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收到朋友私信,問我:應用程序如何從X86架構無縫移植到ARM架構?本期小瑞給大家盤一盤!
說到這,就要從X86和ARM的優劣勢講起了,長期以來大量的應用程序都是以X86架構為主,或者是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開發的。x86架構在桌面PC及服務器領域占據了統治地位,但近年來ARM架構憑借低功耗、專用性等特點,在移動終端和嵌入式領域應用占據絕對優勢。
首先,從性能方面來講,X86架構的工業電腦綜合性更強,適用于通用場景,而對于要求專用性強的物聯網企業,ARM架構工業一體機則更勝一籌,在任務相對固定的應用場合其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X86設計復雜、功耗高,而ARM架構的產品功耗低,散熱性更好,安裝更容易。
和X86相比ARM的算力能滿足嗎?
隨著邊緣計算的興起,對邊緣設備的算力和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rm可以更好的解決算力和成本的矛盾。最近熱度很高的開源鴻蒙系統也是運行在ARM架構上的。
從成本上來看,ARM架構產品成本低,一般是同等算力X86架構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
從X86無縫切換到ARM產品上難嗎?開發成本會增加嗎?
移植并不難,開發成本還會降低。
我們言歸正傳,上干貨!移植方面,目前開發平臺和語言比較多樣,常用的跨平臺語言主要包括了java, python,nodejs等腳本語言;如果使用了C/C++開發的程序就需要重新編譯甚至重新調整代碼才能夠實現跨平臺。但是如果開發的時候使用了跨平臺的開發框架,比如QT,這個移植工作就會簡單很多。通常情況下,如果用戶編寫代碼的時候沒有調用用平臺相關API都可以進行無縫移植。
我們以QT的移植為例,基于ARM架構的大趨勢,以及大型企業、電力、石油等行業需求,瑞迅科技自研的ARM工控一體機,已經完美實現QT的移植并正常運行。
現在看到的是我們產品的組態畫面演示,非常的順暢,這也符合工業應用的需求,非常直觀、形象清晰的看到設備運行狀態。

那到底如何移植?瑞迅科技為幫助廣大用戶更好的從X86+Windows組合過渡到ARM+Linux或者ARM+OpenHarmony的組合,將會推出詳細的教程!并且會將預先編譯好常用開發資源庫以虛擬機映像的方式發布在我們的網站上,方便大家直接使用,大大降低您的開發成本。
總之,ARM架構未來必然成為物聯網控制芯片的主流趨勢,讓產品從Windows平臺平滑過渡到ARM架構的Linux或者開源鴻蒙平臺。在發揮ARM優勢的同時,我們會讓您降低硬件成本與軟件開發成本。

心動不如行動!咨詢了解瑞迅科技工控一體機產品細節及軟件服務,分分鐘幫大家省更多錢!
-
一體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22瀏覽量
33149 -
ARM架構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79瀏覽量
368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工控一體機的優勢特點以及應用場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