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tcl正式發表碳中和白皮書,提出“最晚2030年實現碳中和,最晚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3050”承諾目標和碳中和行動計劃tclgreen。tclgreen旨在通過自身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綠色制造,構建制造業綠色生態標桿管理,加快產業鏈綠色變革。
這次tcl科技、tcl華星、tcl中環、tcl產業等共4個碳中立白皮書發表了,tcl創立者,董事長李東生及各產業負責人是tcl全球生態合作伙伴會議主題報告中碳中立實踐提出了目標和行動計劃。
此前,tcl創始人李東生在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綠色增長不是選擇,而是必須選擇。tcl已經將綠色發展戰略納入長期經營要素考慮,通過綠色工廠建設、綠色產品研發、綠色產業布局、綠色產業鏈構建等方式,支持科技綠色高品質發展。
在發布儀式上,tcl科技集團首席運營官王成從企業綠色發展、構建綠色生態及體現社會價值等方面介紹了碳中和實踐案例。他介紹說,以對企業碳排放現狀的數據分析和科學計劃為基礎,tcl構建了碳排放管理系統,并推算基準年度tcl全體企業運營警戒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816萬噸二氧化碳。預計到2050年tcl的整體事業增長將使碳排放量增加58%。自身運營,為最大限度降低排放,tcl提出克制荷蘭屋頂太陽能園網儲存、發電站、綠電luzheng節能技術改造等8種減少和抵消措施通過綠電比率高,各產業廢棄產品回收利用體系,創建無肺集團等源頭減排、助力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
此外,tcl實業首席執行官杜娟、tcl科學技術高級副總裁趙軍、tcl華興首席執行官秦世龍、tcl中環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等也根據各自的產業發展特點,分享了企業實現炭中和的實踐和探索。
tuv南德國智慧能源副總經理許海亮和sgs中國南西區總總監張秋妹一起觀看了此次活動。徐海亮表示,tcl科技提出八大污染物減排和抵消措施,實現了碳化化。據tcl科技推算,到2040年為止,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頂點年度減少29%。張秋妹表示,tcl實業運營邊界排放總量較好,更要注意減排力度。據tcl實業推算,到2030年,碳排放強度將比年標準減少18%。
為促進可持續綠色生態系統構建tcl是綠色低碳供應鏈管理納入設計、采購、制造、物流及回收等各層面工作流程及羽絨stream聯合合作伙伴,并賦予綠色、低碳、環保,共同構建生態體系。
tcl碳中和行動計劃tclgreen旨在向全社會傳達低碳環保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此外,tcl公益基金會是通過科技與公益的結合綠色創新公益模式,發揮新能源光伏產業的優勢,已經在全國10個低碳校園捐獻了太陽能,太陽能發電前25年壽命周期內為學校節省570萬人民幣1600萬千瓦時的發電,并會16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種植了約86萬棵。作為長期計劃,tcl今年將建設15個低碳太陽能校園,并在今后10年內建設600所學校。
會議表示,經過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實地考察,大會召開期間產生的純購買電力、熱能、交通、住宿、飲食、材料等溫室氣體排放量185.76噸,通過vcus(零碳會議)充分抵消。
-
TCL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774瀏覽量
89491 -
二氧化碳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4瀏覽量
16898 -
碳中和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2瀏覽量
138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安科瑞中央系統能效管理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達實智能大廈連續4年實現碳中和
雷曼光電參編的COB顯示屏調研白皮書發布
德力西電氣斬獲碳中和博鰲大會“中國節能協會創新獎”
淺談建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助推碳達峰碳中和

中華電信攜手愛立信技術,共推碳中和目標
TüV南德攜手錦浪科技建立碳中和戰略合作

三家日企聯合研發新型碳中和發動機
東盟能源和華為主編的《東盟下一代數據中心建設白皮書》正式發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