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IGBT 和 MOSFET結構比較
為了理解IGBT進入退飽和的過程機理,我們有必要簡單比較下MOSFET和IGBT結構上的區別:簡單來看,IGBT在MOSFET的基本結構上增加了一個P+層提供空穴載流子,這樣可以和漏極N+區域的電子在基區N-進行電導調制,從而降低IGBT在大電流條件下的導通壓降。 IGBT通過其FET結構控制在基區的載流子(電子和空穴),從而控制IGBT的導通和關斷。
圖1-1 MOSFET結構圖
圖1-2 IGBT 結構圖
1.2 IGBT 和 MOSFET 在對飽和區的定義差別
這里有一個概念需要稍稍澄清下,MOSFET和IGBT關于“飽和區”的定義有一定的差異,其實也可以認為是單載流子器件和雙載流子器件的差異。
如圖1-3, MOSFET的區域定義:①正向阻斷區(也稱為截止區,夾斷區); ②恒流區(也稱飽和區、有源區、線性放大區); ③歐姆區(也稱為可變電阻區、非飽和區); ④雪崩擊穿區; ⑤反向導通區
如圖1-4, IGBT的區域定義:①正向阻斷區(截止區); ②有源區(線性放大區); ③飽和區; ④雪崩擊穿區; ⑤反向阻斷區
對于飽和區的定義,兩種器件的有一定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兩種器件的載流子類型和導電方式的不同。 MOSFET作為單載流子器件,參與導電的為電子; IGBT電子和空穴都參與了導電,分為電子電流和空穴電流。
MOSFET 在區域③,電流溝道完全導通,電流受外圍電路控制,未能到達飽和狀態; 隨著電流的增加,VDS電壓也增加,VDS>VGE-VGE(th),溝道被“預夾斷”,MOSFET進入區域②,源極N+無法提供更多的電子,IDS電流電流達到飽和狀態。
IGBT 飽和區的定義和BJT類似,在區域③,ICE電流不受門級信號的控制(類似于BJT集電極電流不受基極電流控制),由外圍電路阻抗決定; 隨著電流的增加,進入區域②以后,IGBT的門級能夠控制去N-區域復合的電子,從而控制ICE電流,稱為線性區。
從特性曲線上看,在一定的門級電壓條件下,ICE電流上升到一定大小,出現了明顯的“拐點”,該拐點即是IGBT的退飽和點; 在拐點左側IGBT進入“飽和區”,在拐點右側IGBT進入“線性區”,IGBT由飽和區進入線性區,我們稱為“退飽和”。
圖1-3 MOSFET 特性曲線
圖1-4 IGBT 特性曲線
1.3 IGBT 退飽和過程和保護
退飽和的半導體機理可以簡單等效為MOSFET部分的門級的“預夾斷”。 如圖1-5所示,隨著電流的增加,MOSFET的導電溝道關閉,導電通道阻抗迅速增加,IGBT進入退飽和,VCE電壓迅速增加。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預夾斷”并不等同于溝道關閉。 在預夾斷之前,溝道內的載流子不受門級的控制,外圍電路對集電極電流ICE起到控制作用。 當門極電壓Vge≥Vge(th),且Vce>Vge-Vge(th)時,進入退飽和區域以后,此時流入到N-基區的電子電流In受到門極電壓的控制,進而限制了IGBT內部PNP晶體管的基極電流,最終空穴電流Ip也受到限制,因此該區域的IGBT集電極電流Ic會進入“線性區”。
進入“線性區”后,IGBT的Vce電壓迅速上升,利用該特性,可以設計退飽和檢測電路。 如圖1-6所示,當VCE電壓迅速升高二極管Ddesat截止,DESAT電壓被充電到閾值電壓,從而觸發驅動芯片對IGBT進行關斷。
圖 1-5 IGBT等效電路
圖 1-6 DESAT檢測電路
2、電感短路和直通短路
2.1 短路類型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IGBT的負載往往是感性負載。 隨著短路電感大小的不同,IGBT的短路波形也會存在明顯的區別。 如果短路回路中電感很小,那么母線電壓VDC直接加到IGBT兩端,我們稱為“一類短路”。 如圖2-1,IGBT不存在一個導通過程,直接進入退飽和狀態。
如果短路回路中存在一定感值的電感,那么母線電壓壓降會落在電感兩端,電流呈現一定斜率的線性規律增加,到達一定的值后IGBT進入退飽和,這時候才會將電感上的電壓“搶”到IGBT兩端。 如圖2-2,可以說電感上的電壓比較“軟”,很容易就被IGBT搶過來。
圖2-1 IGBT的一類短路波形
圖2-2 IGBT的二類短路波形
2.2 橋臂直通短路
一般我們在實施一類短路測試的時候,通常會在對管(陪測管)并聯“粗短銅排”。 一方面,短路掉對管,排除對管開關動作對被測管的影響,更能準確的評估測試管的特性; 另外一方面,可以利用對管的二極管進行續流,防止測試過程中反壓導致測試管的擊穿。
在實際應用中,橋臂直通短路通常是在兩個管子都開啟了DESAT保護功能進行的。 橋臂直通(忽略回路電感),上下管的IGBT具有相同的電流,如果上下管IGBT特性一致,兩個管子應該將各自承受一半的母線電壓。
對于模塊封裝形式的IGBT,由于內部Layout的關系,很難做到上下管的對稱封裝結構。 以HPDriver 為例(圖2-3),紅色為上管電流路徑,綠色為下管電流路徑。 由于存在三個IGBT Chip并聯,下管電流的等效電阻要大于上管電流的等效電阻。 因此在上下管晶圓上存在分壓不均的問題,下管的分壓要大于上管。 如果在相同的DESAT電路參數條件下,下管始終優先觸發保護。
如圖2-4,下橋IGBT保持開啟,斷開驅動互鎖信號,上橋實施短路。 VCE電壓在短路器件始終未能抬升,這部分電壓被下管IGBT“搶走”了,并且很快下管進入DESAT保護,限制短路電流的進一步增加(即使這時候還沒有到上管觸發DESAT保護),而上管的DESAT觸發信號就比下管慢了很多。
從這個角度看,雙保險的DESAT保護能夠快速對短路進行響應,對橋臂直通短路的保護是有利的。
圖 2-3 HPD IGBT內部
圖2-4 上橋直通短路波形
-
MOSFET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7259瀏覽量
214410 -
電感
+關注
關注
54文章
6153瀏覽量
102730 -
IGBT
+關注
關注
1269文章
3842瀏覽量
250206 -
FET
+關注
關注
3文章
637瀏覽量
63159 -
飽和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80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