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經過超過十年的發展,觸控產業進入穩定成熟期,在手機、PC、汽車導航儀等需求的帶動下,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資料顯示,在2022年,全球觸控IC市場規模約為84億美元,預計到了2030年將達到25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5%。在中國市場,預計觸控IC的市場規模到了2030年將達到43億美元。
根據終端應用市場分類,觸控IC可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車載顯示、可穿戴設備等。其中,可穿戴設備市場近年來增長最為明顯的細分市場之一。目前,已有多家上游觸控IC廠商布局該市場,包括集創北方、芯海科技、貝特萊等。
電子發燒友網了解到,集創北方已經推出多款可穿戴,例如ICNT8918。這是一款OLED穿戴觸控芯片,集創北方介紹,在功耗方面,ICNT8918待機功耗僅為40μA。在封裝方面,采用的是晶圓級(WLCSP)封裝,能夠讓體積更小,并且高度集成外圍器件,采用8TX*8RX設計,通道適配更靈活,能夠應用≤2.2"的穿戴設備上。
另一家國內廠商貝特萊也推出了多款智能穿戴觸控芯片,該公司占據智能穿戴行業方案商市場三成的市占率,其觸控芯片包括BL6133、BL6133U,最大支持2.8寸,分別用在聯想智能手表,米兔兒童智能手表U1上。
貝特萊的觸控芯片應用
圖:電子發燒友網攝
貝特萊的觸控芯片采用自電容和互電容兩種技術,前者的優點是成本低、功耗小,但是觸摸精度低,后者的優勢是能夠實現多點觸控,觸摸精度高,相反的功耗和成本會比較高。根據介紹,貝特萊的觸控芯片能夠在低功耗和睡眠模式中智能切換,當檢測到佩戴者使用頻率較低時會切入到低功耗模式,功耗約為30μA -50μA,睡眠模式的功耗更是低至5μA-10μA。
為了提升防水性能,又不降低觸控精度,貝特萊還推出了自互一體的解決方案,利用了自容技術的高抗水性和互電容的精準控制,整體提高了觸控芯片的性能,還能做到50m生活防水。
此外,貝特萊相關負責人對電子發燒友網表示,為了提高智能手表的觸控精準度,貝特萊還自研高性能算法,保證了邊緣觸摸效果,提高使用體驗。
小結:
觸控芯片在消費電子廠商的帶動下不斷迭代,從當前可穿戴設備對技術的需求來看,對觸控IC的需求主要是低功耗、小型化、高精度等。隨著運動手表市場的起量,觸控IC也需要增加防水的功能。此外,由于柔性屏的使用,曲面的設計讓智能手表邊緣的觸控不是很靈敏,因此還需要通過算法提高觸控IC的精準度。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6117瀏覽量
179174 -
智能穿戴
+關注
關注
3文章
451瀏覽量
402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超10億美元MEMS麥克風市場!國產芯片不斷突破信噪比,AI成為發展驅動力

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至7050億美元
2025年TGV玻璃基板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7411億美元

江波龍發布超小尺寸eMMC,助力AI智能穿戴設備空間優化
軟銀或向OpenAI投資高達250億美元
江波龍推出7.2mm超小尺寸eMMC,拓展AI智能穿戴的物理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