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第九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開幕。國際首個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珞珈二號遙感應用系統在商業航天高峰論壇發布,該系統的成像雷達——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研制。
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珞珈二號遙感應用系統
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SAR,合成孔徑雷達)可全天時多天侯對地面進行觀測并獲取高分辨率微波影像。猶如衛星上的“超級眼睛”。
本次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公布了衛星入軌后獲得的首批影像,畫面里山巒、河流、公路、農田地貌分明,屋舍儼然,“圖很漂亮,跟山水畫一樣”,雷達技術負責人王總評價。
該雷達填補了國際上在該頻段高分辨率SAR衛星的空白。
突破傳統限制
據介紹,傳統的雷達由于受到頻段的限制,難以獲得草、葉子、喬木、灌木等地貌的信息,而Ka頻段由于其波長特性,能清晰分辨出林木、草地、農田等地貌信息,并反演地形等地理信息。這是其他頻段微波衛星不具備的特征?;诖?,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可以服務自然資源調查、水資源監測、災害預警預報等多個領域,為國家基礎地理測繪、“雙碳”戰略提供重要技術手段。
創新設計理念
23所利用相控陣天線設計了多角度成像模式及視頻成像模式,極大地豐富了目前星載雷達對地遙感探測的手段。多角度成像模式,可以克服陡峭山區雷達陰影、疊掩等幾何畸變的制約,我國西南地區地勢復雜,測圖困難,測繪的數據處理起來也很復雜,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的觀測結果則有望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為交通建設等建設規劃提供數據支持。視頻成像模式除了生成圖片,還能生成動態視頻,觀測結果將更清楚、更立體、更動態。
推動產業鏈提升
除了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的亮相,23所還在商業航天產業鏈提升專題活動中,作了《低成本寬帶衛星互聯網通信載荷及產業化》的分享。早在2018年,23所就在全國首次將毫米波同時多波束相控陣載荷應用低軌通信衛星上,并在當年發射的技術驗證星上驗證了產品性能。經過多年優化迭代,現在雷達天線技術更加成熟,衛星通信載荷更加小型化、輕量化,服務范圍更大。
當前,23所正在進行星載相控陣載荷批量生產能力建設,未來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全產業鏈+集群布局+智能制造”的建設思路,打造衛星載荷批產和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為商業航天的持續保障和迭代演進工作提供更多支撐。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23瀏覽量
67379 -
雷達
+關注
關注
50文章
2969瀏覽量
118063 -
互聯網通信
+關注
關注
2文章
5瀏覽量
2262
原文標題:重大發布!衛星上的“超級眼睛”亮相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廣電計量牽頭項目獲得中國商業聯合會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一等獎
華光光電亮相第十一屆中國電子高峰論壇
合眾思壯榮登“2024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百強”榜單
追“新”逐“綠”丨深圳科華亮相2024數字·能源產業高峰論壇
![追“新”逐“綠”丨深圳科華<b class='flag-5'>亮相</b>2024數字·能源產業<b class='flag-5'>高峰論壇</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9C/wKgZO2dWlc2AUf-HAADKyNKumRc035.png)
光庭信息亮相2024東湖國際人工智能高峰論壇
吹田電氣(深圳)有限公司亮相電源網(亞洲)工程師技術高峰論壇
![吹田電氣(深圳)有限公司<b class='flag-5'>亮相</b>電源網(亞洲)工程師技術<b class='flag-5'>高峰論壇</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0/44/wKgZomTsMkGARY-FAAAfPWEyg2U106.png)
華為亮相第十屆全球超寬帶高峰論壇
上海兆越亮相AFC專委會高峰論壇
![上海兆越<b class='flag-5'>亮相</b>AFC專委會<b class='flag-5'>高峰論壇</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0F/wKgZoWcjS8iAcUTkAADUOaZcV4Q639.png)
應用材料公司亮相中國(上海)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
弘信電子集團亮相算力中國高峰論壇
DEKRA德凱亮相2024年低壓電器行業發展高峰論壇
鐳神智能及創始人胡小波榮獲中國商業聯合會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一等獎
![鐳神智能及創始人胡小波榮獲<b class='flag-5'>中國商業</b>聯合會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一等獎](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4/28/poYBAGKDa72ATVamAAAgZd2JgHc390.png)
評論