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m命令:刪除文件/目錄
功能: 在 linux中創建文件很容易,系統中隨時會有文件變得過時且毫無用處。用戶可以用 rm 命令將其刪除。該命令的功能為刪除一個目錄中的一個或多個文件或目錄,它也可以將某個目錄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均刪除。對于鏈接文件,只是刪除了鏈接,原有文件均保持不變。
語法: rm [] <文件或者目錄>
說明:如果沒有使用-r選項,則rm不會刪除目錄;
參數
? -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從不給出提示。
-r 指示rm將參數中列出的全部目錄和子目錄均為遞歸地刪除。
-i 進行交互式刪除。
-v 輸出已經刪除的文件。
使用rm命令要格外小心,應為一旦一個文件被刪除,它是不能被恢復的,為了防止此種情況發生,可以使用rm命令中的-i選項來確認要刪除的每個文件。如果用戶輸入y,文件將被刪除。如果輸入任何其他東西,文件將會被保留。
(1)刪除文件
[wbyq@wbyq ~]$ rm 1.doc #刪除文件
(2)遞歸刪除
[wbyq@wbyq ~]$ mkdir 123/456/789/ads -pv #創建目錄 [wbyq@wbyq ~]$ rm 123 -rfv #刪除目錄,并輸出刪除過程 removed directory '123/456/789/ads' removed directory '123/456/789' removed directory '123/456' removed directory '123'
(3)刪除所有文件
[wbyq@wbyq work]$ rm ./* -rfv
2.cat命令:查看文件內容
功能:查看文件內容
語法:cat [選項] [文件]
參數:
-b 對非空輸出行號
-E 在每行結束處顯示$
-n對輸出的所有行進行編號
-s不輸出多行空行
3.pwd命令:顯示工作目錄
功能: 在 Linux 層次目錄結構中,用戶可以在被授權的任意目錄下利用 mkdir 命令創建新目錄,也可以利用 cd命令從一個目錄轉換到另一個目錄。然而,沒有提示符來告知用戶目前處于哪一個目錄中。要想知道當前所處的目錄,可以使用 pwd 命令,該命令顯示整個路徑名。
語法: pwd
說明:此命令顯示出當前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
[wbyq@wbyq ~]$ pwd /home/wbyq
根目錄以開頭的“/”表示。如果 pwd 后面什么都沒有,則顯示當前所在位置。如果屏幕信息很多,可以通過clear可以清除。
4.cp命令:拷貝文件/目錄
功能:將給出的文件或目錄拷貝到另一文件或目錄中。
語法: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該命令把指定的源文件復制到目標文件或把多個源文件復制到目標目錄中。
參數:
-a 該選項通常拷貝目錄時使用。它保留鏈接、文件屬性,并遞歸地拷貝目錄
-d 拷貝時保留鏈接。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i 和 f 選項相反,在覆蓋目標文件之前將給出提示要求用戶確認。回答 y 時目標文件將被覆蓋,是交互式拷貝。
-r 若給出的源文件是一目錄文件,此時 cp 將遞歸復制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此時目標文件必須為一個目錄名。一般使 用-a 參數。
//拷貝work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到當前目錄 [xsw@ashui ~]$ cp -a /mnt/hgfs/red_hat_linux/work/ ./ [xsw@ashui ~]$ cp 123.c ./work/ #拷貝123.c文件到當前目錄下的work目錄下
5.mv 命令:改名、移動、文件/目錄
功能: 為文件或目錄改名或將文件由一個目錄移入另一個目錄中。
語法: 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視mv命令中第二個參數類型的不同(是目標文件還是目標目錄),mv命令將文件重命名或將其移至一個新的目錄中。當第二個參數類型是文件時,mv命令完成文件重命名,此時,源文件只能有一個(也可以是源目錄名),它將所給的源文件或目錄重命名為給定的目標文件名。當第二個參數是已存在的目錄名稱時,源文件或目錄參數可以有多個,mv 命令將各參數指定的源文件均移至目標目錄中。在跨文件系統移動文件時,mv先拷貝,再將原有文件刪除,而鏈至該文件的鏈接也將丟失。
參數:
-i 交互方式操作。如果mv操作將導致對已存在的目標文件的覆蓋,此時系統詢問是否重寫,要求用戶回答y或 n,這樣可以避免誤覆 蓋文件。
-f 禁止交互操作。在mv操作要覆蓋某已有的目標文件時不給任何指示,指定此選項后,i 選項將不再起作用。
如果所給目標文件(不是目錄)已存在,此時該文件的內容將被新文件覆蓋。為防止用戶在不經意的情況下 用mv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建議用戶在使用mv命令移動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1)移動文件
[wbyq@wbyq ~]$ mv 1.c ./work/
將1.c移動到work目錄下
(2)文件重命名
[wbyq@wbyq work]$ mv 1.c test.c
將1.c改名為test.c
6.chmod 命令:修改文件/目錄權限
功能: 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
語法: chmod [權限] <文件或者目錄>
通過 ls -l 命令可以查看目錄或者文件的詳細信息,其中第 2~10 個字符代表了文件的訪問權限,當中的每3個為一組,左邊三個字符表示所有者權限;中間3個字符表示與所有者同一組的用戶的權限,右邊3個字符是其他用戶的權限。這三個一組共9個字符,代表的意義如下:
其中的權限可以使用數字的組合方式進行表示:
數字設定的關鍵是取值,一開始許多初學者會被搞糊涂,其實很簡單,我們將 rwx 看成二進制數,如果有則 有 1 表示,沒有則有 0 表示。
例如: rwx r-x r–則可以表示成為:111 101 100
再將其每三位轉換成為一個十進制數,就是754。
設置文件權限示例:
7.ln命令:建立符號鏈接
ln連接文件或目錄,分為軟鏈接和硬鏈接。
軟連接語法:ln -s <源文件> <目標文件>(刪除源文件之后,鏈接變成無效的了),相當于快捷方式。
硬鏈接語法:ln <源文件> <目標文件>(刪除源文件之后,目標沒有影響)
[wbyq@wbyq ~]$ ln -s app app2 #創建軟件鏈接
8.find命令
命令功能:用于在文件樹種查找文件,并作出相應的處理。
語法:find [查找的路徑] [選項] [表達式]
命令參數說明:
使用示例
(1)根據名字查找
$ find /home/wbyq/ -name main.c #在wbyq目錄下查找main.c文件
?(2)根據通配符查找文件
$ find /home/wbyq/ -name “*.c” #在指定目錄下查找所有.c文件 $ find “*.c” #在當前目錄下查找.c文件
?(3)不區分大小寫的方式:
$ find /home/wbyq/ -iname "*.c"
?(4)同時查找多個文件
$ find /home/wbyq/ -name "*.txt" -o -name "*.c" -o -name "*.h"
?在/home/wbyq/目錄下查找以.c、.txt、 .h為后綴的文件。主要參數是-o。
(5)根據文件大小進行匹配
$ find /home/wbyq/ -type f -size 200k
?在/home/wbyq/目錄下查找類型為 f的普通文件,并且文件的大小為200k。
文件大小單元:
b —— 塊( 512 字節)
c —— 字節
w —— 字( 2 字節)
k —— K 字節
M —— 兆字節
G —— G 字節
常用大小搜索方式:
搜索大于 100KB 的文件 $ find /home/wbyq/ -type f -size +100k 搜索小于 100KB 的文件 $ find /home/wbyq/ -type f -size -100k 搜索等于 100KB 的文件 $ find /home/wbyq/ -type f -size 100k
?(6)查找并刪除指定文件
//wby目錄下找普通文件,以.c為后綴,并刪除 $ find /home/wbyq/ -type f -name "*.c" -delete $ find /home/wbyq/ -name "*.txt" -ok rm {} ; $ find /home/wbyq/ -name "*.txt" -exec rm {} ;
-exec參數后面跟的是command命令,它的終止是以;為結束標志的,所以這句命令后面的分號是不可缺少的,考慮到各個系統中分號會有不同的意義,所以前面加反斜杠。
{}花括號代表前面find查找出來的文件名。
注意:{}和;中間的空格。
其中-ok和-exec行為一樣,不過-ok會給出提示,是否執行相應的操作;-exec不會提示,直接執行。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45瀏覽量
2103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