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信道柵
信道柵的定義實際上是兩方面的折中: (1)提供足夠的靈活性,能夠用來指定小區在各種系統帶寬、不同頻段下的載波頻率;能夠支持運營商對載波頻率進行小的調整以控制鄰道干擾。 (2)Channel raster不能夠太小,以減少UE小區搜索的時間。 DOCOMO在#54bis 會議上提出2 個選擇: Option 1: Center frequency of every component carrier does not need to be on 100-kHz channel raster Option 2: Center frequency of every component carrier should be located on 100-kHz channel raster Option 1是基于Rel-8 LTE帶寬定義的連續的子載波的使用。包括DC子載波的100RBs應用于每個CC,很明顯,除了中間的CC,其他的CC中心頻率都不在100kHz上。因此,Rel-8 LTE終端僅僅被支持使用中心CC。如圖:
Option 2支持每個CC的中心頻率在100kHz上,NTT DOCOMO和TI都提出兩種不同的方法使各成分載波的中心頻率在100kHz上。圖表
其中,Alt 1是通過在成分載波之間減少一個子載波來實現的;Alt 2是通過在成分載波之間增加19個子載波(285kHz)(空載波或者有用)來實現的。 Alt 1和Alt 2相比有更大的保護帶寬,降低了頻譜效率。同時TI公司認為應該在保護帶寬和頻譜效率之間權衡,在CC之間插入偌干個空子載波。 而DOCOMO在#54bis上還提出一種通過減少子載波數量的方法,通過減少21個子載波來達到各成分載波中心頻率在100kHz的目的。如圖表:
連續的各個成分載波的中心頻率在100KHz上,確保Rel-8 UE能夠被每個成分載波支持。為了對R8終端可見,愛立信也贊成option 2的建議。 在#55次郵件會議中,大體上都同意100KHz的信道柵。
1.4 Guard Band
關于載波聚合中各成分載波之間是否需要Guard Band,NTT DOCOMO給出建議和仿真結果。下圖是Rel-8的保護帶寬,以及載波聚合后100MHz的保護帶寬。
聚合3個20MHz帶寬的載波(沒有保護帶寬)和一個20MHz的載波相比較BLER性能。 仿真條件: Measure BLER of center component carriers among contiguous component carriers 64QAM and turbo code with R = 1/2 Apply raised-cosine filter with roll-off factor of 0.22 Without quantization of ADC 仿真結果:
從圖可以看出并沒有因為沒有保護帶寬而導致性能下降。因此,DOCOMO的觀點是:由于連續CC之間沒有保護帶寬帶來的損失是可以忽略的,及時沒有保護帶寬,只要子載波間隔是15kHz,載波仍然保持正交性。
-
adc
+關注
關注
99文章
6601瀏覽量
547522 -
QAM
+關注
關注
0文章
78瀏覽量
30632 -
LTE-A
+關注
關注
0文章
52瀏覽量
33177 -
DoCoMo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125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LTE-A相關的硬件開發
LTE-Advanced的關鍵技術和標準進展介紹
載波聚合概念詳解
詳解載波聚合技術
LTE-A研發和產業化進展到了什么地步?
艾法斯TM500 LTE-A測試手機新增對TDD載波聚合的支持
艾法斯為其TM500 LTE-A新增對多用戶設備載波聚合的支持
愛立信率先實現全球首次LTE-A載波聚合技術
基于載波聚合技術的FDD-LTE網絡設計方案

艾法斯為TM500 LTE-A測試移動終端新增對多用戶設備載波聚合支持
載波聚合的概念是怎么樣的有哪些設計難點

LTE-A相比LTE有什么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