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92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國國產高端傳感器龍頭企業南京高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高華科技”),成功過會!意味著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又一次迎來一家國產傳感器巨頭登陸股票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高華科技從今年6月30日提交上交所審核,到昨日過會,僅用了144天時間,速度不可謂不快。
高華科技本次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32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預計募集資金6.34億元,主要用于高華生產檢測中心建設項目、高華研發能力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11月21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92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國國產高端傳感器龍頭企業南京高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高華科技”),成功過會! 高華科技是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傳感器企業,以研制高可靠MEMS類傳感器、慣性測量單元(IMU)、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系統工程為主導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高華科技擁有江蘇省高性能MEMS慣性傳感器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MEMS傳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市MEMS智能裝置傳感技術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微米納米加工技術國家級實驗室共建傳感器技術聯合實驗室,是中國寶武戰略合作伙伴,中國電子學會會員單位,中國敏感器件協會理事單位,鐵道機車與動車理事會理事單位等。
審議會議上,上市委現場問詢問題為:請發行人代表結合 MEMS 技術應用、高性能傳感器、傳感器網絡系統的市場規模和競爭態勢,以及發行人目前的業務特征、核心技術、自主核心器件研發和民品市場的開拓情況等,說明發行人在未來業務拓展方面的競爭優勢。
高華科技主營業務為高可靠性傳感器及傳感器網絡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為各類壓力、加速度、溫濕度、位移等傳感器,以及通過軟件算法將上述傳感器集成為傳感器網絡系統。依托高可靠性傳感器產品的自主創新優勢,公司核心產品具有可靠性高、一致性好、集成度高的特點,較早得到航天客戶的關注,成功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的項目配套,并逐漸被應用于其他各高可靠領域。 李維平、單磊、佘德群合計持有公司股份58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58.23%,三人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 報告期內,高華科技營業收入為1.30億元、1.56億元、2.26億元和1.32億元;凈利潤為2069.89萬元、3521.44萬元、7001.35萬元和3856.57萬元。
選擇上市的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高華科技本次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32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預計募集資金6.34億元,主要用于高華生產檢測中心建設項目、高華研發能力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一、軍用貢獻主要毛利,毛利率超同業10pct報告期內,高華科技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7.71%、58.01%、60.77%、62.50%,公司憑借產品品質和技術優勢,報告期內銷售規模不斷提升,主營業務毛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其中主要毛利由高可靠性傳感器業務所致。
其中軍用傳感器較工業傳感器又有著毛利更高的特點,而高華科技在軍用傳感器的領域中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目前公司已在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中作出突出貢獻,并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逐步成為國內軍用傳感器龍頭企業。
在軍用傳感器的優勢加持之下,報告期內高華科技相較于同行業公司毛利率均高于行業均值10個百分點左右。其中2022年中期行業均值為41.25%,而高華科技達到了61.75%。二、MEMS傳感器千億市場帶來市場紅利近年來我國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市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根據賽迪顧問統計,2020年我國MEMS行業規模達736.70億元,增長速度為23.2%,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未來有望繼續以2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
在MEMS領域,高華科技已具備了MEMS傳感芯片自主設計的能力,同時具備了MEMS傳感器系統級的封測能力。目前,高華科技在研的MEMS芯片為壓力敏感芯片,按技術原理可分為擴散硅原理和SOI原理兩大類,高華科技透露,“擴散硅原理MEMS芯片已定型,正在進行小批量試制;SOI原理MEMS芯片正在進行初樣驗證,并準備小批量試制。研發進展總體較為順利。”隨著研發和生產工作的不斷推進,高華科技自主設計的MEMS芯片有望在2022年底開始逐步實現量產。
在當下MEMS市場紅利的支持之下,高華科技自研MEMS芯片有望能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李維平、單磊、佘德群合計持有公司股份5,8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58.23%;三人皆為高華有限的創始人,且為高華有限所有創始股東中至今僅存的股東,其余創始股東均已于10年前先后轉讓股權并離開公司;自報告期初以來,李維平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單磊擔任董事,佘德群擔任董事、副總經理,三人均擔任公司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并實際控制公司;上述三人在公司的生產經營及重大事項決策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認定上述三人為公司的共同。
此前,南京高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華科技”)已經完成數億元戰略融資,由國投創合投資。該輪融資用于支持企業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研制及新市場拓展。 高華科技成立于2000年2月,是以研發高可靠MEMS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系統工程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批量化研制工業級壓力、加速度、溫度、濕度、位移、轉速、熱流等各類傳感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關鍵芯片自主研發,高質量完成了航空航天、高鐵動車、礦山礦井、船舶、工程機械等重大工程所需傳感器的研制和批量配套任務。 高華科技曾獲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建設有功單位,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其產品在多個領域實現“零的突破”,成為“國產首臺(套)”,并實現“量產配套”。 高華科技建有兩萬多平方米的研發及制造基地,已通過ISO9001、IRIS認證、CCS型式認證、MA礦用安全標志等行業產品認證。 其設備智能運維平臺利用智能感知、物聯網、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聚焦鋼鐵、化工、煤炭等行業的關鍵設備,通過對現場設備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實現實時檢測、故障診斷和預測性維護;通過對設備數字化建模,構建適合現場應用的智能預警體系;利用智能診斷模型、專家人工診斷等多種方式在線提供診斷結論,并結合可視化技術展示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助力工廠降本增效。 經過20年的探索和發展,高華科技攻克了傳感器芯片設計封裝、補償技術、系統組裝、傳感器測試標定、大容量無線實時網絡傳輸、復雜應用環境適應性等核心技術。 高華科技不僅先后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研課題,還與北京大學微米納米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傳感器技術聯合實驗室,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分會理事單位、鐵道機車與動車理事會理事單位。 高華科技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風險: 一、研發成果未達到預期及技術升級迭代的風險 高可靠性傳感器及傳感器網絡系統屬于技術含量較高的知識產權密集型領域,具有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的特征。公司需要持續對現有產品升級更新、對新產品進行開發,均需保持較高強度研發投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預計未來將繼續保持較高比例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6.57%、13.16%、11.91%。 傳感器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下游客戶需求變化快,技術的升級迭代可能導致原有市場和技術局面發生重大變化,企業需要及時推出適應客戶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以跟上客戶需求變化的節奏,進而保持公司產品及服務的競爭優勢,鞏固市場地位。 在公司研發投入占比較高的情況下,如果出現公司研發的新產品或對現有產品升級效果不及預期、研發出的產品無法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或與競爭對手產品相比處于劣勢、技術升級迭代速度和成果未達到預期水平、某項新技術的應用導致公司現有技術被替代,公司將面臨研發投入難以收回的風險,導致公司行業地位和市場競爭力下降,進而影響后續進一步研發投入,對公司業績和經營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二、市場競爭風險 傳感器產業技術變革較快,產品應用不斷擴展,全球行業巨頭正在深度整合,行業競爭格局不斷變化,競爭態勢不斷加劇。隨著政策鼓勵與扶持,國內也涌入大量企業參與各類傳感器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對于軍用傳感器,公司將在現有市場中面臨國家科研院所、國企下屬科研單位的競爭,由于軍用傳感器應用領域的特殊性,公司主要在新品開發和供應安全上投入資源,避免在存量市場中進行惡性競爭;對于工業傳感器,隨著公司在工業互聯領域的積極布局,公司將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中面臨充分的市場競爭和挑戰。如公司不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的行業地位,將可能導致市場占有率下滑和利潤率水平降低。 三、毛利率波動風險 報告期內,發行人業務規模擴張較快,導致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動。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7.71%、58.01%、60.77%,公司憑借產品品質和技術優勢,報告期內銷售規模不斷提升,主營業務毛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如果未來市場競爭加劇、國家政策調整或者公司產品未能契合市場需求,產品售價及原材料采購價格發生不利變化,則公司毛利率存在波動的風險。 四、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合計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95%、69.92%、74.71%,下游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由于發行人主要客戶包括A集團、B集團、C集團、D集團、中車集團等央企集團,集團客戶下屬多家子公司向發行人采購,導致集團合并口徑交易金額較大。集團各下屬子公司采購履行獨立的決策程序,不屬于集團集中采購,因此不存在對單一客戶嚴重依賴的情況。 公司與主要客戶形成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按照行業慣例,通常主要客戶的供應商更換流程復雜且可能性較低。目前公司積極研發,一方面滿足現有客戶的新產品需求,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新客戶、開拓新市場以減少客戶集中度高導致的潛在不利影響。未來隨著公司客戶數量的不斷增加,預計客戶集中度將有所下降。如果公司在新業務領域開拓、新產品研發等方面進展不順利,或現有客戶需求大幅下降、采購策略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則較高的客戶集中度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五、應收賬款余額增加導致的壞賬風險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公司應收賬款規模不斷增加。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8,109.92萬元、10,966.09萬元、15,341.13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3.40%、28.79%、23.46%。公司下游客戶主要為大型央企集團,信用狀況良好。 公司已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對應收賬款計提了充分的壞賬準備,但公司應收賬款規模隨營業收入增長而增加,如果宏觀經濟形勢惡化或者客戶自身發生重大經營困難,公司將面臨應收賬款回收困難的風險。 六、存貨跌價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7,058.81萬元、8,857.08萬元、12,880.04萬元,占當期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0.37%、23.25%、19.70%。公司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等構成。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按照存貨跌價計提政策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司存貨金額較高,一方面對公司流動資金占用較大,導致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另一方面如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可能出現存貨跌價減值的風險。
審核編輯黃昊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