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成功著陸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在軌飛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此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可重復使用航天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航天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0瀏覽量
212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航天器DC-DC模塊電源電磁兼容設計
針對航天器用DC-DC模塊電源電磁兼容設計中的發射干擾(RE102~CE102),探尋其產生發射干擾的根源,并分析DC-DC模塊電源輸入輸出端EMI的產生原因,闡述了工程中常用的抑制EMI的方法

鄭州麗之健獲贈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搭載證書
?日前,記者從鄭州麗之健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獲悉,鄭州麗之健獲贈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搭載證書,搭載證書內容顯示:實踐十九號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首

告別“里程焦慮”,ER-QA-03C ---助力航天器精準“定位”未來!
在浩瀚宇宙中,精準定位是航天器安全航行和完成任務的關鍵。無論是衛星的姿態調整、空間站的軌道維持,還是深空探測器的星際穿越,都需要實時、精確的速度和位置信息作為支撐。傳統的空氣速度計、里程表等設備,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太空環境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滿足高精度導航和制導的需求

SpaceX 及 BlueOrigin 對 PCB 工程師的要求
“ ?SpaceX 是由埃隆·馬斯克創立的私人航天公司,以其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和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聞名;Blue Origin則是由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創立的航天公司,專注于開

2025:中國航天將從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開發、載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測等領域進一步推動強國建設
,揚帆再起航。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將繼續在新型重型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開發、載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測等領域取得新突破,進一步推動航天強國建設。提升運載火箭能力運

導熱石墨材料在航天電子領域的廣泛應用
隨著12月20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二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年51次宇航發射任務,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49次、捷龍三號運載火箭2次,將190余顆

SiC技術能否滿足航天器和飛機的高功率需求!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作為一種潛在的優越替代品,逐漸取代傳統的硅基組件,為航天器和電動飛機的高功率應用提供了顯著的優勢。然而,SiC技術的成功應用必須克服一個關鍵障礙:在這些極端操作條件下遇到

焊接機器人在航天領域的應用
領域焊接的重要性 在航天領域,焊接技術對于制造火箭、衛星和其他航天器至關重要。焊接不僅用于連接金屬部件,還用于密封容器和管道,確保航天器在極端環境下的密封性和結構完整性。 3. 焊接機器人在航
阻尼器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實例
在航天領域,振動控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航天器在發射、運行和返回過程中都會經歷各種振動,這些振動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對航天器的結構完整性和儀器的精確度造成嚴重影響。 1. 阻尼器的
神州19號成功發射,揭秘航天背后的連接科技
的時刻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科研技術水平邁上了新的臺階。 ? ? ? ?每一次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不僅是對我國航天技術實力的有力證明,更是對

中國天和核心艙在軌三周年:航天滑環充當關鍵角色
作為滑環行業從業人員,我們知道在航天器上也是有滑環的,不過由于航天器運行環境處于外太空,其溫差環境要比在地球上惡劣的多,所以航天器所用的滑環對于質量的要求要遠比普通滑環苛刻的多。畢竟在大氣層范圍內
東芝推出全新可重復使用的電子熔斷器eFuse IC系列產品
,支持多種供電線路保護功能。首批兩款產品“TCKE903NL”與“TCKE905ANA”于今日開始支持批量出貨,其他產品將陸續上市。 TCKE9系列產品具有電流限制和電壓鉗位功能,可保護供電電路中的線路免受過流和過壓狀況的影響,這是標準物理熔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