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大模型AI是最熱門的IT話題。AI爆發不僅讓英偉達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也為***產業帶來機會。面對AI算力需求急速高企,在關注GPU性能和應用的同時,CPU市場也將獲得提振效果,龍芯、鯤鵬、海光等國產CPU應抓住當前發展良機,不斷迭代升級,在性能和生態建設上持續發力,實現算力全自主健康發展。
龍芯、鯤鵬、海光等國產CPU經過多年發展,已現百花齊放之勢,不同架構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應用差異上。龍芯自主程度較高,憑借LoongArch結構的自主研發特點,在黨政和商用個辦公領域應用較多,這些領域也能很好避免龍芯性能稍弱和應用生態不夠豐富的短板。鯤鵬和飛騰憑借ARM架構,生態合作范圍明顯優于龍芯架構,性能也更出眾,在終端計算與服務器應用上都有不少成功案例,只是ARM v9授權一直受阻,在AI領域難以跟上國際主流水平。海光與兆芯的產品,憑借X86成熟架構,在性能和生態適配范圍上效果最優,在服務器和大算力需求場景當下具有一定競爭優勢。X86架構技術復雜,對海光與兆芯的研發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更大力量投入到技術研發。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 買國產計算機就選集特智能。 ? 集特智能最新上架一款搭載國產海光3250/3350處理器的2U上架式工控機—IPC-8820。該機長484mm,寬448.6mm,高88.8mm,整
發表于 12-12 08:49
?148次閱讀
龍芯 3A6000 處理器完全自主設計、性能優異,代表了我國自主桌面 CPU 設計領域的最新里程碑成果。龍芯 3A6000 處理器的推出,說明國產
發表于 11-19 11:15
龍芯 3A6000 處理器完全自主設計、性能優異,代表了我國自主桌面 CPU 設計領域的最新里程碑成果。龍芯 3A6000 處理器的推出,說明國產
發表于 10-12 11:25
“超新芯”賦能水表行業,國產替代與計量升級——龍芯1D超聲波流量測計量芯片介紹
一、 公司簡介龍芯中科傳承于中國科學院計算研究所,公司從創立開始,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全面掌握CPU指
發表于 08-14 10:46
感謝電子發燒友論壇,感謝龍芯中科,有幸讓我試用2K0300蜂鳥開發板。
知道國產芯片的瑞芯微,了解國科芯片的全志,以及華為的海思,它們都是arm芯片的國產后起之秀。但對于全
發表于 08-12 21:21
國產FPGA的發展前景是積極且充滿機遇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需求增長
技術驅動: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FPGA的性能和靈活性提出了更高要
發表于 07-29 17:04
買國產計算機就選集特智能。集特智能最新上架一款搭載國產海光3250/3350處理器的2U上架式工控機—IPC-8820。該機長484mm,寬448.6mm,高88.8mm,整機機箱采用
發表于 07-26 08:14
?477次閱讀
買國產計算機,就選集特智能。作為國產高性能先進微處理器產業的推動者,海光公司堅持自主創新,通過多代處理器產品的迭代設計與開發,已基本形成”量產一代、研發一代、規劃一代“的產品持續演進節
發表于 06-23 08:13
?1951次閱讀
龍芯2K0300蜂鳥開發系統正式發布
6月18日,龍芯2K0300蜂鳥開發系統發布暨技術交流會在廣州成功舉辦。百余位嵌入式領域的業界專家、合作伙伴、工程師等齊聚羊城,圍繞技術創新、實踐應用、發
發表于 06-19 16:27
智能嵌入式系統設計大賽是依托IEEE國際元計算大會(IEEE ICMC)舉辦的一場挑戰競賽。 本次比賽致力于推動國產化人工智能平臺的發展,培養學生嵌入式人工智能的系統設計能力。 本屆比賽要求參賽隊
發表于 05-14 21:15
關于海光HG3250功耗的介紹
龍芯飛騰海光兆芯四款國產CP
發表于 04-30 11:33
平臺” 的演講。 在芯華章之前,國外的主流EDA工具是不支持國產服務器的。現在,芯華章已經實現了對飛騰、鯤鵬等國產服務器的支持。 ? 這一步,是構建整個
發表于 04-30 09:32
?472次閱讀
張戈強調,龍芯CPU的主要IP核均為自主研發,這使得其性價比得到顯著提升。他指出,國產CPU與主流CPU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單核性能上,而非多核
發表于 04-25 15:26
?876次閱讀
首先要了解國內的自主CPU平臺分為:飛騰、龍芯、海光、兆芯、鯤鵬、申威,其中飛騰為ARM架構產品。飛騰公司始終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業生
發表于 03-07 16:14
?1237次閱讀
? ? ? ?第三期來介紹下海光平臺。作為國內五大芯片廠商之一的海光,第一顆芯片誕生于2014年,由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以下簡稱
發表于 03-05 11:43
?1825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