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南山掃地僧。
在DCDC電源電路中,PCB的布局對電路功能的實現和良好的各項指標來說都十分重要。本文以buck電路為例,簡單分析一下如何進行合理PCB layout布局以及設計中的注意事項。如有問題,歡迎指正。
首先,以最簡單的BUCK電路拓撲為例,下圖(1-a)和(1-b)中分別標明了在上管開通和關斷時刻電流的走向,即功率回路部分。這部分電路負責給用戶負載供電,承受的功率較大。
結合圖(1-c)中Q1和Q2的電流波形,不難發現,由于電感的存在,后半部分電路中不會存在一個較高的電流變化趨勢,只有在兩個開關管的部分會出現高電流轉換速率。在PCB布線時需要特別注意,盡可能減小這一快速變化的環節的面積,來減少對其他部分的干擾。隨著集成工藝的進步,目前大部分電源芯片都將上下管集成到了芯片的內部。
了解了高電流轉換速率部分后,讓我們回到整個功率回路布局來看。以MPS的非常受歡迎的MPQ8633A(B)系列產品為例,這是一款完全集成的高頻同步降壓轉換器可以實現高達12-20A的輸出電流,其原理圖如下,其功率回路(綠色標注)中包含輸入電容,電感以及輸出電容等器件。
功率回路也需要做到盡可能地占用較小的環路面積,來減少噪聲的發射以及回路上的寄生參數。推薦的PCB布局如圖(3)所示。注意點如下:
1,輸入電容就近放在芯片的輸入Vin 和功率地PGND ,減少寄生電感的存在,因為輸入電流不連續,寄生電感引起的噪聲對芯片的耐壓以及邏輯單元造成不良影響。VIN 的管腳旁邊至少各有1 個去耦電容,用來濾除來自電源輸入端的交流噪聲和來自芯片內部(倒灌)的電源噪聲,同時也為芯片儲能。且電容需要緊挨管腳,兩者的間距需要小于40mil 。
2,功率回路盡可能的短粗,保持較小的環路面積,減少噪聲的發射。
3,SW 點是噪聲源,保證電流的同時保持盡量小的面積,遠離敏感的易受干擾的位置,例如FB 等。
4,鋪銅面積和過孔數量會影響到PCB 的通流能力和散熱。由于PCB的載流能力與PCB板材、板厚、導線寬厚度以及溫升相關,較為復雜,可以通過IPC-2152標準來進行準確的查找和計算。一般,對于MPQ8633A(B)的PCB來說,需要在VIN(至少打6個過孔)和PGND(至少打9個過孔)處多打過孔,這兩處的鋪銅應最大化來減小寄生阻抗。SW處的鋪銅也需要加寬,以免出現限流的情況,導致工作異常。
討論完功率回路部分,轉眼看芯片邏輯電路部分,這部分的PCB布局也是有所講究的。
結合圖(3)和(4)可總結注意點如下:
將BST 電容放置在盡可能靠近BST 和SW 的位置,使用20mil 或更寬來布線路徑。
FB 電阻連接到FB 管腳盡可能短,減少噪聲的耦合。這是芯片最敏感,最容易受干擾的部分,是引起系統不穩定的十分常見原因。需要將其遠離噪聲源,例如:SW點,電感,二極管等(在非同步buck中,MPQ8633外圍無二極管)。如圖,RFF、CFF、RFB1、RFB2都盡量靠近芯片擺放。
VCC 電容應就近放置在芯片的VCC 管腳和芯片的信號地之間,盡量在一層,沒有過孔。對于信號地(AGND)和功率地(PGND)在一個管腳的芯片,同樣就近和該管腳連接。
AGND和PGND需要進行單點連接。
將SS 電容靠近TRK/REF 至RGND 。
將SENSE電容置于輸出SENSE線之間,平行走線。
PCB layout 中走線和鋪銅都盡量避免90°直角,走45°或者圓弧角,特別是在高頻信號傳輸線部分。避免由傳輸線寬帶來的反射和傳輸信號的失真。
最后,為了方便大家了解自己畫的PCB是否合理,可以參考以下簡易表格做一個自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pcb
+關注
關注
4341文章
23338瀏覽量
404868 -
BUCK
+關注
關注
32文章
484瀏覽量
65371 -
電源電路
+關注
關注
48文章
1005瀏覽量
65744 -
DC-DC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060瀏覽量
83138 -
Layout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10瀏覽量
62592
原文標題:某大廠DC-DC芯片PCB布局及注意事項
文章出處:【微信號:南山掃地僧,微信公眾號:南山掃地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接地—升壓型DC/DC轉換器的PCB布局
DC-DC 的 PCB布局設計小技巧
DC-DC轉換器的相關資料分享
非隔離型DC-DC變換器的布線注意事項

dc-dc開關控制芯片怎么選型,dc-dc開關控制芯片選型注意事項
DC-DC的PCB設計注意的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