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U原理
慣性測量單元(IMU)通常指由3個加速度計和3個陀螺儀組成的組合單元,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安裝在互相垂直的測量軸上。低精度的IMU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修正,GPS用于修正位置的長期漂移,氣壓計用于修正高度,磁力計用于修正姿態。
傳感器直接固聯在載體上稱為捷聯慣導系統。
MEMS陀螺儀原理
加速度計原理
MPU6050
MPU-60x0是全球首例9軸運動處理傳感器。它集成了3軸MEMS陀螺儀,3軸MEMS加速度計,以及一個可擴展的數字運動處理器DMP(Digital Motion Processor),可用I2C接口連接一個第三方的數字傳感器,比如磁力計。擴展之后就可以通過其I2C或SPI接口輸出一個9軸的信號(SPI接口僅在MPU-6000可用)。MPU-60x0也可以通過其I2C接口連接非慣性的數字傳感器,比如壓力傳感器。
MPU-60x0對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分別用了三個16位的ADC,將其測量的模擬量轉化為可輸出的數字量。為了精確跟蹤快速和慢速的運動,傳感器的測量范圍都是用戶可控的,陀螺儀可測范圍為±250,±500,±1000,±2000°/秒(dps),加速度計可測范圍為±2,±4,±8,±16g。一個片上1024字節的FIFO,有助于降低系統功耗。和所有設備寄存器之間的通信采用400kHz的I2C接口或1MHz 的SPI接口(SPI僅MPU-6000可用)。對于需要高速傳輸的應用,對寄存器的讀取和中斷可用20MHz的SPI。另外,片上還內嵌了一個溫度傳感器和在工作環境下僅有±1%變動的振蕩器。
在crazepony上,MPU6050/HMC5883/MS5611傳感器之間的連接如下圖所示。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隨著科技的持續進步,高性能MEMS IMU成為導航技術領域的關鍵組件。其中,ER-MIMU-02Mini能實時提供物體的加速度與角速度數據,這些數據通過計算可獲得載體的姿態、速度、位移等信息,滿足多種高精度測量需求。
發表于 12-23 17:13
?210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EV2010評估系統產品簡介.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12-21 11:23
?0次下載
在石油、礦業等行業中,技術革新是推動發展的關鍵。IMU作為核心傳感器技術,能夠實時測量物體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提供關鍵的數據支持。為此,我們專為石油礦業推出了一款IMU ER-MIMU-09,旨在助力測井、采礦等作業實現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發表于 12-17 17:31
?181次閱讀
精工愛普生公司(以下簡稱“愛普生”)已經開發并于近期批量生產具備高性能六軸傳感器的慣性測量單元①(“IMU”)的新優質產品。新型號為M-G570PR,相比較舊型號M-G370PDG,它具有高精度
發表于 08-21 16:16
?506次閱讀
傳感器的新型慣性測量單元(IMU)1。新產品的批量生產計劃于2022年春季進行。愛普生的IMU于2011年首次推出,已用于一系列客戶應用,因其出色的性能和質量而享有盛
發表于 08-12 11:15
?0次下載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糧情測控系統簡介.docx》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8-08 12:46
?0次下載
我想在 psoc creator 4.4 中使用 cypress kitprog 從 imu 9250/6500 讀取數據。 引導我建立聯系和編碼。
發表于 07-03 06:50
大家好,想咨詢一下,IMU中的misaligment誤差是如何區分Axis to axis與Axis to frame誤差的?
您好,我想詢問一下IMU中的錯位誤差如何區分軸到軸和軸到幀誤差?
發表于 05-29 07:51
一般說明M-G552PC7是一個小形狀因子慣性測量單元(IMU),具有6個自由度:三軸角率和線性加速度,并使用高精度補償技術提供高穩定性 和高精度的測量能力。 各種校準參數存儲在IMU的內存中,并在
發表于 04-28 11:22
?0次下載
M-G552PJ7是一種小形狀因子慣性測量單元(IMU),具有6個自由度:三軸角率和線性加速度,利用高精度補償技術提供高穩定性和 高精度的測量能力。 各種校準參數存儲在IMU的內存中,并在IMU
發表于 04-26 15:35
?0次下載
前言:【核芯觀察】是電子發燒友編輯部出品的深度系列專欄,目的是用最直觀的方式令讀者盡快理解電子產業架構,理清上、中、下游的各個環節,同時迅速了解各大細分環節中的行業現狀。本期【核芯觀察】,將對IMU
發表于 04-14 06:53
?2887次閱讀
前言:【核芯觀察】是電子發燒友編輯部出品的深度系列專欄,目的是用最直觀的方式令讀者盡快理解電子產業架構,理清上、中、下游的各個環節,同時迅速了解各大細分環節中的行業現狀。本期【核芯觀察】,將對IMU
發表于 04-01 09:17
?2054次閱讀
相應地,對提供更高精度的IMU的需求正在上升,這對于姿態控制和噪聲性能至關重要。愛普生正是再這種對于高精度IMU的需求之下,開發新IMU產品M-G370PDS改善姿態和震動控制,來填補IMU
發表于 03-21 10:11
?1408次閱讀
單元(IMU)1。新產品計劃于2022年春季批量生產。愛普生的imu于2011年首次推出,已在一系列客戶應用中使用,以出色的性能和質量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近年來,I
發表于 02-28 14:52
?471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RA生態系統合作伙伴解決方案提供卓越的平面航向和6軸IMU性能.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2-19 09:46
?0次下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