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耳機、智能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智能手機……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移動與可穿戴智能設備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智能設備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困惑,越來越多諸如手環、TWS耳機等智能穿戴設備,隨著功能的增加,續航時間呈指數級別降低,而AR眼鏡這樣的智能設備則更是“耗電大戶”,想要提升續續航體驗除了提升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以外,就只能依賴外置電源,而外置電源不但充電不方便,也因為其碩大的體積與輕便的可穿戴設備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
可以說,充電問題一直是各大科技公司研發的重點。早在2021年1月,小米與摩托羅拉先后發布了隔空充電技術,上演了“隔空充電”技術大戰。今年11月25日,小米“隔空充電”技術專利正式獲批。
隔空充電技術可解決移動設備的無接觸式充電問題,根據小米此前公布的自研隔空充電技術演示來看,手機只要在隔空充電樁覆蓋范圍內,就能實現隔空無線充電,擺脫有線充電的束縛,實現邊走、邊玩、邊充。據介紹,目前小米隔空充電技術,已實現了數米半徑內,單設備5瓦遠距離充電。并且支持多設備同時充電(每臺設備均支持5瓦),甚至異物遮擋也不降低充電效率。
但它需依賴“基站”,適合室內場景,且充電過程有較大損耗,應用落地還需要假以時日。
12月20日,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申請的一項“一體化可穿戴設備”專利獲批公布(授權公告號:CN218099844U),給出了一種告別智能設備電量焦慮的另一個解決方案。
![pYYBAGOhtcOAanUIAADBJrgsFQo510.jpg](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85/6D/pYYBAGOhtcOAanUIAADBJrgsFQo510.jpg)
該項專利顯示,該項專利是關于一種一體化可穿戴設備,包括:藍牙耳機、眼鏡和充電組件,眼境包括鏡架;以及充電組件位于鏡架的內部,眼鏡中的充電組件通過第一導線向藍牙耳機充電。
![poYBAGOhtcOAVodxAABkoebFKzI816.jpg](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84/E5/poYBAGOhtcOAVodxAABkoebFKzI816.jpg)
通過在眼鏡中設置包括壓電材料和可充電電池的充電組件,通過壓電材料受壓發電的原理,將人體走動帶動內置滾珠滾動的機械能轉為電能,從而為可充電電池充電,有效地實現了內置可充電電池的自充電,并通過帶有第一磁吸式接口和第二磁吸式接口的第一導線連接眼鏡鏡架和藍牙耳機,實現眼鏡內的可充電電池給藍牙耳機進行充電,從而避免藍牙耳機出現突然欠電而無法使用的情況,有效地提升了用戶的產品體驗感。
智哪兒認為,如果該技術能夠得到應用,那么智能設備的充電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期待這一技術能夠早日應用落地,提升可穿戴設備的使用體驗。
-
充電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331瀏覽量
94870 -
智能設備
+關注
關注
5文章
1064瀏覽量
50739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