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Omdia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IGBT市場份額仍然被國外廠商主導。在IGBT分立器件領域,英飛凌、富士電機和三菱占據前三位,市場份額分別為29.3%、15.6%和9.3%。中國廠商士蘭微排名第十,市場份額為2.62%。而在IGBT模塊領域,英飛凌是絕對的龍頭,其市場份額達36.5%,緊隨其后的是富士電機和三菱,占比分別為11.4%和9.7%。國內的斯達半導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為2.8%。
目前,國內的IGBT廠商主要集中在中低壓市場,如比亞迪半導體、士蘭微、揚杰科技、新潔能、華微電子等,他們的產品主要應用于1500V以下的IGBT市場。時代電氣和斯達半導已經開始應用高壓3300V及以上的產品。
分析表明,在2021年以前,中國約有80%至90%的IGBT產品需要進口,但到2022年,整體國產化率提升至約30%-35%。車規級IGBT廠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2021年的32%提升至2022年的45%-50%。中國的IGBT行業已經具備一定的產業鏈協同能力,士蘭微、斯達半導、新潔能、時代電氣、楊杰科技和聞泰科技等國內生產廠商在國產替代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士蘭微在全球IGBT單管和IPM模塊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2.6%和2.2%,在國內品類中位居第一。其重點應用領域為工控和家電。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國內終端企業開始更多地選擇國內芯片,并且近兩年IGBT產品缺貨情況嚴重,這也為***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國內廠商在IGBT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訂單數量大幅增長,而且業績也實現了顯著增長。
就訂單量而言,據時代電氣最近公布的調研紀要顯示,IGBT器件的產能基本達到了滿負荷運轉的水平。僅第一季度合計的IGBT訂單總額就高達7.23億。傳感器件、功率器件和新能源汽車電驅等領域的訂單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目前,生產能力已經非常緊張,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非常高。實際上,我公司在去年第三季度就已經基本填滿了今年的IGBT產能。
斯達半導體也表示,在光伏領域,手頭接受的訂單數量是現有產能的數倍之多。士蘭微電子、華潤微電子和宏微科技等企業都表示,手頭訂單量飽滿,供不應求。
可以看出,IGBT市場的火爆景象為國內廠商帶來了巨大商機,訂單量的增加也使得它們的業績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編輯:黃飛
-
英飛凌
+關注
關注
67文章
2314瀏覽量
140102 -
三菱
+關注
關注
32文章
813瀏覽量
43266 -
IGBT
+關注
關注
1277文章
4008瀏覽量
253071 -
功率器件
+關注
關注
42文章
1895瀏覽量
92021 -
比亞迪半導體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瀏覽量
50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國產化替代先鋒!蝶云智控飛騰OPS電腦重磅登場,自主可控·實力領航

中車永濟電機公司首臺61立方495HR電鏟國產化提升電機試用成功
國產化高性能之選:海光GM0-5601主板全面解析
對等關稅沖擊下 國產化PXIe海量互連如何?

國產硬件+國產系統=?揭秘100%國產化工控機的神奇面紗

全新國產化射頻模組,可與LORA無縫互通

國產信創電腦主機的崛起:集特GPC-100的國產化實踐
國產力量崛起:博爾森純國產化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方案

印尼要求蘋果提升國產化率
國產化RK3588邊緣計算網關!硬件國產+系統國產!

國產化,更可控 智微工業JVC國產化系列嵌入式工控機
積極推進國產化替代,高能計算機助力國產化硬件穩定向前
車載功放國產化率沒到2%!車載音頻市場高達900億,國產廠商如何破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