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討論
國產顯卡發展得怎么樣了?
提起顯卡,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英偉達和AMD,目前在集成GPU市場,英特爾、英偉達、AMD三分天下;獨立GPU領域,幾乎是英偉達和AMD的天下,英偉達的市場份額甚至超出2/3,穩坐顯卡界的第一把交椅。因此顯卡圈形成了一個「需求越大、價格越貴」的怪圈。之前出過有關英偉達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國產顯卡的身影在哪里呢?國產顯卡發展得怎么樣了?
國產顯卡的發展歷程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顯卡作為計算機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國產顯卡的發展歷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開始進入計算機時代,但當時的計算機市場主要由國外品牌占據,國產顯卡還處于起步階段。1992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成立了顯卡研究室,開始了國產顯卡的研發工作。199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制出了國內第一款顯卡——“天河一號”,這標志著國產顯卡的誕生。
1995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制出了第二代顯卡——“天河二號”,并開始了與國內企業的合作。1997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與中興通訊合作研制出了第三代顯卡——“天河三號”,這也是國內第一款商用顯卡。此后,國內顯卡市場逐漸形成了以中興、華碩、映泰等為代表的一批顯卡品牌。
2000年代初,國內顯卡市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2002年,中興通訊推出了第一款支持DirectX 9.0的顯卡——“中興FX5200”,這也是國內第一款支持DirectX 9.0的顯卡。2004年,華碩推出了第一款支持SLI技術的顯卡——“華碩A8N-SLI Deluxe”,這也是國內第一款支持SLI技術的顯卡。此后,國內顯卡市場逐漸成熟,顯卡品牌也不斷涌現。
國產顯卡的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顯卡市場已經形成了以NVIDIA和AMD為主導的市場格局。國內GPU廠商主要有景嘉微、芯原微電子、兆芯等。目前芯動科技和摩爾線程兩家國產顯卡廠商有不錯的實績。
芯動科技是中國一站式IP和芯片定制領軍企業。2021 年年底,芯動科技正式發布了首款國產高性能 4K 級顯卡GPU芯片 ——“風華1號”,并于去年 10 月正式量產。該顯卡基于12nm工藝打造,劍指桌面和服務器級兩大領域。去年8月,芯動科技又發布了實現多個自研技術創新的“風華2號”GPU,一款集超低功耗、強渲染、4K 高清三屏顯示、4K 視頻解碼及智能 AI 計算于一體的桌面和筆記本GPU。
作為初創公司,摩爾線程已推出多功能國產GPU產品MTT S3000及MTT S80游戲顯卡。MTT S80是國內率先支持Windows環境和DirectX圖形接口的GPU。
國產品牌在顯卡性能、品質、售后服務等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但與國外顯卡品牌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顯卡這碗飯可不好吃。做顯卡的廠商很多,但做得特別好的只有一個英偉達,就連核顯研發經驗豐富的英特爾都翻過車。
首先,在顯卡芯片方面,國內顯卡品牌主要使用的是NVIDIA和AMD的芯片,而國外顯卡品牌還有自主研發的芯片,如英偉達的Tegra芯片和AMD的Radeon芯片。這些自主研發的芯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其次,在顯卡設計和制造方面,國內顯卡品牌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外顯卡品牌在顯卡散熱、電源供應、電路設計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經驗。目前國產廠商主要是直接購買芯片IP廠商的技術授權,在此基礎上來做自己的GPU,自研程度并不高。國內顯卡廠商需要加強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和技術,以提高顯卡性能和功耗效率。
在售后服務方面,國內顯卡品牌的售后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國外顯卡品牌在售后服務方面有著很高的標準和要求,而國內顯卡品牌在這方面還需要加強。
但有總比沒有好。國產顯卡或許仍沒有崛起,但已經走上了自己的道路。顯卡市場是時候變得更熱鬧,顯卡價格是時候該打下來了。
-
顯卡
+關注
關注
16文章
2496瀏覽量
68988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900瀏覽量
928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國產顯卡大集合來啦
國產主板的崛起之路代表著我們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2024安防風云錄:十大熱點見證行業崛起與變革
集特國產風華2號顯卡性能如何?


龍芯自研顯卡來了!性能看齊AMD熱銷顯卡

國產顯卡品牌有那些?

國產總線芯片崛起,帶動國產高速連接器的發展

集特國產風華2號顯卡性能究竟如何?

國產主板顯卡兼容性測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