廠中來,幫助其進行技術升級。
此外,韓國在半導體零部件分立器件、內存芯片、金屬材料及二極管等產品上對華進口依賴度在40%以上。
即便三星當前已經表示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投了170億美元,新建一座晶圓代工廠,SK海力士也在不久前表示將在美國投資220億美元的半導體、電動汽車電池和綠色技術,包括新的先進芯片封裝廠。
但想要他們直接放棄中國市場,無疑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佩洛西想要一舉將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半導體大廠綁上美國的戰車,不是那么容易。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20瀏覽量
44121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919瀏覽量
2382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全球芯片大廠加碼“中國制造”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據外媒報道,包括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多家全球性芯片大廠都公開表示,期望能夠與中國買家建立更密切的聯系,因此不少企業開始將生產環節放到中國本土,來更好地服務
多半導體企業回應美關稅影響 影響不大、總體可控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對半導體影響有多大?我們看看一些上市企業是怎么回復的。 多家上市企業相繼發布公告,從美國出口占比、全球供應鏈布局、客戶結構等維度回應關稅政策的影響,并表示因
臺積電獲15億美元美國芯片法案補貼
近日,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透露,其已于2024年四季度成功獲得了美國政府提供的15億美元芯片法案補貼款。這一消息由臺積電首席財務官黃仁昭在接受美國
美國芯片法案或被取消!
國內半導體制造基地并確保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這些計劃與《通貨膨脹削減法案》 (IRA) 一起為《歐洲 CHIPS 法案》和《關鍵原材料法案》
美國拜登政府公布先進半導體出口限制,英偉達和中國商務部回應!
美國拜登政府1月13日公布了用于人工智能(AI)的先進半導體相關的出口管制修訂案。將針對東南亞和中東地區,在設置“數量限制”的同時建立可便捷出口的機制。目的在于掌握先進半導體在海外的流通和庫存數據
【「大話芯片制造」閱讀體驗】+ 半導體工廠建設要求
關聯,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開始。我沒有去過芯片制造工廠,因此首先閱讀了“漫游半導體工廠“一章,想知道一個芯片制造工廠與電子產品生產工廠有何區別。
此前就聽說芯片制造廠是用水用電大戶
發表于 12-29 17:52
汽車大廠半導體戰略部門解散
現代汽車解散半導體戰略集團的決定震驚了行業,這一部門曾被賦予推進汽車芯片自主開發的重任,卻在成立僅兩年后宣告解散,表明了其在戰略執行過程中面臨的諸多挑戰。 據悉,現代汽車在2022年成立半導體研究

半導體企業回應美國出口管制 多家A股公司談實體清單影響
日前,美國又一次以國家安全為借口,進一步加大了對我國半導體出口的限制措施。將136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并對24種半導體制造設備、3種軟件工具和HBM芯片出口增加限制。比如北方華
中汽協回應半導體行業風波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聲 建議謹慎采購美國芯片
日前,美國又一次以國家安全為借口,進一步加大了對我國半導體出口的限制措施。在此背景下,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聲;對于采購美國企業
美國“芯片法案”新補貼計劃,敲定!
來源:廈門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 近日,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將向芯片巨頭臺積電提供高達 66 億美元的直接資金,以幫助其在美國境內建設多家工廠,并在唐納德·特朗普政府入主白宮之前完成這筆交易
美國政府加速推進芯片法案補貼協議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緊鑼密鼓地與各大芯片制造商進行洽談,力求在拜登總統任期結束前,敲定與英特爾、三星電子等公司簽署的芯片法案相關協議。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地位,他相應的會有一個很強的“反彈”。
1985年,日本第一次登頂成為全球芯片霸主之后,1986年,美國發動了第一次美日半導體戰爭,后面我會講為什么叫第一次。
后來,簽訂了美日半導體國
發表于 11-04 12:00
Amkor獲美國4億美元補貼,加速亞利桑那州半導體廠建設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封裝測試服務提供商Amkor于近日宣布,已正式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簽署了旨在接收《芯片和科學法案》激勵資金的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