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云服務作為目前市面上利潤最大的市場之一,已然成了不少互聯網巨頭公司的主要業務,而云服務供應商中穩坐頭號交椅的,自然是亞馬遜的AWS。作為占據全球市場近三分之一,在中國市場僅次于阿里云的公共云平臺,亞馬遜的云業務成了它最賺錢的業務,甚至在其零售業務開始虧損時,也依然在一己之力撐起亞馬遜的利潤率。
亞馬遜的AWS業務之所以能收獲這樣的成功,同樣離不開硬件。云服務市場初期的競爭很簡單,由于硬件用的都是英特爾、AMD這些廠商的服務器產品線,所以差距不大,只能靠虛擬化技術之類的軟件架構以及更高的性價比來吸引客戶。但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云服務廠商們也紛紛開始自研芯片,亞馬遜、谷歌還有阿里巴巴都是如此。
一次成功的收購
對于云服務的基石實例來說,虛擬化是至關重要的。亞馬遜此前用到的都是Xen這一開源虛擬化技術,隨后在發現Xen在硬件虛擬化上的一些限制之后,亞馬遜開始轉向另一個開源虛擬化技術KVM。
但也正是這一轉變讓他們有了重大發現,那就是盡管英特爾和AMD的服務器CPU在虛擬化上越來越成熟,但KVM能與ASIC緊密結合在一起反而能發揮出更大的優勢。為此,他們決定發展自己的芯片設計業務。
2015年,亞馬遜以未公開的金額收購了一家來自以色列的初創芯片公司Annapurna Labs,而這時的Annapurna Labs甚至沒有任何公開的產品,但亞馬遜很明顯看中了他們在服務器芯片上的開發實力。果不其然,2015年起,帶有Annapurna Labs標志的ASIC芯片開始出現在Project Nitro中,只不過大部分ASIC芯片都只是作為網絡/存儲卸載卡,上,每個實例的硬件主體大部分還是英特爾的x86 CPU。
2018年,第一代AWS Graviton面世,作為亞馬遜自研的ARM服務器CPU方案,基于該處理器的實例在使用成本上要低于基于x86的方案,收獲了不少用戶的同時,也擴展了ARM的云端開發生態。這之后公布的第二代與第三代AWS Graviton,都為通用工作復雜提供了更高的性價比。
之所以有這么快的迭代速度,與亞馬遜以IP為導向的設計路線有關。以AWS Graviton2和Graviton3為例,這兩者分別運用了ARM Neoverse N1和Neoverse V1的方案,并不需要亞馬遜像Ampere Computing這樣的服務器芯片廠商一樣,開始考慮自研ARM IP。
AI/ML帶來的新一波熱潮
提供通用計算托管平臺的亞馬遜也沒有止步于此,他們看上了新的市場,那就是AI/ML。作為“新電力”的人工智能正在為各個行業帶去新的生機,但所需的算力也成了轉型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最初大家指望用CPU來解決AI算力的問題,然而面對全新的計算方式,CPU很快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要去做GPU需要的技術積累可不少,市面上也只有英偉達的GPU在AI/ML上打出了名號,所以亞馬遜和許多AI芯片初創公司一樣,還是打算從ASIC上出發,推出了Inferentia和Trainium這兩款推理和訓練芯片。
不過Inferentia和Trainium與Graviton的定位是一樣的,亞馬遜并不指望從性能上打敗如日中天的GPU,而是希望提供一個成本更低延遲更低并支持更多算法的方案,繼續發揮云服務在即用即付這一高性價比商業模式上的優勢。
與此同時,亞馬遜作為全球市占比第一的云服務廠商,單靠自己的硬件是沒法實現這樣的地位的,所以無論是英偉達的GPU還是英特爾Habana Labs的AI加速器,亞馬遜也都有合作部署。
即便Inferentia和Trainium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和功耗優勢,但要想打破當下以GPU主導的AI/ML生態,還面臨著不少挑戰,英偉達的CUDA已經打造了一個相當龐大的開發社區,要想讓開發者遷移到ASIC硬件上,還有龐大的移植工作需要完成。這也是為何亞馬遜的Annapurna Labs部門目前開放的100多個職位中,硬件開發的其實只有10多位,余下的大部分還是軟件開發崗,大部分AI芯片初創公司也在面臨著這類困境,并非獨此一家。
結語
在大部分服務器CPU、AI/ML加速器初創公司眼中,直接把硬件賣給各大數據中心和互聯網公司并不是唯一的銷售途徑,能傍上亞馬遜、谷歌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大腿不僅能盈利,還能提高自己產品的普及程度。
這也是為何Ampere Computing的Altra處理器開始陸續出現在Azure、谷歌云和阿里云等平臺上,云服務平臺自研芯片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方案,但他們的客戶還在猛增階段,只靠閉門造車肯定是沒法擴大市場份額的,擁抱更大的硬件生態才能實現共贏。
亞馬遜的AWS業務之所以能收獲這樣的成功,同樣離不開硬件。云服務市場初期的競爭很簡單,由于硬件用的都是英特爾、AMD這些廠商的服務器產品線,所以差距不大,只能靠虛擬化技術之類的軟件架構以及更高的性價比來吸引客戶。但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云服務廠商們也紛紛開始自研芯片,亞馬遜、谷歌還有阿里巴巴都是如此。
一次成功的收購
對于云服務的基石實例來說,虛擬化是至關重要的。亞馬遜此前用到的都是Xen這一開源虛擬化技術,隨后在發現Xen在硬件虛擬化上的一些限制之后,亞馬遜開始轉向另一個開源虛擬化技術KVM。
但也正是這一轉變讓他們有了重大發現,那就是盡管英特爾和AMD的服務器CPU在虛擬化上越來越成熟,但KVM能與ASIC緊密結合在一起反而能發揮出更大的優勢。為此,他們決定發展自己的芯片設計業務。
2015年,亞馬遜以未公開的金額收購了一家來自以色列的初創芯片公司Annapurna Labs,而這時的Annapurna Labs甚至沒有任何公開的產品,但亞馬遜很明顯看中了他們在服務器芯片上的開發實力。果不其然,2015年起,帶有Annapurna Labs標志的ASIC芯片開始出現在Project Nitro中,只不過大部分ASIC芯片都只是作為網絡/存儲卸載卡,上,每個實例的硬件主體大部分還是英特爾的x86 CPU。
2018年,第一代AWS Graviton面世,作為亞馬遜自研的ARM服務器CPU方案,基于該處理器的實例在使用成本上要低于基于x86的方案,收獲了不少用戶的同時,也擴展了ARM的云端開發生態。這之后公布的第二代與第三代AWS Graviton,都為通用工作復雜提供了更高的性價比。
之所以有這么快的迭代速度,與亞馬遜以IP為導向的設計路線有關。以AWS Graviton2和Graviton3為例,這兩者分別運用了ARM Neoverse N1和Neoverse V1的方案,并不需要亞馬遜像Ampere Computing這樣的服務器芯片廠商一樣,開始考慮自研ARM IP。
AI/ML帶來的新一波熱潮
提供通用計算托管平臺的亞馬遜也沒有止步于此,他們看上了新的市場,那就是AI/ML。作為“新電力”的人工智能正在為各個行業帶去新的生機,但所需的算力也成了轉型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最初大家指望用CPU來解決AI算力的問題,然而面對全新的計算方式,CPU很快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要去做GPU需要的技術積累可不少,市面上也只有英偉達的GPU在AI/ML上打出了名號,所以亞馬遜和許多AI芯片初創公司一樣,還是打算從ASIC上出發,推出了Inferentia和Trainium這兩款推理和訓練芯片。
不過Inferentia和Trainium與Graviton的定位是一樣的,亞馬遜并不指望從性能上打敗如日中天的GPU,而是希望提供一個成本更低延遲更低并支持更多算法的方案,繼續發揮云服務在即用即付這一高性價比商業模式上的優勢。
與此同時,亞馬遜作為全球市占比第一的云服務廠商,單靠自己的硬件是沒法實現這樣的地位的,所以無論是英偉達的GPU還是英特爾Habana Labs的AI加速器,亞馬遜也都有合作部署。
即便Inferentia和Trainium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和功耗優勢,但要想打破當下以GPU主導的AI/ML生態,還面臨著不少挑戰,英偉達的CUDA已經打造了一個相當龐大的開發社區,要想讓開發者遷移到ASIC硬件上,還有龐大的移植工作需要完成。這也是為何亞馬遜的Annapurna Labs部門目前開放的100多個職位中,硬件開發的其實只有10多位,余下的大部分還是軟件開發崗,大部分AI芯片初創公司也在面臨著這類困境,并非獨此一家。
結語
在大部分服務器CPU、AI/ML加速器初創公司眼中,直接把硬件賣給各大數據中心和互聯網公司并不是唯一的銷售途徑,能傍上亞馬遜、谷歌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大腿不僅能盈利,還能提高自己產品的普及程度。
這也是為何Ampere Computing的Altra處理器開始陸續出現在Azure、谷歌云和阿里云等平臺上,云服務平臺自研芯片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方案,但他們的客戶還在猛增階段,只靠閉門造車肯定是沒法擴大市場份額的,擁抱更大的硬件生態才能實現共贏。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20瀏覽量
440942 -
亞馬遜
+關注
關注
8文章
2696瀏覽量
846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亞馬遜云科技Marketplace(中國區)正式支持專業服務產品
北京 ——2025 年 2 月 28 日 亞馬遜云科技宣布,由西云數據運營的亞馬遜云科技Marketplace(中國區)正式支持專業
發表于 02-28 13:42
?184次閱讀
聚云科技榮獲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認證
助力企業加速生成式AI應用落地 北京2025年2月14日?/美通社/ -- 云管理服務提供商聚云科技獲得亞馬遜
中軟國際榮獲鴻蒙生態開發服務商卓越獎
、高校和培訓機構聯動建立的人才培養體系,展望鴻蒙生態將為行業帶來的商業新機遇與價值新藍海。本次會議上,中軟國際獲頒「2024年度鴻蒙生態開發服務商卓越獎」,中軟國際教育獲頒「2024年度HarmoryOS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充分體現了華為對公司
Testin云測榮獲華為開發者聯盟生態市場服務商認證
近日,Testin云測憑借在移動應用測試領域的創新實力和深厚底蘊,為純血鴻蒙APP發版上架貢獻質量保證方案,榮獲華為開發者聯盟生態市場服務商認證。

Grab選定亞馬遜云科技為首選云服務商
近日,在亞馬遜云科技2024年re:Invent全球大會上,一項重大合作宣布出爐。東南亞領先的超級應用程序Grab與亞馬遜
PingCAP攜手亞馬遜云科技,加速全球業務拓展
近日,在2024年亞馬遜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會上,一項重要合作得以宣布:數據庫即服務(DBaaS)產品TiDB Cloud的領先開
PingCAP選擇亞馬遜云科技為首選云服務商 加速全球業務拓展
北京2024年12月18日 /美通社/ -- 亞馬遜云科技在2024 re:Invent全球大會上宣布,數據庫即服務(DBaaS)產品TiDB Cloud的開發
亞馬遜轉向Trainium芯片,全力投入AI模型訓練
近日,亞馬遜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決定停止Inferentia AI芯片的開發,轉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Trainium芯片的研發上,以此
亞馬遜云科技宣布Amazon Trainium2實例正式可用
30-40% 全新?Amazon EC2 Trn2 UltraServers采用NeuronLink超速互連技術,將四個Trn2服務器連接成一個大型服務器,能夠在

如何選擇展廳中控系統服務商?這幾點很重要
在數字化時代,互動多媒體技術在展館展廳中的應用越發廣泛,展廳中控系統已成為展廳設備和播放控制的重要工具。選擇一個優秀的展廳中控系統服務商,對于確保展廳展覽和數字展項的高效、穩定運行至關重要。以下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